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中国传统之治③|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民镇 2020-01-12 06:16
摘要:“大同”是古人眼中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如杜甫便写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对传说中尧舜时代的“风俗淳”心向往之。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礼记·礼运》。据《礼记·礼运》记载,一日,当时正担任鲁国司寇的孔子在参加完一场祭典之后,踱步到宫门外的高台之上。孔子注视着远方,连连叹气。孔子的学生子游在一旁见了,便问道:“夫子,您为何而叹气呢?”孔子回答道:“大道实行的时代,我没有赶上,但心向往之。那时候,‘天下为公’,也就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谁有仁德,谁有才能,大家便推举他为领导人,即‘选贤与(举)能’。大家都讲求信用,和睦相处,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子女当子女。因而老年人能安享晚年,成年男子能发挥其才能,成年女子能嫁个好人家,儿童能健康成长,鳏夫、寡妇、孤儿以及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照顾。大家都竭尽所能共建美好社会,而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人与人之间坦诚相见,没有勾心斗角。那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片和谐的景象。这就是‘大同’的世界啊!”

孔子接着说道:“现在就不同了,‘天下为家’,天下成了某家族的天下。大家都只顾着自己的亲人,都为自己谋利,权力靠世袭传承。于是欺诈与纷争随之出现了,需要靠‘礼’去约束人伦纲纪和社会秩序。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等圣王,无不是依靠‘礼’来治国的。这便是‘小康’社会了。”

在孔子心目中,“礼”是维系贵族内部等级秩序、人伦纲常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孔子是主张以“礼”治国的,夏禹等圣王,便是榜样。《礼记·礼运》中大谈特谈的,便是“礼”。通过“礼”达到“小康”的境界,已然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孔子之所以参加完祭典之后叹气,便是有感于鲁国的君主没有遵循礼制。

至于“大同”,毋宁说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国”。现实与“大同”之间,尚有很大的距离。在“大同”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不存在明争暗斗,领导人通过“选贤与(举)能”的方式推选产生。由于孔子所说的“小康”是从夏禹开始说的,那么“大同”无疑便是夏朝“家天下”之前的时代了。根据战国诸子的描述,唐尧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而是传给了虞舜;虞舜也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商均,而是传给了大禹。直到大禹开创夏朝,才打破了原来的状态,“天下为公”也就成了“天下为家”。

孔子所描述的“大同”世界,其核心是贤能政治,即依靠领导人的品德和才智来引领和谐社会。至于“小康”社会,其核心是“礼”,通过“礼”来维持社会秩序。除了儒家,其他诸子也提出了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国”。如《老子》中,作者描绘了“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图景。再如法家和黄老道家,认为个人的品德与才智是不可靠的,因而贤能政治不能成为治国的保障,只有永恒的“法”或“道”,才能维系社会的和谐,正如《韩非子·大体》所描绘的“至安之世”。

法家和黄老道家强调“法”的客观性与公共性,与儒家的“大同”理想构成了两种“理想国”的设计路线。二者看似截然对立,但在后世的政治实践中,它们相互渗透,互济互补。

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和古代印度,都经历了思想家辈出与思想激烈交锋的阶段。在孔子逝世之后半个世纪,古希腊诞生了另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柏拉图。柏拉图在他的名著《理想国》中,提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图景。饶有兴味的是,孔子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与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竟有不少相似之处:如柏拉图强调让“哲人王”掌握政权,孔子则强调贤能政治,都将希望寄托于突出个人的身上;再如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社会分工,各安其位,从而维持社会秩序。从个人经历看,孔子与柏拉图都曾周游列国,屡屡碰壁,最终都以办学授业的方式传播思想,亦极为相似。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经过后人的发扬,其内涵愈加丰富。在很多时候,“大同”是古人眼中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如杜甫便写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对传说中尧舜时代的“风俗淳”心向往之。清末的康有为在“大同”理想的基础上,又吸收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写下了《大同书》,提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所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大同书》中的许多设想,都不尽切合实际。孙中山后来宣扬强调“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认为将来世界所有国家消亡,没有竞争和战争,充满和平,各民族之间平等自由。但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不能真正实现“世界大同”,脱离国情的“大同”理想不过是“乌托邦”而已。毛泽东指出,只有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才能实现“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在中国生根发芽,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它与“大同”理想的气息相通。

孔子眼中的“大同”世界自然过于理想化了,但它所追求的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敬业、诚信、友善,与今天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高度契合的。所谓“大同”,实际上可与今天我们所强调的“中国梦”相呼应。“求大同”,正是“中国梦”的终极目标。许多人又把“大同”的理想放大至全人类,亦即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融合大同,这与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亦一脉相承。可以说,“大同”的理想,勾勒出了“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早期蓝图。“大同”的理想,从未离我们远去。而只有扎根于中国实际的“大同”理想,才有可能真正逐步实现。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徐佳敏 设计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