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曹伟明:城市要避免成为“钢筋水泥森林”,关键要传承守护好这个“灵魂”
分享至:
 (41)
 (2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伟明 2019-12-01 06:31
摘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给人们呈现出独特的精气神,背后必定有其良好的文化生态。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进入了社区老化、传统衰化、资源枯化的瓶颈期。如何建设美好的宜居城市?如何让城市变得更有特色、公共空间更有文化?日前,上海市文联委员曹伟明研究员在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作了演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经过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进入了社区老化、传统衰化、资源枯化的瓶颈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修复城市文化肌理,进行文化基因和文化空间的活化,使城市更新、创新和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文化生态的培育、文化空间的营造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和文化贸易能力的增强。如何建设美好的宜居城市,如何让城市变得更有特色、公共空间更有文化,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中对文化生态进行细心呵护,将城市打造得更有韵味、有诗意、有魅力,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参与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城市建设和文化生态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一座城市只有具备鲜明的文化个性,市民才能共享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只有市民的文化心灵有了落脚处,才能让其参与到城市形态和神态的更新和创新中来;也只有当市民拥有了发自内心的文化自豪、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一座城市的精神价值才会有坚实支撑。因此,城市的现代化和开放性,不能切断城市民众对文化传统的认同。

上海的城市精神源自世世代代上海人的培育。六千年的崧泽古文化遗址、福泉山良渚古文化遗址和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青龙镇、上海最早的工商重镇朱家角等历史文化遗存,可说是上海人的文化“故乡”和精神“摇篮”,它呈现了上海作为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品位、艺术韵味和个性魅力,是上海文化生态的典型代表和符号,是城市发展、更新和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建设和文化生态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给人们呈现出独特的精气神,背后必定有其良好的文化生态。前几年,美国的《读者文摘》曾推出“全球十大最适宜居住城市”排行榜,名列三甲的是瑞典斯德哥尔摩、挪威奥斯陆和德国慕尼黑。这三座城市都不是以“经济”为强项。就以雄居在排行榜首位的斯德哥尔摩来说,它是在1250年建设在斯塔丹岛上小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面积仅为186平方公里,人口76万。无论从规模抑或实力上说,斯德哥尔摩在世界城市中根本排不上号,可它却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原因就在于,这座城市在常年的规划建设中,把人、文化、土地、历史等元素进行综合考虑,为现代城市发展注入了文化的“灵魂”。

文化生态给城市发展提供怎样的支撑?

那么,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在我看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独具地域个性、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生态来支撑。

追根溯源,上海城市的发展,得益于本土的崧泽文化、吴越的江南文化、融合的海派文化的助推。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个性的文化被人记忆,具有不能被模仿和复制的文化基因。海派文化是上海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融合的创新型文化,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了魅力、实力和活力。

在上海的历史上,无论是崧泽村的崧泽文化、福泉山的良渚文化,还是青龙镇的港口文化、朱家角镇的工商文化,一脉相承,奔流而来。改革开放初期,青浦“富民经济城”“新城经济城”等私营企业城的崛起,就是崧泽文化“开拓奋进、自强不息”和海派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基因的体现。而从青龙镇港口到黄浦江港口再到洋山港,崧泽文化和海派文化中的先进基因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城市要实现可持续的率先发展,关键在于倡导全社会创造新品、优品和精品的文化自觉。

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于文化的推动,而文化的软实力,能产生以文“化”人的效果,从而造就一大批推动社会发展,胸襟更宽广、思路更创新、气质更有文化的建设者和实践者。

虽然文化的形态和生态是极为广泛的,但是最高层次上的文化理念,则永远是一种以思想、精神、道德、情操、信仰和追求为质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由此而外化为人们美好的社会愿景和高度的行为自觉。这说明,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赋予人们以正确的思想、崇高的道德和远大的理想;而只有在正确思想、崇高道德和远大理想的支持下,才会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期待和产生高度的文化自觉。

从古代上海到现代上海的发展历史证明,积极进步的、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特点和社会担当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永远是文化生态建设的关键所在。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人以及人的思想内涵、精神诉求和生活方式等,也都是在不断流转和变革中寻求新的突破和实现新的提升。与此同时,文化自然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演进和流转。而其中的变革和创新则是文化获得激情与诗意、实现发展与提升的有效方式和必然路径。“上海制造”曾名噪一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使然。创造新品、优品和精品,不是某一个行业或领域的“专利”,而是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形成良好文化氛围。

第三,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构建起富有个性的文化灵魂。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有些文化因素可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文化因素却可能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寻找文化创造发展的“灵感”,扬弃和改造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流水不腐,流动是文化的生命力。对上海崧泽文化等本土传统的古文化要进行“活化”,对上海“海纳百川”的水文化要进行“动化”,让上海古文化和水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使文化的生命之树常青。

从中外文化交流来看,合作创新越来越成为主流。在加强交流互鉴的同时,每个国家、每个城市的个性文化,更应注重特色,越是特色的,才会被其他国家和城市所认可,才是城市个性化发展真正的软实力。

第四,城市文化创新发展的模式,关键在于变“制造”和“建造”为“改造”和“创造”。

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运用文化因素,来解释城市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创新发展模式的关键,是进一步增强知识、科技、人才和文化的含量,确立文化的优势,提高文化的竞争力。从“制造”“建造”到“改造”“创造”,从“卖体力”变成“赛智力”,变贴牌生产为专利生产,变“散兵游勇”为总部经济,推动城市成为经济增长极、社会发展的实验室、最适宜人群居住的风水宝地和创业家们大显才华和智慧的热土。

