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拿下一串顶级赛事大奖,她为什么还在挑战“新难度”?
分享至:
 (1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19-12-10 16:24
摘要:二胡与交响乐的对话。

12月9日晚,青年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师陆轶文带着她的专场音乐会——《中国旋律》二胡与交响乐的对话,亮相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作为2019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指挥家林大叶执棒杭州爱乐乐团,陆轶文用手中的中国民族乐器二胡与双管编制的大型西洋交响乐队展开深层对话。和所有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们一样,陆轶文从小就为自己的音乐之梦艰辛付出。最初,她被老师作为舞蹈苗子重点培养,但当她听到二胡声音时,便被深深吸引,在启蒙老师王向阳的引导下,六岁起开始与二胡相伴的音乐人生。在附小、附中跟随刘捷老师学习后,她顺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本部,成为二胡演奏家、民乐系教授陈春园的得意弟子,也成为国乐大师闵惠芬晚年最看重的学生之一。

年纪轻轻的陆轶文已多次斩获各大顶级赛事的大奖,包括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金奖等。今年她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对话’是这台音乐会非常有意思的命题。”陆轶文从策划开始就不停地和自己对话,“我要带给大家什么?要怎样呈现?能否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在一次次对话中,音乐会的主题逐渐清晰。“对话”也是这场音乐会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呈现于二胡与交响乐队的协奏,也体现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二胡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变幻莫测的线型旋律代表着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这也是音乐会名字《中国旋律》的由来。交响乐则是另一种美感。二者在音色、音响上形成强烈对比的同时,层次丰富的乐队音响赋予二胡新的表达。在既共振又对抗的融合中,二胡音乐在作曲技法、演奏技巧、音乐语言等方面呈现出更多新思路和新面貌。音乐会通过四部具有代表性的二胡与交响乐队作品,让观众充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杨立青创作的《悲歌》以传统名曲《江河水》为素材,既致敬传统,又体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作曲家在现代化之路上的大胆创新。黄安伦创作的《中国畅想曲》第五号以朴素的歌谣为主题,通过细腻丰富、充满张力的笔触书写人间大爱。周湘林创作的《天马》不仅展开了一幅天马飞驰的壮美画卷,更以此展开丝绸之路的文化与精神的畅想。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由陆轶文于201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首演,引起广泛关注。音乐会由王建民创作的《第五二胡狂想曲》压轴,这首又名《赞歌》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内蒙古民歌风格,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和赞美。

“今天的二胡音乐,它正积极地与时代相呼应,与当下观众对话,与世界文化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审视自己、了解自己,挖掘无限的潜能从而变成更好的自己。”陆轶文希望音乐会借由二胡与交响乐的对话,能引发更多人对二胡音乐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思考,从而帮助业界寻求更好的发展。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来源:主办方 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