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当宅家防疫引发了家庭争执、冷战、代际冲突……别怕,听听他们的声音
分享至:
 (5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雪妍 2020-02-11 19:39
摘要:长时间宅在家中,也引发了一些家庭的代际冲突。

疫情防控中,为了减少外出,大部分人都闷在家里,家庭成了最小的封闭单位。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长时间宅在家中,也引发了一些家庭的代际冲突。

儿子执意要下楼玩耍,一位妈妈在多次劝阻后情绪崩溃,脱口而出:“你出去就是送死,被感染还不如被车撞死。”13岁的少年梗着脖子回应:“那我现在就跳楼!”

第二天这位妈妈非常后怕,打电话给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她想不通,儿子以前很内向,一直都很听话,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固执。

24小时都在一个屋檐下,人们情绪被放大,变得更敏感了,有时候连亲人之间说话都比较极端,“父母自己的情绪一定要稳定,恐吓和限制只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逆反。”12355心理督导宋娅茹告诉她。

宋娅茹65岁,有丰富经验,受到咨询者的信任,有的孩子告诉她,自己被父母打压了17年,过得非常不开心;有经验不足的年轻妈妈,因为压力过大长时间哭诉。在当前的特殊情境下,很多积攒已久的情绪更容易爆发。


担忧

“现在的状况最主要是‘不确定’,我们的回应就是给大家提供一种确定感。”12355的志愿者金小燕说。

1月25日开始,她和30多名志愿者就开始了线上值班,为咨询者提供心理疏导,过年期间正常提供咨询服务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给来访者“确定”的心理支持。

第二天,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金小燕早早在群里转发,因为觉得其中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点非常实用。


壹心理“疫情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

作为静安区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专职心理老师,她明白,近期的很多咨询,看上去是平时也会出现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问题,但其实都受到了疫情影响。

有在读初二时因为考试焦虑来寻求过帮助的孩子,一年来一直情绪稳定,最近因为居家隔离又出现了焦虑情绪,觉得自己学习效率低,幻想别人在家学得很厉害,压力很大,尤其当面对自己不是很擅长的数学科目时,这种不安的情绪更严重。

当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孩子居家隔离生活的案头之物后,看到孩子无休止地“刷屏”,不愿意看书学习,有的家长强行制止,产生负面循环,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也有孩子看到父母天天讨论疫情信息,囤积食物,作息不规律,觉得家里陷入了全方位的混乱,也产生了恐慌情绪,严重的甚至因为担心,出现了一些躯体症状。

一位休学在家的大学生原来因为情绪问题去看过精神科,并接收过药物治疗,最近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症状,因要不要去医院而不安。金小燕说:“疫情影响下,恐慌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过往生活中有过创伤经历的人,处于情绪高压下,更容易引发内在的创伤机制,产生情绪反应。”

有位年轻母亲在看到儿童确诊病例后,产生了急性应激反应:除了天天给孩子用酒精擦洗身体,还不让孩子听电话,觉得电话线信号也能传来病毒,甚至做噩梦都是孩子在抢救;有的中老年人出于“好心”,热衷在微信群里积极转发一些极易证伪的消息,还去积极实践。

在宋娅茹看来,在此类黑天鹅事件中,无从知晓的事情太多,所以“这种集体潜意识的担心,其实已经群体泛化了。”不同于突发事件,疫情从出现、蔓延到被控制,是个持续的过程。

2008年汶川地震时,部分震区青少年被送到上海,她曾为他们开展过心理干预,面对突然间失去了父母的7岁的孩子,她以长辈的身份,和孩子进行情感连接,通过绘画等方式来调节心理创伤,孩子恢复得很好。

相比地震之后造成的危害属于灾后心理救助,可现在大家普遍是觉得心里没底,此时若去“解决”问题,效果并不见得好,接纳、倾听和给予支持,才能给对方稳定感,告诉对方“你最近很多情绪反应,其实是正常的,很多人都会有的,对方可能就会缓解很多。”

宋娅茹说:“要明白这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是全国的事,与其担心,不如活在当下。”


冲突

3日半夜,很多成都人的睡梦被一场地震惊醒,防空和防控同时拉响警报后,宋娅茹与一位成都朋友的电话一直讲了两个多小时,通过倾听,她给予对方情绪上的陪伴、理解和支持。

她理解那种不知所措,出门与否的焦虑和冲突是切实的,“我们专业上有种技术叫做本体疗愈,通过调整,身体可以自己从创伤中解脱。”

但在一些应激状态下,敏感人群则需要干预,比如在和那位对孩子说出“出门不如去死”的妈妈沟通时,宋娅茹就娓娓告诉她,青少年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有朝气和活力,需要运动,需要和同伴的交往,现在被关在家里,自然觉得郁闷苦恼,父母应该理解和陪伴他。可以在家里陪他做做运动,甚至做好防护去楼下丢一次垃圾都可以。再告诉孩子,妈妈也是为了保护他,同学和老师们每天也都待在家里,在群里报平安,互相陪伴。


“青小聊”的手机端咨询页面。

发生亲子冲突时,孩子如果小一点,会觉得比较委屈或者无奈,可大一点的孩子,有时冲突直接就在桌面上,既有火药味十足的争执,也有不动声色的冷处理,这些情绪都需要被及时关照。