上海如何打造良好文化生态

上海城市的更新和转型,必须依托文化的营造和创新来实现。只有进一步创造和培育有利于推动城市全面更新的文化发展生态,进一步整合城市的各种资源,提高城市建设机制的创新能极,增强凝聚力,形成创新合力,构建起城市创新的网络体系,才能在城市发展方式优化、文化生态营造中推进城市的全面更新和创新。通过积极改善整个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其一,融合和包容共存,让城市的空间形态更趋多元化、特质化。

一个城市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要避免成为“钢筋水泥森林”,需要保护好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衍好自己文化的根和源,使经济发展和文化滋养并存。为此,在城市空间不断拓展的同时,要为市民创造更多的文化空间。比如,上海近几年推进的行业博物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三合一”综合共享工程等文化事业建设,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市民的社会交往和文化熏陶,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在社区中,让人与人通过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密切的社会联系。在非遗保护中,让人们参与其中,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提高市民生活水准的同时,保护好文化的根基和特性,促进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创造、全民共享文化的良好格局,培育具有地域特色、时代亮点的“一街镇多优品”“一区县多精品”的特色文化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具有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风采的文化特色项目、特色区域和优秀文化团队。

其二,传承和培育兼顾,让城市文化生活更丰富、更具多样性。

面对全球当代城市更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海要进一步用好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三种资源。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流与城市文化变迁的互动中,我们更应认识到本土文化保护和文化事业繁荣的多样性。这些文化的多样性,可以成为城市群体、城市建设、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来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城镇的发展,提升市民、居民的心灵境界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一座城市既有横向文化,更应有纵向文化。拿上海来说,横向文化是上海本土与外来之间,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不同文化的相互撞击、包容所创造出来的海派文化。从纵向来看,现代的海派文化从传统的上海古文化和近代上海的工商文化中汲取了养分,通过优化老字号店铺,准确定位街区业态,以旧养新,新旧交融,迸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上海城市的文化在纵横交错中不断演进,并显示出多样的繁荣,避免了与其他城市的文化趋同。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繁荣,离不开文化的继承、演变和创新。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入寻常百姓家。

其三,培育创造创新人才,为城市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曾有人这样说过,文化就是人类的中心。事实上,人也是文化的中心。文化是人类的创造、革新以及人类认同感的寄托和基础,它凝聚了人类世代之间的延续性。我们从上海古文化之源和申城水文化之魅中,寻觅和知晓上海城市发展的过去和未来,很是自豪。其中蕴藏的各种文化元素、纹理,体现了上海独特的地域特征、人文精神,它既是一笔丰富的无形资产,又是推动上海城市文化原创力的宝贵资源。因此,要改变文化人才生长的“盐碱地”,培育人才成长的“高产田”, 变人才短板为人才高地。大力培育与城市发展建设相匹配的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包括高级管理人才、创作创意人才、活动策划人才、辅导培训人才、理论研究人才,在构建文化人才蓄水池的同时,着力建设体现城市发展水准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使之成为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进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四,彰显城市精神价值,为城市发展培根塑魂。

一个城市的文化,应该是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高度集中的体现。城市化不是同质化的过程,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是没有个性的城市。多元化、多样化,才能体现城市的价值。文化体系的齐全,文化投入的充盈,文化设施的齐备,文化活动的丰富,文化载体的多样,这些都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更是一个城市现代精神的写照。

古代上海的青龙镇,不仅是上海最早对外贸易的港口、最早的金融中心、最早的商贸中心,更是一个文化码头、一个文化中心。作为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既要具有宏观视野、世界眼光,又要善于从文化培根、凝心聚神、科学蕴涵上入手,使城市的文化生态根系饱满、精气不散、活力强健和韵味久远。上海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其五,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造就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中国文化的核心:古代是“仁者爱人”,当代是“以人为本”,这是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梦想”,凝聚人类理想,实现世界文明对话的必需条件,更是人类共同幸福的理想和追求。

这两年,上海城市更新改造的滨水空间,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它们已成为市民的健身苑、文化区、后花园、会客厅等。这些城市空间的华丽转身,既传承了上海作为中国近代老工业基地的底子,又用智慧和灵感点化了工业遗存,成为充满意趣、让人着迷的世界级滨水“绿色空间”,使原本的“锈场”,成为当代的“秀场”。水网发达的上海,因水而兴。青浦等区实践的环城水系改造,“借水造景、依水建绿”,通过架设桥梁、打通阻断联系的支河,增容滨水空间,传承古代城墙风貌,修复水关遗址,激活古文化和水文化,串连起青浦作为“上海之源”的历史文脉,演绎成江南版的“清明上河图”,营造生态绿色的城市客厅,让市民能够在亲水、乐水、嬉水中,增加生活的幸福感,点燃创业创造和创意的创新力。

在文化建设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尊重人、爱护人、培育人、造福人的价值导向。在城市的街区、社区更新中,要处理好现代和传统的关系,接受传统文化水土的滋润,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动能,让城市变得活色生香,充满文化的情趣和风貌魅力。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使城市的文化产品能够潜移默化地得到艺术表现,使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的集聚,从而达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在全世界产生持久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全球多元文化融合、传播中,实现共享;在文化交流、借鉴中实现共建,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上海的发展,从崧泽古文化遗址、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到青龙镇的对外贸易港口、朱家角的文化码头,演绎了从村落到集镇、再到城市的历史。无论是集镇发展,还是城市更新,靠的是文化生态的培育、文化智慧的迸发、城市精神的创新。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在海纳百川中整合大都市发展的政策之力、市场之力、民众之力,使政府、文化企业、普通市民形成共识和创新力,赋予城市的文化生态以足够的生长动力,让上海的文化之树枝繁叶茂,焕发出这座城市独特的精气神,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


【思想者小传】

曹伟明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青浦区文联主席、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兼任上海市群众文化专业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艺术系列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委员、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