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体育 > 运动+ > 文章详情
上海、南京、杭州联手申办世界大赛?体育产业当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动力”!
分享至:
 (15)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馨雨 陈华 2019-11-27 05:09
摘要: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找到一个既适合长三角发展,又可以成为全国改革先行的实践新模式。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四座城市,有望在2021年中国世俱杯、2023年中国亚洲杯,展开长三角一体化办赛联动,未来更有机会形成联合举办国际性综合赛事的机制……

2019第二届长三角体育产业高峰论坛暨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国际论坛近日在温州圆满落幕。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与会专家就长三角的体育产业发展机遇给出专业解读,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海燕,更对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足球运动助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给出自己的学术解读。


体育改革探索温州方案



2017年9月,温州成为联合开展社会力量办体育全国试点城市,且在全国是唯一一个试点城市。成为试点城市以来,温州社会资本累计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人才培养投入超过2000万元,举办体育赛事投入超过3000万元。

温州市连续举办长三角体育产业高峰论坛,对于交流展示温州体育改革的经验做法,推动温州体育产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将带来深刻影响和积极作用。温州市政府副市长汤筱疏表示,温州一直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努力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动体育发展创新之路。

据悉,2018年温州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25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2%,全市体育类工商等级的主体达到2.55万家。“温州将继续围绕‘全民办体育,体育为全民’这一目标,积极探索,精心实施好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的改革,切实担负起‘探路者’的使命,努力为我国体育改革贡献温州方案。”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我们相聚在全国社会力量办体育先行先试城市温州,意义非同寻常。期待能够通过本届论坛的举办,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企业行业,都能向专家、向同业者、实践者、先行者学习,少走弯路,争取体育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王平认为,很多地方政府已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发展城市经济,助力城市转型,实现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本届论坛上,长三角体育一体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王陈表示,要将长三角体育一体化研究中心打造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平台,打造成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外脑”,打造成集聚和培养高层次体育创新人才的高地。甄国栋、许琦、王志光、李华、王才兴、陈锡尧、张林、颜争鸣、鲍明晓、陈健等10位专家获颁聘书。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三个城市,完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体育合作的签约。


长三角联合办有影响力大赛



作为国内体育产业专家,黄海燕很忙,但他对于长三角区域联手发展体育产业的思考,一直没有中断过。“体育赛事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想要打造一个品牌赛事少不了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科学化。”他认为,长三角一体化的体育先行,探索区域协作机制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联合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基于长三角丰富的赛事资源,建议在示范区内联合举办1-2项具有影响力的跨区域国际重大赛事,以此为契机,促使三地形成协调一致、合理高效的协作机制,成为长三角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体育扮演长三角一体化的领头羊,有坚实的基础保障。早在2012年,江浙沪率先开展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协作;2013年,上海体育学院加入,更好地将问题落地,开展项目合作制,开始进行项目研究、前瞻性思考,包括自贸区发展研究;浙江初期提出城市推荐,运动休闲体验季;2014年安徽加入,形成“1+3+1”机制,由上海牵头进行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此外,上海体育学院最初是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会议秘书处,设有专门的办公室、经费、人员。

在黄海燕看来,未来几年,长三角一体化的体育协作,首先可以在市场化、国际化、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足球运动方面进行。“2021世俱杯、2023亚洲杯在中国举办,能不能在长三角区域敲定三四个城市,比如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办赛的机制可以再探讨,但可以向着联合办赛的方向努力,甚至为未来以城市群名义申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做好准备。毕竟,这样做可以有效利用场馆资源。”

黄海燕建议,足球、自行车、轮滑、卡丁车、攀岩(有基础)、滑板、冰雪等项目,是未来长三角体育赛事的发展方向,尤其是2021年上海会举办赛艇世界杯,可以把赛艇运动和推广龙舟结合,在长三角重点发展水上运动。“中国户外运动中,只有水上运动装备主要是中国制造,浙江生产,赛事带动产业发展明显。当然,目前影响发展的困难,在于水 质以及水域管理,未来长三角要研究一些水域对社会放开,比如苏州河等,在身边就能参与水上运动。”

据悉,12月也会有一系列关于长三角体育产业的数据和意见出台,如《长三角体育产业蓝皮书》《长三角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长三角体育产业统计数据》等,这对于未来区域联合举办有影响力的大赛,都是一种理论支撑。


国企要承担体育产业发展责任



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有五个问题是绕不开的:一是要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小体育企业发展。二要激活大众体育消费,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将公民体育健身消费支出纳入年度个人所得税抵扣的可行性办法;三要解决体育产业的行业痛点,推动体育场景再造和“体旅文商农”融合发展;四要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释放有效需求;五要实施数字和科技驱动,打造中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从长三角体育产业发来看,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力量,体育相关企业目前上海16000多家、浙江27000多家、江苏30000多家。从体育产业的规模来看,国有企业承担重要作用,比如江苏体育产业集团、上海久事体育产业集团等。“国企要有担当,民营要活跃。”黄海燕认为,这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状态。

作为上海体育产业的巨无霸,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际庆重点结合久事体育近些年在体育产业中的实践和尝试,提出了更为切实的想法。“久事的体育产业布局,有赛事运营,场馆建设、运营,职业俱乐部,智慧体育,体育装备,体育资产六大板块,未来可能会有新的拓展。但如何把自己的规模和整个产业的规模,特别是站在三省一市的起点上来看,长三角体育产业的规模如何做大,这是比较大的命题。” 他表示,“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找到一个既适合长三角发展,又可以成为全国改革先行的实践新模式;需要长三角三省一市一院理念一致、体系兼容,从而形成一个区域的联动,形成更有效的社会分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业态,早已成为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长三角体育产业如何更好地实现国际化发展也给整个长三角地区提出了更多的现实思考。拉加代尔体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李莹提供了体育产业国际化探索的思路:体育场馆的商业化运营、引进国际顶级赛事IP和布局电竞产业。“放眼国际,越来越多的欧洲新兴综合体育体,在国际场馆大舞台上冉冉升起,这也给我们的体育场馆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样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届长三角体育产业高峰论坛暨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论坛得到国家体育总局指导,由上海市体育局、江苏省体育局、浙江省体育局、安徽省体育局、上海体育学院和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温州市体育局、温州体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浙江省体育产业联合会、首席体育官协办。



题图来源:组委会提供
文内插图:新华社、组委会提供 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