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新中国经济增长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新中国70周年”研究②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程霖 陈旭东 2019-10-08 06:30
摘要:回顾新中国经济增长思想的发展演变,不难发现其呈现出三大趋势,即理论范式多元化、内涵层次立体化、研究内容具体化,使得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动力和路径都逐渐明确。

【编者按】2017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启动实施了“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三大系列研究专项。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不断深化,充分展示上海社科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知识体系进程,“思想汇”栏目与上海市社联合作推出“新中国70周年”研究专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从解放之前积贫积弱起步,取得了空前的增长成就,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完成了从经济落后国家到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成功跃迁。回顾新中国经济增长思想的发展演变,不难发现其呈现出三大趋势,即理论范式多元化、内涵层次立体化、研究内容具体化,使得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动力和路径都逐渐明确。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理论范式多元化,共融于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增长实践,使得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逐渐聚焦于现代化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之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主要以苏联模式为参照系,以计划经济理论为指导来推动经济建设,西方现代经济理论则被摒弃。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启和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的逐步确认,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开始得到更多传播和应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学包括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如“结构主义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为中国经济迈入高速增长阶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已有了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关的初步讨论,只不过当时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提出的,也就是要从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变到内涵扩大再生产。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目标的确立,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伴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逐渐显山露水。199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曾提出,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首次明确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纳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当时的目标主要是希望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进入新世纪,在加入WTO的红利下,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于是在政策文件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替代。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更使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进一步显现。为此,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十九大报告又做出新的战略判断,认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系列提法彰显了党中央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清晰和持续深化,以及对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认知的清晰化、具象化,那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变

内涵层次立体化,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变成为共识,使得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逐步明确为效率和创新驱动。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实施“赶超战略”,谋求迅速发展以赶超英美发达国家。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内,这一战略有效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弊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及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生产要素除了传统的劳动、土地、资本三大要素之外,还包括知识、技术、制度、企业家才能、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与中国传统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要素和海量实物资本的大规模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现代的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知识、技术、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本及制度的不断创新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生产要素的成本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优化组合也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局面,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后的驱动力转换问题。

中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增长和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一直依靠要素驱动来实现,有赖于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变。这已经逐渐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的共识,而这也正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后所对应的发展驱动力转换需求。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发展方式和发展驱动转型又是有其制度前提的,它有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否则不可能取得成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提出的创新制度供给迫切需求的响应,要提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环境。

五大新发展理念指向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补齐的短板

研究内容具体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成发展关键词,使得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逐步明晰为五大新发展理念。

新中国经济增长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宽泛到具体的转变,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的确立,各个领域内的体制机制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均被提上政府议事和学界研究日程。在此过程中,技术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网络经济学等学科的概念、范畴、方法等纷纷被引入,经济增长的研究内容不再仅仅停留于宏大叙事,而是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切中经济发展方式中各领域的具体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共识的政策建议主张。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对以往经济发展方式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新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动指南。其中,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在要求、绿色是必要前提、开放是重要条件、共享是行动准则。创新要求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协同推进,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自给率。协调要求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和互相融合。绿色要求构建完善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以市场手段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行为的负外部性内生化。开放要求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共享要求政府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不难发现,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每一个理念都指向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补齐的短板,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经济研究课题。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基于历史经验指出了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存在着的路径依赖障碍。那么,如何才能破除路径依赖,实现增长和发展路径由旧向新的转换呢?学界的主要共识是,实现新旧路径切换,必须以制度性改革创新来消除既有制度本身所带有的弊端。

作者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