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如果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还谈什么爱国呢?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方刘 2019-10-16 06:31
摘要: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70年来,推动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在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成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这进一步强调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精神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很多仁人志士都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即使一时实现不了“平天下”的夙愿,也要坚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的人生信条。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八届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爱国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深厚情感,也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崇高道德义务,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有利于通过情感认同增强政治认同,通过文化自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针对有些人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割裂开来的观点,邓小平曾指出:“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

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产水平、文明程度等都有所不同,所以中华民族要实现“一体”,必然“多元”,只有“多元”才能“一体”,这看似矛盾却是必然。“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基本格局,而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重要的精神纽带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理念形成很早并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强化,虽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秦以后中国在政治上统一的时期占2/3,分裂的时期占1/3,而且越是分裂的时候越是渴望统一,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国民族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维护祖国独立和统一而英勇奋斗。北宋的陆游在临死的时候仍然不忘国家统一,他告示自己的后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的文天祥领兵抗敌,战败被俘,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慷慨赴死。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更加激起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何赶上甚至超过东西方列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实践魏源思想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所发起的“洋务运动”,再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所发动的“戊戌变法”,一直到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都先后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仅没有破灭,反而更加强烈。正如林则徐所讲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之时,就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中国共产党也在这伟大实践中,付出了最大的牺牲,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楷模,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

世界文明的消亡,大多数来自外族入侵,中华民族历史上虽然也经历过无数次“外族”入侵,如晋末的“五胡乱华”,宋末的蒙古族、明末的满族入主中原,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在新征程上,更要高高举起爱国主义这面精神旗帜,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大团结,既要防止大汉族主义和“夷夏之辨”思想,也要防止本民族利益至上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要警惕任何形式的“去中国化”的行为,对于任何不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都要依法进行打击。

发挥爱国主义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精神既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识,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奠定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

今天的中国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并不完全匹配。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例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宣传“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党史和国史、诋毁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试图挖掉爱国主义的文化根基;飞舞价值观大棒,把自由、民主、人权等概念称之为“普世价值”并大力宣传,事实上,给我们设置了一个“话语陷阱”;利用网络等媒体散布“中国崩溃论”“文明冲突论”等唱衰中国和打压中国的蛊惑人心的言论;甚至在一些地方鼓动民众上街、煽动国家分裂,试图导演“颜色革命”。如同历史上我们解决“挨打”“挨饿”问题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样,今天解决“挨骂”问题同样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勇气和智慧,争夺国际话语权,改变国际舆论场上“西强我弱”的被动局面。当然,新征程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还要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警惕非理性爱国主义的沉渣泛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定能凝聚成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