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西塘黎里朱家角乌镇周庄同里甪直……去过一次还去第二次吗?
分享至:
 (4)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抒怡 2019-11-27 07:49
摘要:什么样的古镇会是3.0版本?

最近,在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嘉善县负责人介绍了西塘古镇的一组数据:年游客数超过1000万人次,今年游客数量有可能增至1500万人次,甚至到达2000万人次。从数据上看,西塘古镇显然是嘉善的一张名片。

但在听这组数据的时候,记者脑海中浮现的是另外一幕:在前不久的一次长三角媒体集体采访中,不少第一次到西塘古镇参观的人被喧闹的酒吧和从窗户中透出的迷幻灯光震惊了,震惊之后,是相互之间嘻嘻哈哈的调笑和打趣。混合着臭豆腐、烤鱿鱼和迷幻灯光的西塘,以后真能吸引在示范区工作的程序员和高级白领“白天工作后,晚上到西塘消费”吗?

这种怀疑并非没有根据。2018年由北京建筑大学徐晶晶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西塘古镇吸引的旅游者中大多都是第一次到此旅游的旅游者,占88%。多次到西塘古镇旅游的人数则占比较少,可见多数人去过西塘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去旅游。

西塘本不该如此。从历史上看,西塘古镇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唐开元年间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

至少从明清之后,繁华、富庶就是西塘的代名词。明代诗人周鼎写了一首《西塘晓市》来描写这里的繁华: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千金呈百货,跬步赛齐肩。布褐解市语,童乌识伪钱。参差渔网集,华屋竞烹鲜。

经济的富庶带动的是文化的繁茂。今天当游客走进西塘古镇,也可以对当年的盛景窥得一二。仔细寻找,古镇上有不少名人故居和历史展馆,可惜这些庭院深深,似乎不如臭豆腐和酒吧灯光来得显眼。

更可惜的是,这些文化只能代表古镇的过去,现在古镇还有什么?复旦大学历史学家葛剑雄曾向记者表示,原先住在古镇上的名士、官员、富商、知识分子早就不住在古镇上了,因此原来古镇上的文化优势就不存在了。

失去了经济、文化优势的古镇只有转向旅游。可旅游者带活了当地经济,也带来了另外一种商业逻辑: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西塘古镇区的商业逐渐转变为面向旅游者服务,而并非服务于居民大众。换句话说,古镇的消费主体从当地人,转为流动性较强的外来旅游者。

西塘和它周围的江南水乡古镇都需要适应市场。上世纪90年代,旅游业方兴未艾,游客倾向于“打卡”观光。那时,古镇以景区的形式出现,卖门票、卖臭豆腐、卖土特产顺理成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早期开发的古镇多陷入“千镇一面”的尴尬境地。不过,旅游需求的升级速度往往超过古镇的更新迭代速度。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想去体验古镇的古老宁静的味道,到了却发现进入了一个可能“不太搭”的商业圈,于是难免蹙眉、失落、感慨,如此古镇还能可持续发展吗?

如果把类似的古镇称为古镇1.0版本,那么以乌镇为代表的另一批古镇则可以称为2.0版本,它们大多在2000年以后异军突起,这些古镇的主要游客是一批新崛起的社会中产阶层,他们需要一个既有古朴自然、和谐宁静的休闲度假空间,又能满足提供现代物质消费需求的地方。但是,这样的古镇远非完美,本土原住民的搬离,造成本地文化空心化和虚假化,古镇的文化魅力逐渐消失。

什么样的古镇会是3.0版本?这让记者想起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在江苏陈庄做的乡村实验,她教村民们学习自然农法种植技术,帮助村民们在微信朋友圈里进行社区运营,她告诉记者,必须让村民觉醒,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从这个角度来看,让“镇民觉醒”也是古镇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黄山碧山村,记者看到外来的文化型企业、文艺工作者进驻期间参与开发,吸引文化旅游者和文艺爱好者到访甚至长期居住。与此同时,有村民参与其中,主动辟出自己的老宅,给游客介绍村里的历史和环境。当这位村民给记者沏上一杯茶,讲起他在某个午后看到阳光照射下的花朵泛着温柔的光芒时,记者被这座古村深深吸引了。

古镇原有的文化优势消失了,但在镇民的努力下,也会悄悄产生新的文化。不为了迎合外来游客而改变自身气质,而是把本地人的热情和创造力激发出来,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同时注入时代元素,尽力发挥出自身独特气质,吸引游客驻足体验,这或许是古镇永葆青春的真正要义。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