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不稀奇”的一亿元捐款,为何成了新闻?
分享至:
 (74)
 (1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2019-12-08 15:11
摘要:不完全统计显示,1980年至今,全国高校累计接受了国内外校友捐赠的320亿元,获得捐款总额30亿元以上的高校一所,20亿元以上的三所,十亿元以上的七所。

日前一则消息引来众人热议。复旦大学生活在美国的校友——1973级化学系的陈晓明何佩鑫夫妇,向母校捐赠一亿元,希望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成长。

国内外大学获得校友的高额捐款,近几年来时有耳闻。一亿元,似乎并“不稀奇”。

例如,一年前,美国纽约市前市长、亿万富翁布隆伯格宣布向母校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捐款18亿美元,希望以助学金形式帮助出自中低收入家庭的本科学生。2016年,南开大学毕业生周海冰、侯莹向母校捐款1亿元人民币,用于学晓的建设和发展。同年,电子科技大学1986级校友熊新翔,捐资10.3亿元在校设立教育发展基金。

即使在复旦,2015年,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及卢志强校友向学校整体捐赠7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学校的学生创新创业、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助学金、师资队伍高端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用房基本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相较而言,这“一亿元”在社交网络获得广泛传播和赞誉,不少网友参与评论。

一个当然很显著。“乘地铁来”,“搭乘经济舱走”。捐赠者个人行程的接地气,与九位数的公益赠与对比强烈。与许多人心中,中华传统文脉从未断流的兴学之心。

对高额捐赠的关注要素,泛化到其他社会层面,似乎可以从另一侧面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内高校、有意捐赠的个人或企业,正越来越与国际接轨。校友捐赠成学校经费来源的途径之一。

不完全统计显示,1980年至今,全国高校累计接受了国内外校友捐赠的320亿元,获得捐款总额30亿元以上的高校一所,20亿元以上的三所,十亿元以上的七所。

相比捐赠这个“源头”,钱如何用、如何监管,对于教育发展来说,同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颁布的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明确要求公布的信息内容包括,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等。

随着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不断健全,随着各大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校友捐赠的金额势必越来越多。理性看待校友捐赠,并将其纳入法治轨道,这不仅是对捐赠者负责,还将促进整个社会公益助学氛围的营造,进而形成正向的循环体系。

关于捐款使用,海外大学有较为“激进”的做法。哈佛将获得部分捐款交给“哈佛管理公司”管理,这是一个属于大学的理财投资公司。学校曾发布通报称,截至2013年6月,获得了13%的收益。

而在国内,首先是向“公开透明合规”努力。以复旦大学为例,捐赠主要由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严格监管。该基金会是经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委员会审定和社会公示的5A级基金会,其规范化建设的评估等级为最高等级。据介绍,基金会有20多项制度保证基金会的运作,能确保资金按照捐赠协议和捐赠者的意愿执行,并负责适时向捐资方提供财务报告及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