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新潮体育馆与杨浦老厂房,一次城市空间改造的新旧碰撞
分享至:
 (49)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20-01-24 11:46
摘要:坐落在内江路200号的洛克公园长阳店,前身是创建于1930年的上海玻璃机械厂,后来一度成为无人踏足的废弃厂房。如今,老厂房已成为年轻人打卡地的“街球圣地”。

在上海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要找出一片上千平方米的空间来建造体育场馆,从来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在杨浦区,记者发现近来出现的不少新潮的体育场馆,其前身都是百年工业厂房。


老厂房融入“零能耗”新理念

关于洛克公园的“传说”早已有之——那是在2006年,几个酷爱篮球的上海小伙子以美国纽约的篮球圣地洛克公园为蓝本,将杨浦区昆明路721号的一个老厂房,改造成了上海首家洛克公园篮球馆。“当时就是想把街头篮球的文化带到上海。”创始人戴富祺也没料到,14年后,洛克公园已在上海开出了25家分店。

坐落在内江路200号的洛克公园长阳店,前身是创建于1930年的上海玻璃机械厂,后来随着杨浦的转型升级,这里也一度成为无人踏足的废弃厂房。如今,老厂房已成为年轻人打卡地的“街球圣地”。

在老厂房改造的球场里打篮球,听起来就很“街头”。篮球球场以深灰色和橙色为主色调,共有12个篮板。墙面和篮板的设计都带有鲜明的涂鸦风格。“不做下一个谁,只做第一个我。”勒布朗·詹姆斯的名言书写在墙面上,每个角落都带有浓厚街头文化氛围。

正值寒假期间,来打球的学生很多。一个人16元可以打一小时,成为洛克会员只需14元一小时。新开业2个月来,长阳店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新老顾客。“在市中心订篮球场地很难,这样的价格并不算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每到周末就十分爆满,通常要营业到晚上十一点半。

然而亲民的价格和良好的街球文化体验,还不是洛克公园吸引粉丝的全部秘诀。戴富祺介绍,在改造老厂房的过程中,洛克公园融入了节能减耗的理念。采用隔热保温围护结构,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LED高效节能灯具;采用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水等可再生能源等,这些先进技术让整栋建筑做到接近零能耗,使该项目成为全市第一栋按近零碳排放要求设计改造的既有建筑。

目前洛克公园主打三类智能场馆。第一类是在空地或屋顶搭建的移动装配式场馆,如上海西岸馆、上海三林馆,将运动场出其不意地“放置”在屋面或空地上;第二类是以木地板、空调为标配的室内高端精品场馆,如上海西乡馆;第三类是建在综合商业体中的赛事中心,其中代表则是上海世博源馆。

智慧化不仅表现在场馆上,更在于以大数据支撑的服务中。用户通过线上了解周边球场的“人气”,发现满场时刻选择到其他球场运动。同时人均运动数据让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自己和小伙伴的运动市场。洛克公园还会给体育部门定期提供运动场的每月服务人次,绘制城市活力指数地图。老厂房配合智能化的新潮场馆,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改造源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老厂房改造,是一场空间游戏。X-park的前身是上海第二印染厂,坐落于杨浦军工路100号的运河湾知识产权园内。创始人杭敏还记得,五年前刚走进这一片厂区时的情景。“地面是没有的,连房子的框架都没有,只有几根柱子,就是一片废墟。”就在这无人踏足的厂区内,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造开始了。

“根据厂房的层高不同,以及承重梁柱的变化来设计空间,分隔出了大大小小十多个空间,营造出能上能下,错落有致的通道。”厂房原来只有一层,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改造后整个空间的实际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这多出的空间就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结果。

在二层阁楼上搭出一个小型球场,在天台上造一个空中足球场,在室内用钢结构加防水隔膜拼装出恒温泳池,利用垂直楼梯做成康复训练基地……各种巧妙的技术把空间利用最大化。“基本上现在能站着的地方很多都是自己搭建出来的。”

X-park来到杨浦以后也经历过三次变迁。最初这里是一个普通的羽毛球馆,后来增加了健身房和泳池,变成小型健身房。到2019年,X-park作为一家运动综合体开张了,里面容纳了包括游泳、健身、壁球、足球、篮球、体能、跆拳道等十大种类的体育运动项目。

“X-park是一个运动基地,而不是游泳健身房。”杭敏一直强调。做了20年健身房的他表示,“一般健身房的输出内容以力量型为主,而大众健身更应该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而不是一味强调力量。”一楼经营运动场地,三楼负责研发,输出的内容产品拿到一楼实践,形成一个闭环。

目前,在X-park三楼的培训地内还能进行国际体能训练师的认证,明年,基地将联合上海市青少年体育训练协会发出上海第一张运动防护师证书。杭敏表示,未来运动基地将逐步取消会籍制度。“不再做私教课,而是主推低价团操课和体能课,推动基地自主研发的康复、体能、预康复和防护师课程,鼓励人们从关注每个关节、每块肌肉开始普及大众健身。”


探索老厂房改造体育用地的新尝试

老厂房建筑原本作为工业用地,改成体育场馆应如何审批,过去并无明确规定。这对许多民营的体育场馆企业来说一直十分困扰。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的孟祥恒在创业之初就遇到这个困境。

在大学里,孟祥恒练习的是摔跤,曾代表上海出战全运会,然而多年的体育生涯让他落下了一身伤病,转行以后,他还是离不开体育事业。“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校友共同创业,做过体育装备器材,后来开始做场馆,但一直都在体院附近。”

老厂房因层高优势,十分适合改造成体育场馆,然而当他向房东五角场集团租赁场地时,却遇到了困难。“首先是受工业用地性质制约,改变用地性质较繁琐;其次,改变用地的过渡期政策不明确,难以享受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政策优惠;同时,老旧厂房改造体育设施也缺乏操作指南。”经过大量协调工作,场地还是没有落实下来。

201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既有建筑及屋顶、地下室等空间建设改造成体育设施,并允许按照体育设施设计要求,依法依规调整使用功能、租赁期限、车位配比及消防等土地、规划、设计、建设要求,实行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这让孟祥恒看到了希望。

两个月以后,在2019年11月,杨浦区体育局针对该项目牵头组织了区市场监管局、消防、五角场集团等单位,召开了一次关于利用工业厂房等空间建设改造为体育设施的协调会,对改造运动场馆的运行和管理进行规范化讨论。“如果没有这个协调会,我们可能根本拿不下这个场地。”孟祥恒坦言。

今年初,长海路街道市民健身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外面看似老厂房建筑,里面是羽毛球馆和篮球馆,以前市民从来不走进这片厂区,如今却成了热门健身地。在原有的一号厂房篮球场、训练场和二号厂房的7片羽毛球场地的基础上,未来健身中心还将扩展到园区内的其余6个厂房,并逐步改造为羽毛球馆、篮球馆、游泳健身馆、美式橄榄球场、轮滑平衡车训练场和体育文化众创办公空间,同时计划环绕园区建设1000米的健身步道,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运动热土。

栏目主编:栾吟之
图片摄影:黄尖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