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⑱|国家制度建设与治理的三个“关键字”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卢肖文 2020-01-21 06:24
摘要:抓好四中全会精神落实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三是遵守和执行制度。

2020年1月1日出版的今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展现了习近平关于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战略考量,文章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和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当前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文章强调,抓好四中全会精神落实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三是遵守和执行制度。在习近平重要文章中有三个关键字值得我们深刻领会。

领悟四中全会精神之“重”

古人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习近平在文章开头连用五个“重”字,阐明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的必然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国家制度与治理问题至关重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其次,党中央决定用一次全会就这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是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再次,这次全会通过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简称《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最后,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

一次党中央的全会集中讨论和出台一个关于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文件,在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国史和改革开放史上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实践史和人类文明史上也是第一次。这次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以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主题十分重大。总书记强调,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古人说“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意思是治理国家,让社会井然有序,就要健全端正各项制度。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从国家制度建设、国家治理的宏大叙事和贯彻落实的具体操作方面,非常有针对性地指出了一系列需要我们清醒铭记的重要之点。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灿烂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其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党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之“最”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首先是党的领导制度具有统领地位源于制度设计的三个“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严密完整而科学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我国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架构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三个“最”,在我国制度实践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运用和具体体现是,“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规律。

习近平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治理好则人民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创造出这种举世公认的惊人奇迹。“中国之治”的成功奥秘,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和造福于民的创造性和有效性。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党派纷争、利益集团偏私、少数政治“精英”操弄等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

推进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鲜明主题和习总书记重要文章的主线,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题中应有之意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上,注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保证。有的人对制度缺乏敬畏,根本不按照制度行事,甚至随意更改制度;有的人千方百计钻制度空子、打擦边球;有的人不敢也不愿遵守制度,甚至极力逃避制度的监管,等等。因此,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特别是在政治鉴别力和提高政治能力方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定不移坚持这些制度,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要自觉对标对表。

第二,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这次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很多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推动各方面制度建设和治理发展需要创造力和转化力。各级党委(党组)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要鼓励基层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及时对基层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不断推动各方面制度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注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开创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新局面。

第三,推进制度成熟定型和治理现代化需要增强定力和久久为功的耐力。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提出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故步自封。既要积极主动,又要遵循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国家法律制度规定,不能不讲规制,不能不守章法,更不能草率行事,关键是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特别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引导广大干部提高运用制度干事创业能力,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

第四,提升传播能力,增强中国制度与治理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我们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在对外宣传中,要积极创新话语体系、提升传播能力,面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制度的故事,不断增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总之,我们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完成好这次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