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杨浦与复旦深化对接,构建大学周边国际人文社区形象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2019-09-25 06:35
摘要:丰富的高校资源,一直是杨浦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正是靠着坚持区校联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才有了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发展。

9月24日下午,复旦大学和杨浦区在复旦光华楼联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心组联组学习会。杨浦区委班子成员、相关委办局和街道负责人,与复旦大学党政领导、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相聚一堂,共话创新创业和区校联动发展。

丰富的高校资源,一直是杨浦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正是靠着坚持区校联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才有了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发展。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复旦与杨浦有着天然的亲近,一直以来都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和杨浦区委区政府开展形式更多样、外延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的深度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区校合作能级和水平。”

当天的学习发言中,如何进一步促进区校融合,成为热议话题。近年来,杨浦围绕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促进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持续研究推进打破高校“围墙”;复旦大学也以推进区校合作作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初心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时代使命的核心抓手。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表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中形成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打破与所在城区的物理区隔,实现深度融合。可以说,少了一道围墙,高校师生和社区居民就少了许多心理上的无形隔阂,高校与其所在区域的智力资源、文化资源、治理资源才能真正实现跨界自由流动,融汇迸发出强大的创新动能。

据悉,目前复旦正积极让校区的美丽景观、人文气息、国际元素更直观地传达到周边街区社区,让校区治理与社区治理实现深度嵌入、充分协同,让周边街区的形象和气质与复旦高度统一起来,真正形成溢出复旦、融合周边、辐射全国、世界知名的文化共同体。李跃旗表示,下一步,双方将深化对接,争取在未来3到5年内,全面重塑复旦周边区域功能、形象,让复旦国际人文社区的形象能够精彩呈现。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征认为,加强区校合作、打破“围墙”,离不开人才资源、智力资源的便利流动。“接下来,我们可以在强化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合作。比如进一步提高教师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力度,通过搭建更多、更优质的教师发展平台,组织开展一线教学与指导,帮助教师了解党情、区情、社情、民情,同时也推动专家学者对杨浦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现实问题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咨政建言,为杨浦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杨浦区委组织部长程绣明还为下一步双方人才交流带来利好消息。她说,今年上半年,杨浦面向复旦召开的专场招聘会,共招录了22名储备人才,占全区招录的三分之一,为深入培养复合型干部奠定基础。“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继续开展面向复旦的人才招录工作,打通复旦向杨浦输送优秀人才的通道。”

近年来,杨浦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拓展,舍得把好的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得以让创新动能不断释放。复旦大学副校长张志勇表示,接下来双方将继续围绕科技园等载体,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坚持需求导向,密切跟进地方产业升级态势,着力打造地方急需的优质学科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人才。

目前,通过聚焦核心项目、全面整合资源,杨浦已经形成20家科技园区、四大创新创业街区、“一廊一圈一谷一园”科创载体,将得以在未来激发更加强大的创新“场效应”。杨浦区副区长丁欢欢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区校合作,加快产学研一体化,提升功能性平台和大学园区发展能级。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王修远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