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怎样让人工智能也拥有人的创意?这对诺奖夫妻,点赞中国少年科学家有想法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9-10-30 06:00
摘要:无论是AI加入脑科学研究,还是利用老鼠、猴子甚至果蝇来研究,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人的大脑中。

一家两座诺贝尔奖,点赞中国大学生。29日傍晚,来自挪威的一对诺奖夫妻——爱德华·莫索尔和梅—布莱特·莫索尔,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递来一本黄色封面的笔记本,“我真的读不出他的名字,但我请他写下来了,你看看……”

记者接过本子,上面的中文名字是“王宇轩”,这位来自中国北方的大学生想法被莫索尔夫妇点赞。

莫索尔夫人

作为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二获奖人,莫索尔夫人告诉记者,在当天的青年科学家讨论中,“如何让人工智能拥有人类特有的创意”这个问题浮出水面。在现场,王宇轩的回答机智而诙谐,他说,“很简单,只要在AI系统中加入一些随机过程,那么AI就像有了创意……”或许,创意就是这样拥有随机性,可遇而不可求。

5年前,莫索尔夫妇因在老鼠海马区边沿的嗅觉皮层发现了大脑“内置GPS”的一项关键构成——“网格细胞”,而与发现“位置细胞”的科学家共享当年诺奖。“网格细胞”能形成坐标系,精确定位和寻找路径,就如GPS导航。

事实上,获奖之前,他们的相关研究已被写入神经心理学的教科书。诺奖评选委员会在颁奖声明中说,这一发现解决了几个世纪以来困扰着哲学家和科学家的问题,揭示了大脑如何创建周围空间的“地图”,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定标路线。

莫索尔先生

对此,莫索尔先生表示,这些都是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如今大脑仍有太多未知,我们所知的还相当少。正如100多年前,西班牙科学家、神经系统研究先驱卡赫说过,“只要大脑的奥秘尚未大白于天下,宇宙将仍是一个谜”。

他们认为,无论是AI加入脑科学研究,还是利用老鼠、猴子甚至果蝇来研究,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人的大脑中。令人欣喜的是,夫妻俩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这一领域,中国科学家也颇有建树,“我们实验室就有这方面最好的中国人。”

栏目主编:黄海华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