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三代学生眼中的于漪,有怎样的“我与于老师的故事”
分享至:
 (11)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2019-09-26 11:09
摘要:对孩子们的请求,于漪不会说“不”。

于漪有许多头衔和荣誉,但她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于漪曾说过,“教师首先是个大写的人”,因为她最想成为一名有良知、有担当、有自省的教师。作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课几乎堂堂都是公开课。

在她的发掘和培育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她“带教”的100多名全国各地青年教师,涌现出一批知名教学能手。

跟随于漪学习语文教育之道,也近距离感受于漪的为人之道,三代学生眼中的于漪,有怎样的“我与于老师的故事”?

每堂公开课总会浮现第一次“练口”



上海市特级教师、杨浦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于漪在上世纪80年代的学生代表王伟,现在回想起来,在于漪教他的三年里,有许多个“第一”。

“我是全班第一个走上讲台‘练口’的。”王伟说。练口,就是围绕老师给出的一个题目,面对全班同学讲几分钟的话,全班同学评价打分,最后老师综合大家意见给出分数。他至今清楚记得,第一次练口的题目是“一件有趣的事”。

当时,王伟讲的是小学时看马戏团的猴子爬杆,于漪称赞他声音洪亮,肯定了第一个走上讲台的勇气,并给了80分。今天,当王伟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公开课或讲座时,他眼前就会浮现第一次“练口”的情景。“这个80分功不可没,给了我自信与勇气。”

当时读书时,王伟还第一次知道,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向老师提出挑战。在他看来,于漪教他的三年,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而且是真正的公开课,没有预设也没有预演。每堂课前,于漪只布置一个任务——预习课文,认真朗读,仔细阅读,课堂上提出问题,最好能提出难住老师的问题。

“孩子都是有表现欲的,我们都期望自己在课堂上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于老师总能在娓娓道来中不动声色地解开我们的疑惑。三年的公开课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一个‘真’字,不作秀,不摆设。上课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来不得半点‘假’。”

那时的语文课,形式多样。王伟第一次走上讲台上课,并不是当了教师以后,而是初中时于漪让学生做“小老师”,给同学们上课。他还第一次独立编小报,自立主题,自写文章,采访学校的老师和员工,再进行排版、编辑、美化……

上世纪80年代初,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于漪拿出了自己的特级教师津贴,让每个同学购买自己喜欢的书,建起班级图书馆。王伟说,那时的语文课是欢乐的,第一次感受到语文学习天地之广阔,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



学生挑粪沃肥,从“保洁工”成长为“组织者”



怀揣着想当一名老师的梦想,卜健不顾初中老师竭力劝导她报考重点高中,毅然选择了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成为二师恢复建校后的首批学生,当时的校长是于漪。从16岁到19岁,卜健在第二师范学校度过了整整四年,之后离开教师岗位,任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老干部局局长等。“于漪老师将‘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办学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滋养了一届又一届的二师学生。”卜健说。

穿校服在今天已成为共识,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还是件新鲜事。当时,二师女生占了80%以上,当得知学校要求统一穿校服,大家都很抵触。于漪知道后,鼓励学生参与设计、比选、做方案决策。当大家拿到校服后,一扫当时的伤感,都很兴奋。


“校服是藏青色系的,上装西装领夹克式样,下配直筒裤或A字裙,内搭白衬衫,大红色的领带,还有一双白色中筒线袜、丁字黑皮鞋。稳重得体、落落大方,又富有时代性。当时二师学生穿校服、戴校徽结伴出行,成为马路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赢得不少回头率。”在卜健看来,于老师成功以校服建构师范生正气、自律的社会形象,增强了学生对学校、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在社会上产生了辐射和导向功能。二师恢复建校后不久,一跃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小学师资的龙头学校,吸引了各区优秀初中生报考。

二师校园面积约有66亩,绿植丰富,当时全校不请保洁,保洁工作全部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轮值完成。每天早上7点不到,学生已忙碌起来:有的扫地,有的清洁楼道和厕所,有下厨房帮厨,还有的在绿化带“伺候”花草……“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两人一组,扛着扁担,挑着木桶,到隔壁小区粪池里‘挑大粪’,为绿化带的麦冬沃肥。我们这些六七十年代出生在大城市里的学生,虽然独生子女不多,但也没受过这种苦,想不通、发牢骚的同学不在少数。”卜健说。

为此,于校长语重心长,循循善诱,让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国家培养我们读师范学校,不仅学费全免,每月还有补贴,我们要心怀感恩和使命,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一种行动自觉,修身立德,用双手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责任意识、家国情怀。”

除了校园保洁,于漪还大胆放手,日常出操、运动会、文艺汇演、接待活动等都交给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一段时间后,学生各个“肩能扛手能提”,由二师的“保洁工”成长为校园各类活动的“操盘手”。



对孩子们的请求,她从不会说“不”



20年前,刚走出象牙塔的谭轶斌在于漪担任校长的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执教语文。10年前,当时已高龄的于漪担任了上海市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谭轶斌又有幸“回炉”成为基地学员。如今,她已成长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至今她也忘不了那一次“金山之行”。

那次基地活动在远郊金山的华师大三附中举行,大家花了不少口舌想说服于漪不必亲自到场,可老人家坚持要去:“只要是我基地学员所在的学校,即使再远,我都不会落下。”一大早,于漪准时来了,她坚持要与大家同上一辆面包车,那个陪伴她许多年的黑色包袋,鼓鼓囊囊。一上车,她从包里取出一袋鸡蛋分给大家,“这是我早晨刚煮的,快趁热吃了吧!”鸡蛋热乎乎的,跟小时候奶奶的白煮蛋一样好吃。

近2个小时的车程后,于漪的脚也肿了,可一到华师大三附中,她就一头扎进教室听课;中午时分,她快速扒了两口饭,撂下筷子赶去教室,和同学们见见面,敞开心扉聊聊学习和生活。“我们终于见到于漪老师啦!”整个教室沸腾起来,欢乐的笑声飞出教室。

于漪担任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后,又担任了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一次在松江民乐学校举办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学校的小记者们忙着向于漪提问,“尊敬的于老师,您怎么看待网络语言?” “您语文这么好,那您读书时,数学成绩怎么样?”

孩子们的问题像连珠炮似的,但他们不知道当时80岁的于漪,已在教室里整整听了四节课,接下来还有评课等着她。谭轶斌想从中“挡驾”,但于漪耐心地一一解答孩子们的问题,对孩子们的请求她不会说“不”。新世纪以来,标准审定、教材审查、听课评课、教师培养……总有一大堆的事等着于漪,对这些工作的请求,她都不会推辞。

于漪所在杨浦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先后走出了6名特级教师。这些年间,她带教的基地青年教师中,也有多人被评为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耄耋之年,她连续担任了三届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基地主持人,手把手带教了百余名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将学科育德理念在语文学科中扎实落地,推动学科德育建设和实施。



栏目主编:徐瑞哲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市教委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