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东京把森林“搬进”最密集街区,拥有300种植物的都市新形态是怎样炼成的
分享至:
 (63)
 (3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戚颖璞 2019-11-27 06:01
摘要:东京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启示④——城市精细化管理涉及领域多、范围广,而政府的财政和精力又有限。应从顶层设计着手,促进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科学设置激励模式,促进创新可持续。

上海正加快绿地建设,预计明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可达8.5平方米。面临土地资源紧缺难题的上海,如何把这些空间“挤出来”?

东京经验值得借鉴。这座建筑密度很高的城市,“见缝插针”填满了绿化。建筑最密集的大丸有地区,把一片3600平方米、拥有300种植物的森林——“大手町之森”搬了进来。亚洲城市更新典范“六本木之丘”还想把村庄形态移植到城里。

从只重视发展不重视绿化,转变成塑造能走进去的生态景观,东京琢磨了至少半个世纪,它是怎么把森林和村庄搬进都市的?

在东京建筑密度最大的大丸有地区,有一座模拟森林——大手町之森


造绿要“硬件”更要“软件”

科学造绿,不是堆砌砖瓦木石、植被流水这么简单。在上海市住建委和解放日报社日前共同主办的“2019上海-东京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上,株式会社东京Landscape研究所拓展部总监杨贵宝表示,相比硬件,造绿更要软件,尤其要通过立法,规范几代人的生态景观意识。

过去15里,包括东京在内,所有日本城市的景观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制约。这就是2004年出台的《景观法》,以及衍生出的“景观绿三法”,后者包括“实施景观法等相关法律的整备”“城市绿地法”等。

立法之前,日本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也带来一些发展问题。比如,城市缺乏绿化、各地景观设计混乱、旅游业亟待振兴。这些严峻问题,加上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共同促使相关立法出台。

特别的是,东京把调动社会力量写进了法律法规。民营企业、普通百姓都可以参与景观绿地的建设运营。《城市公园法》创设了公园里的“PFI模式”(公共项目私人融资模式),并把管理许可期限延长到30年,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城市公园的再生活化。

东京市政府规定了容积率奖励,绿化面积可折算为容积率,提高地产开发的效益。开发商受到激励,在景观设计上做出很多创新,想方设法增加绿化,比如六本木之丘的垂直景观和日式庭院。这样的激励反过来也为地产增值,提高了城市品质。

业内专家认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涉及领域多、范围广,而政府的财政和精力又有限。与其事必躬亲,更应从顶层设计着手,促进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科学设置激励模式,促进创新可持续。


景观要“横向”也要“纵向”

传统景观是“横向”发展。在土地紧张的高密度开发区,“纵向”的垂直绿化成为趋势。专家认为,发挥垂直绿化的最大价值,应该结合片区整体规划。

六本木之丘,被国际知名建筑师隈研吾称为“城市更新的优等生”,就把“垂直庭院城市”理念用到极致。六本木开发前是树木丛生的绿色地带。作为现代城市开发案例,六本木需要大面积地块,纳入多元功能,如酒店、商场、写字楼、公共设施等,打造成一个活力空间。

六本木之丘广场,集中配备了植被和公共艺术装置,成为吸引游人集聚的焦点

六本木毛利庭园是一座传统风格的日式庭院,它和现代化新城区巧妙融合在一起

结合区域特质和规划思路,日本景观设计师佐佐木叶二延续了绿色生态理念,想方设法增加绿地。城市高楼屋顶的空间装扮成绿色的广场和庭园,绿色步道串连整个城市空间。每幢高楼外围绿地保持40%的占比,每层楼中都有花园式的休息区,曲线绿篱、石墙、小河、小草坪与树木,把散置庭园连接在一起。

垂直景观又是亲民的。榉树坂六本木综合楼的屋上庭园,从人的最基本生存需求出发,设置了稻田、蔬菜等田园景观,俨然是一个小型的生态公园,强调可参与性。将来,六本木还要把村庄搬进来。

杨贵宝说,从景观角度来看,要结合地区特点,发扬“什么都想往里塞”的理念。六本木有建筑、广场、艺术装置、植物,还有配套的吃喝玩乐设施,形成了一个彼此可互动的多样性区域。如今提到六本木,人们就会想到活力和年轻,这和当地的景观设计很有关联。


塑造“自然感”需慢工出细活

城市景观如何避免出现浓重的人工痕迹,塑造“自然感觉”?东京专家认为,慢工才能出细活。

六本木之丘从启动到建成,耗费17年,涉及上千轮谈判。大手町之森的规模只相当于半个足球场,从设计到竣工长达6年之久。这期间,他们在干什么?

以大手町之森为例,设计团队没有急于把项目落地,而是先对多种类型的绿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将树木密度、高度、平均直径、布局形式一一记录下来,考察什么是适合城市的自然森林。考察范围包括皇居二之丸、横滨市、武藏野。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只有“植物在相互竞争进行演替的同时,形成一定集群并共生的形态”,才能表现出较强的自然感。设计团队又用3年时间进行模拟种植设计,并制定了吸引14种鸟类的目标。

大手町之森的建造处处体现精心。土壤厚度经过计算,采用90厘米至160厘米的厚土,营造起伏和自然坡度。选用树种全部来自日本关东,避免基因污染。栽种方式采用疏密、异龄、混交,塑造自然之态。

大手町之森建成后,城市环境有明显改善。用地内气温平均下降1.7℃,用地周边气温平均下降0.3℃,缓解了热岛现象。当地还形成了小型生态系统,成为许多鸟类栖息地,也受到白领和市民的欢迎。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