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什么样的劳动课,孩子才喜欢?
分享至:
 (12)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龚洁芸 2019-12-13 16:07
摘要:如何让更多孩子喜欢上课,听得进课?同样是上海教育管理部门和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大题目,探索不断。

最喜欢学校里什么课?这个问题不少学校的质量调查问卷里会问到,体育课可说是“常胜将军”。不久前,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看到调查结果吓了一跳,原来学校为劳动教育专门创设的“趣普”课程,击败体育课,获得人气第一名。

去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劳动教育将纳入必修课,相关评价方式正在研究中。如何让更多孩子喜欢上课,听得进课?同样是上海教育管理部门和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大题目,探索不断。

从进课程表,到给“特长分”

几天前,共有9名同学组成的建平西校“阳光男孩”小队,在队长桂奕轩的带领下,来到洋泾街道陆家嘴花园社区以及周边的“豆香园”公园,分成两组,穿上志愿者绿色环保衣,手拿捡垃圾的长钳子和塑料袋,走向小区和公园的各个角落,以实际行动捡拾路边的各种垃圾,向居民和路人宣传“垃圾不落地,美丽靠大家”。“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每天每人都在制造垃圾。”小桂同学感受深刻,“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意识,手中有行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垃圾就可以变废为宝。”

除了公益劳动实践外,该校劳动教育有着更多创新。换保险丝,当小木匠,烤小蛋糕……这些也进教学计划?在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不但有这样“热火朝天”的课程表,还有层次分明的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学科目标。

随手翻看——预备年级通过烘焙与工艺手工制作使学生学习掌握有关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进行混合、搅拌、松弛、分割、整形、饰皮处理、烤盘和模具的清洁等一系列的烘焙步骤。上完课,既可以自己享用香喷喷的烘焙成品,还能装袋带回家给家人分享。初一年级通过木工制作让同学们掌握手工锯、木工电动机床的使用,并能够进行图纸的识别绘制,使每位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初二年级通过学习电工和电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和方法,正确掌握简易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这些基础型课程以外,拓展型课程,为启迪学生劳动精神,锻炼实践素养,准备了更大空间。

学校每周安排两节学科拓展类课程,涉及劳动教育方面的课程主要以手工制作为主,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包括:航模、船模、木工制作、手工花艺、中国传统刺绣、十字绣、缝纫、绒线编织等。

课堂上学什么,做什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兴趣出发。“生活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负责老师介绍,如制作硬纸板笔盒前,老师先要求学生调查生活中笔的放法,存在缺陷和解决方法,又让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笔盒,最后要求学生用几个废纸盒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方便适用的笔盒。虽然加工的难度不算大,但课前调查和准备显得尤其重要,材料的收集种类各种各样,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来的作品也不同,拓展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这样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更广泛地利用了生活中的废旧资源,渗透了环保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成立考核委员会,针对学生兴趣特长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为每位学生设立“特长分”,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全面的发展。这样的特色评价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唯学科分数论”的评价观。是对学生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和发展的中继性总结。诸如“整理家务”、“会炒菜”也和“会演算习题”一样,获得同样的评价权重。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一种素养,在思想观念上,要尊重劳动,要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我校将继续探索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切切实实的价值追求,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者自身四位一体的互动模式,”建平西校校长赵之浩说。

打通学时,教师跨学科备课授课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教数学的厉斯亮老师感叹,“学生们现在真厉害,课上讲到饼图、折线图,一个个熟悉得不得了……”原来,数据统计处理,正是该校全新劳技课交流环节的必备技能之一。学生家长的朋友圈里,晒出自家孩子劳技作品的越来越多。

在静教院附校,这门名为“趣谱TRIP”的全新劳动课程,已成为学生中人气最高的课。

据了解,“趣谱TRIP”新型劳技课是以主题、探究、跨学科和实践4种学习方式的英文首字母命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校长张人利谈及探索初衷。教育部发文将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上海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的要求也让突破口逐渐明晰——能不能突破时间、空间、目标、教材等方面的限制,选择《劳动技术》,以及《信息科技》《社会》等基础型课程,与学校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结合,以主题(问题+任务)重构内容,形成主题和项目学习。这样,学生每周都能有两个完整的半天,学习、探索、动手、交流。

这门2016年开始酝酿的劳技课,涵盖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命科学、人文、艺术等学科内容,不同学科教师跨学科备课授课,以学生成长需求为目标,实现学校课程统整。

不少老师记忆犹新,新的课程体系一开始是“吵”出来的。掰指头算算,备课组就涵盖校内劳技、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信息科技、美术等多门科目骨干教师,大家都不知道怎么上,七嘴八舌提出了针对不同年级的72个初步主题。

难题来了,《劳动技术》《信息科技》《社会》,每门课都有规定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大家都不想被带着走,都怕教学内容完不成。最终2017年9月正式授课的全新教学框架,就是在老师们对趣谱课程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多次“争执”中整合、完善的。

以六年级为例,确定基于但不限于《劳动技术》《信息科技》《道德与法治》等教学内容的三大主题:绣美家园、智慧生活和探觅文化。跨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大主题下,水仙花雕刻、木榫十字结构制作、金属丝手工艺等动手技能不再为学而学,而是从一个有趣的日常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结合新学会的动手技能解决问题,点通创新灵感。

“趣谱TRIP”究竟怎么上?物理老师王捷的课堂上,主题是“智能桌椅”,要求孩子们亲手做出一套未来理想中的桌椅作品,不限功能形态。完成后,他们还将上台交流制作过程。火热的劳动场景令人震撼——分散的七张白色圆桌上,各有一台红白相间的电动鲁班小锯台,桌上工具材料分门别类,每桌六名学生各有分工,手中的木质桌椅各有特色。

在张校长看来,劳动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但校内课程体系中专门的课,只有一门劳技课,不仅仅应该开足、开齐,更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扎根中国大地,融合中西方文化,来探索怎么能得到更多学生的喜欢,真正达成劳动教育的目标。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他说,“从这个角度上,我们的校长、家长、老师,眼光不应仅仅停留在升学率,停留在孩子上什么高中,而是他们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可以为国家社会承担起什么。”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如何从以往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积累,相对机械的教学方式,向更加关注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终身发展的素养培育等关键问题的转变?这个问号,学校在破解,家长和社会也需面对。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来源:建平中学西校供图
题图说明:静教院附校 趣谱课上,学生兴致盎然。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