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我的童年,我的甘泉新村
分享至:
 (2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林凤 2019-12-19 14:38
摘要:逝者如斯夫,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那些年,在近距离的生活磨砺融合中,少有高学历住户的甘泉新村,形成自己的特质,那就是浸润着烟火气的邻里和睦的文化意趣。

甘泉新村跻身不进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比肩不了曹杨新村美誉传播,但是,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甘泉新村别有一番风骨风姿。

溯源甘泉新村,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时期,为解决大批产业工人居无定所的困难而兴建的诸多工人新村之一,仅普陀区就有曹杨新村、棉纺新村、石泉新村、甘泉新村等。最为普遍的建筑被称为“二万户”,我家居住的那种坡顶黛瓦青砖的三层楼住房也在其列。大批的产业工人安居乐业,翻身做主人的强烈自豪感,激励他们以极大的热忱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当年,甘泉新村由一、二、三村构成,我家居住的是甘泉一村中块,门牌号起始62号,终止85号,由八栋楼组成。甘泉一村的前块、后块都是二层楼的住宅。

那年,我刚满一周岁,便被妈爸抱在怀里,他们牵着哥姐,从原先居住的武定路逼仄的亭子间迁居到甘泉一村。从记事起,我每天的视觉里总有青砖黛瓦和两扇绛红色大门,门前的空地上栽种着蔬菜,听到“油菜开花赛黄金,萝卜开花白如银,落苏(茄子)开花满天星,蚕豆开花黑良心”的童谣,犹如线条洗练的水墨画,诱发我漫无边际的美丽遐想。隔壁邻居是从南京路嫁过来的新娘子,她的朋友来她家做客时调侃:“阿拉到侬乡下头来白相了。”

逝者如斯夫,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那些年,在近距离的生活磨砺融合中,少有高学历住户的甘泉新村,形成自己的特质,那就是浸润着烟火气的邻里和睦的文化意趣。

我们中块的住房结构是每层七个房门号,一般住六户人家,03、04室是房管所配给人数较多的一户人家的,三户人家合用一个灶间和卫生间。对于阿拉“小八腊子”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做“捉迷藏”和“捉强盗”的游戏。我们乱窜于各个灶间和卫生间,乃至隔壁一幢楼的邻居家里偷着乐。

夏天的夜晚,邻里自发举办“纳凉故事会”。我楼上301室的青工,绘声绘色地讲述天文地理,被孩子们尊称为“吴先生”。吴先生描绘的天体、地球的起源,由猿到人的进化,沧海桑田的变迁,令我们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向往;对面楼里306室赵家做售票员的大儿子,被戏谑为“赵大”,赵大眉飞色舞讲述的历史典故,让急于听到“下回分解”的我们扯住他不让结束故事。当我在他家里看到那本《辞海·历史分册》时,发现他的故事很多来源于此,于是缠着借来,不管不顾地抄起来。

冬天的夜晚,我家成为孩子们听故事的集聚地。我妈读过很多线装本的书,还是京戏迷,有讲不完的故事。她讲《岳飞传》《杨家将》《包公怒铡陈世美》等民族英雄的故事,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总要大人找上门来,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记忆中,我们中块与文化沾边的还有“读报读书唱歌组”。那时常有居委会干部和文化志愿者来辅导家庭妇女。居委会干部扯着大嗓门喊“读报啦!读报啦!”,在家的阿姨妈妈们,拿着小竹椅小板凳走出家门,坐到山墙前,打着毛线、纳着鞋底,听着朗朗的读报读书声。有一幅画面从未在我脑海中褪色:一个寒冬的夜晚,甘泉一小教音乐的陆老师,来辅导居民学唱《戴花要戴大红花》,居委会里挤满人,大家唱得激情飞扬,挨在妈身边的我也学会了。临行,年轻的女教师裹上格子头巾、围上大红围巾,戴上口罩和花手套,动作是那样的娴雅,在我眼里,她比彩色连环画里的仙女还美。

如今的我,有自己的书房。我爱读书还得益于那个从南京路嫁过来的“新娘子”。受文化志愿者感染的“新娘子”,很快融入“乡下头”的生活,时常为邻里读上一段故事。一天,“新娘子”的朋友来了,恰逢她外出,就在我家等候。她的朋友打开一本《红玛瑙集》读起来。小学三年级的我满是好奇,怯怯地问我可以翻看一下吗?就是这一看,令我对文学书籍入了迷。

205室“鬈毛”爸是工程师,家里有个铁皮书架,我在上面发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繁体字直版本小说,借来,囫囵吞枣地读;305室徐阿姨是厂里的会计,珍藏着一本越剧画报合订本,悄悄地叫我去她家,让我在她家翻阅。工人新村没有成为被文化遗忘的角落啊。

耳濡目染,我成为邻里和睦的小使者,帮助附近不识字的老人写信;轮到我家收水电费,我每家每户上门抄字,计算后再去收费,大人们不但爽快付费,还会夸奖我一番。邻里之间,尽管也有矛盾引发吵架,但被我们这帮能玩到一起的孩子们牵扯着,被诸多与文化沾边的事物感染着,矛盾往往自行化解。

如今,甘泉一村前块的“二万户”变身高楼住宅,后块的“二万户”亦被多层住宅取代,志丹路对面甘泉二村的“二万户”更是华丽转身,成为西部名都花园住宅小区,唯独我们中块还在,只是已加层变为五层“平改坡”,内部也分割成独门独户房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甘泉新村与整个上海的“二万户”一样,在上海这座昔日的中国工业重镇中,承载过我们父辈的理想和奋斗史诗,将这些尘封的文化意趣再展现,抑或,对我们今天的文化认知是有益的补充。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