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瞧这“带货实力”:国旗“周边”,为何卖断了货 | 国庆盛典侧面观②
分享至:
 (19)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2019-10-02 20:16
摘要:你看——五星红旗,简单的红黄二色,可每当你带着她,触碰着她,依偎着她,甚至仅仅是凝望着她,总能勾起心中最复杂的深情。

国庆当天,父亲发来沪郊乡下小院插满国旗的照片,粗略估计,有20来面。据说这不算多,隔壁老伯家挂的国旗才叫密密麻麻,“连大门都快挡上了”。来往的人会驻足看看,甚至面露喜悦,仿佛碰上了羡慕的东西,即便自己没有,欣赏一下也是好的。

一个上海市郊偏远的乡村里,这样热烈而外向的爱国表达,平时未必常见。但如果是放在全国视野下,就没什么稀奇了。说个不争的事实:在过去至少一个月里,全国各地许多城市的国旗“周边产品”都几乎卖断了货。贴在脸上、身上的国旗贴纸,挂在商店门口的可伸缩国旗,举在手里的塑料杆小旗子,如果再算上微信上免费获得的“国庆专属头像”,毫不夸张地说,全国人民都是它的追捧者和“消费者”。瞧这“带货实力”!

站在消费社会的角度去看待国旗的“走红”,未必恰当,但有一条逻辑是合理的:人们内心深处本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认同,通过“消费”着国旗这一“意象”,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释放。这就好比许许多多“追星者”,捧着写满“爱豆”名字的条幅就能热泪盈眶般。拥有国旗这个意象的人们,身上的满腔热血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而当我们身处国庆盛典这个特殊的“场”,对这样的热血,就更能产生共鸣。

阅兵式开始前,国旗将要升起的时候,一位身在天安门现场采访的同行,在朋友圈发了一首即兴写就的诗:

很多人,都会来这里

看着她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来

望着她在不远处升起

乐曲激昂,歌声嘹亮

阳光照在人们的脸上

很多人,都想着来这里

不论他们曾身处何方

把她画在脸上

拿在手中,留在心里

热泪淌在脸庞

句子朴实,纯粹,想是不加思索、一气呵成的。字里行间对国旗饱满的爱,谁都能感同身受。这真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你看——五星红旗,简单的红黄二色,可每当你带着她,触碰着她,依偎着她,甚至仅仅是凝望着她,总能勾起心中最复杂的深情。那里面有对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敬意,有对祖国筚路蓝缕70年的深情,有对身为中国人的自己的一份骄傲。

为了迎接庆典,上海16个区相继拍摄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MV,点击量超过1.5亿。很多网友评论,每首MV传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可依然愿意分别点进去瞧瞧,每一次看,都会和画面里挥舞着国旗的人们一样,泪流满面。这是爱国意象赋予个体的力量。

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很多场合下,一面冉冉上升的国旗,一首旋律熟悉的歌曲,哪怕一张失了色的旧照片,都能勾起集体的记忆,激发集体的认同。它们是爱国情感的外化,是辨识个体身份的重要符号。它们让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具像化了——我们,互为彼此的一部分;我们,始终命运相连。

这份深情,可以极富个性、极具创意,又可以特别庄重,成为一种特殊的“仪式”。无论是国之大典,还是个人抒怀,因为国旗这个共同意象的穿引,指向了一种共同的“仪式感”。

阅兵式上,许多人关注到了特殊的细节:习近平总书记驱车行进至受阅部队最前方的党旗、国旗、军旗前,停车、转身、肃立,行注目礼,神情庄重、目光坚毅。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动作,甚至可以说,这是总书记同全国人民共同完成的庄严仪式。

当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不再需要历经一场血肉相搏来证明自己的信仰时,人们对于“爱国”二字的理解,似乎也容易陷入空泛。然而,一旦仪式感建立起来,每一个中国人,不分年龄,不论阶级,不关乎身份,都有权利去感受;每一个炎黄子孙,哪怕隔着屏幕,隔着千山万水,都能得以共情。

再把视线从天安门转回市郊乡村,突然就理解了一个老农为何要在院子里登高履危地挂满国旗:我们不能选择生在怎样一个时代,担负怎样一种使命。但我们可以认真地、用心地,用一种发自内心的庄重和激情来面对国旗,面对国歌,面对一切与祖国相关的意象,并透过一种仪式感,诠释拳拳爱国心。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