如果父母的情绪比较稳定,能够正向积极地面对,孩子可能才会有比较稳定的应对方式,愿意和父母探讨。当父母自己的情绪都不稳定,不开心,甚至吵闹,还要求孩子状态好,往往适得其反。

除了亲人之间,有的亲密关系也会受到影响,有位女生找到宋娅茹,她觉得男朋友在操控自己,这对从网络奔向现实的情侣,因为居家隔离不得不朝夕相处,而在娱乐方式和时间安排,以及生活细节上产生了冲突和矛盾。

宋娅茹认为,关于信任感和依恋关系是这对年轻情侣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情绪在封闭环境里会被放大,冲突就会发生。在这段关系中,双方能量不匹配,男孩比较情绪化,女孩在能量上扮演了妈妈和孩子的二极化角色,没有以成人的心态去沟通交流才会产生矛盾。

在壹心理根据收回的4万多份“疫情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总结出的报告中,单身与恋爱群体的心理不如已婚已育的人群健康,单身人士的抑郁倾向最明显。虽然大部分人心理指标并没有达到“状态堪忧”,但或多或少存在恐惧、易怒及轻信等负面情绪。


纾解

在金小燕看来,每个人都会承受因疫情带来的生活改变,在能力范围内,可以自己消化时,也不想随便去麻烦别人。“可如果自己调节不过来的时候,要知道,有人是可以帮到自己的。”

通过专业机构提供的网络服务、电话热线、网络自助咨询平台等,公众也在越来越主动地寻找纾解之道,很多精神不振的人在逐渐被疗愈,本身心态平稳的人,也能获得更多力量。

春节伊始,金小燕所在的一个集合了众多心理老师和专家的微信群里,就围绕“除了刷疫情,可以做的N件事”开展了征集,“宅家”让全家人有机会重新去审视“家”,用有限的资源和场地,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大家寻找了不少排遣无聊、提升幸福感的方案,除了健身、研究美食、画出新年愿望外,趣事清单中还有一项是“毫无愧疚地无所事事和发呆”。

宋娅茹也认为,这是给匆忙的心灵和身体踩了一个急刹车,家庭式生活虽然有吵吵闹闹,可此时这种相互支持很重要。另外,因为无法判断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长,各个领域都可以在这段时间中学习和总结如何应对黑天鹅事件。

金小燕说:“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会有负面的想法跳出来,这种思维的‘负面快反应’能提高我们的应对能力;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改变思维策略,多一些‘正面慢回应’,在付诸行动和解释行动时都可以变得更为正向些。”


春节前夕,团市委召集的12355青小聊志愿者群里的“征集令”。

家长不用刻意去为孩子屏蔽“负面信息”,正能量不是简单空洞地告诉孩子不要担心,未来会好的,而是应该真的带着孩子去看,确实有很多残酷的现实,但同时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努力:确诊数据在不断增加,但也有很多人完全治愈出院;武汉封城,物资缺少,但有医疗队伍积极响应奔赴一线,各地民众也在捐赠医用物资送给医务人员。

金小燕说,自己以前无法理解老一辈的“囤物”习惯,现在明白这也是一种生活智慧,而让孩子参与进对存量食物的安排,也是次难得的了解生活的机会。以及怎么去做时间规划,调整安排,平衡生活和学习工作,所有人都应该学会在因为不确定产生失控感的时候,锻炼和增强控制感。

“孩子们两耳要闻窗外事,学习生活的智慧,还要有能静下心读书的时刻,谁平衡得好就会是这场战役之后收获最多的。”


重建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进攻,艾莎公主戴上口罩,用医生研制出来的武器,在城堡上给了病毒致命一击,随着惨叫,病毒应声倒地,人类获得了胜利。

这是金小燕女儿班级作业中的一个,老师请孩子们结合兴趣爱好,做一些跟这次事件相关的作业,这些三年级的学生们发挥所长的结果让人惊艳:画笔、棋子、美食,孩子们用上了各类工具,而这个时长一分半的定格动画《Fight the virus》,是孩子和家长用乐高做成的。

“我们有时候蛮小看我们的孩子的,”金小燕说,作为老师,她也总被学生感动。在疫情发生前期,七年级的十多位同学联合了自己的小伙伴们,共同拿出压岁钱,在家长的帮助下筹资与多方寻找,找到320个由具有资质的工厂加班生产的符合医用标准的KN95口罩,并委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即将支援武汉的医疗团队带到了前方。“他们既有爱心又有策略,很善用他们这一代人熟悉的网络,把整件事做得非常妥当。”

在给前方医生的信中,二班的施懿纯同学写道:“这点数量可能对于前方的需求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我们还是想尽这一份心力。爱心不分大小,责任共同担当。”


金小燕的女儿喜欢画画,这是她给自己画的寒假时间分配饼图。(采访对象供图)

2月是金小燕和大学好朋友的生日月,没有了年年都进行的聚餐,今年大家打开了视频,给蛋糕插上蜡烛时,唱起生日歌,视频里挤着各家孩子的脸,妈妈们在家里穿着睡衣,互相调侃自嘲,头发长长了,有点乱糟糟的,最近运动少了,是不是又胖了,每个人都是最真实的样子,大家反而觉得有趣。

“或许,怎么把有限的东西变成无限的,怎么在被动的状态中主动把生活过得更确定、更充实、更有意义,是我们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该一直思考的,”金小燕说。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