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背靠黄金大走廊,抓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转型升级新路
分享至:
 (2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成东 2019-09-18 06:30
摘要:从一个市郊农业大区,转型发展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壮阔蓝图上璀璨明珠,依靠一条“黄金走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紧抓科创“牛鼻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闯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推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书写拼搏奋进的新传

 

1958年,一家名为上海电讯器材厂的镇办集体企业,在松江区泗泾镇建了起来。它是当时松江区唯一一家电子信息产业类公司,年产值仅6.37万元。

 

松江电讯器材厂民兵代表发言

 

2018年,松江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已达1652.7亿元,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30%;被誉为高端制造业“皇冠明珠”的芯片产业,在松江区已形成涵盖制造、封装测试、装备、零部件及材料、设计等全产业链布局,涌现了一批如超硅半导体、豪威半导体等科创企业。

 

百亿级项目超硅半导体概念图

 

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从大到强,松江电子信息产业的“浴火重生”,也是松江区从一个市郊农业大区,转型发展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壮阔蓝图上璀璨明珠的一个缩影

 

近三年来,松江区新增市场主体9.6万家,年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3.58%上升到4.6%;制造业税收三年平均增速达到31%,总量净增109.2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年均增幅37%。地区税收总量则连续跨上400亿元、500亿元台阶。

 

依靠一条“黄金走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紧抓科创“牛鼻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闯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推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书写拼搏奋进的新传奇。

 


起起伏伏中寻找转型发展新路

 

1958年9月,松江电讯器材厂的工人们把关帝庙改造成工厂,建厂的物资也全由他们用手搬、小车推、自行车运,一件件地转运进去。

 

转眼间60年过去,在岁月里历久弥新的上海电讯器材厂有了凤凰涅槃般的变化:主营电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2018年营收5.4亿。

 

 

现在的松江电讯器材厂

 

白手起家干事创业的这股子拼搏精神,一直在松江人血脉中涌动。20世纪初,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以广达集团等为首的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松江,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

 

然而,松江第一波工业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产业能级不高、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的趋势,经济结构问题也日益凸显,工业发展低迷,税收甚至一度负增长。面对如此艰难而又复杂的局面,松江全区上下都在思索如何破局。

 

 

总有一些时间节点能够嵌入历史记忆,镌刻下熠熠生辉的金色坐标。2016年5月,松江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抓住科创这个发展的“牛鼻子”,力争闯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松江布局了以临港松江科技城为龙头的101平方公里“一廊九区”,集聚了松江区90%的工业产值,占上海工业产值近10%。

 

G60科创走廊规划方案的落地,无异于是“二次创业”的冲锋号,重新点燃了松江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三年来,科创走廊名称变更了三次:从最早的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到后来的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再到现在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不仅仅是名称变化。G60科创走廊让信息、技术、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在其间川流不息:上证G60综合指数和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G60科创走廊基地”揭牌;松江首家科创板企业昊海生科已过会,科创板已受理九城市企业上市申请25家,占总数的16.7%;“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发展迅速,ALD光伏工作母机、超硅半导体300毫米集成电路用晶体生长系统、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等技术在行业内引起巨大反响。

 


从园区小平台到黄金大走廊

 

1992年7月,松江在上海市郊率先辟建工业区,以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作为启动资金,从零起步。

 

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迅速形成产业要素的集聚效应,松江工业区在短短5年里发展成为市郊规模最大、世界著名大企业及跨国公司较为集中、形态开发和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工业开发区,带动了实体经济的腾飞。

 

松江经济开发区

 

回眸历史,松江实体经济波澜壮阔的发展与变革脉络清晰可见,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与开放,以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实现区域产业要素集聚和自由流动。

 

 

在近三年里,松江人又以更博大的胸怀与气魄,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和主引擎,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实现整个长三角区域园区与园区间、企业与企业间的生产、科创要素自由流动。

 

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契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演变为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办成了不少大事——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湖州、杭州、金华,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合肥,长三角的九个城市(区)组建了全国首个跨省实体化运作的一体化发展集群;九城市实现“一网通办”;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今年5月底,G60科创走廊成立产业园区联盟,着眼产业链创新链一体化的园区与园区之间合作更加紧密。“嘉兴科技城与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后,在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平台上开展广泛合作。”嘉兴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两大园区在高端装备、信息电子、新一代生物医药等行业合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绩,提升了各自的竞争力。

 

不少企业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演绎出动人的“双城记”“多城记”。比如,正泰电气开启“三城”同步发展模式,实现了产业链、价值链的最优配置:在松江建设正泰启迪智电港,在浙江嘉兴布局电气产业基地,在安徽合肥设立制造设备基地。

 

建设中的南部综合体二期

 

修正生物制药项目建成后效果图

 

松江同样受益匪浅。伴随着G60科创走廊名声鹊起,松江经济开发区通过长三角产业区域合作及资源共享,引进了国能新能源汽车、超硅半导体、修正药业、海尔智谷、清华启迪、正泰智电港、瀚谋电子等百亿级重大项目,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一场大讨论确立发展新路径

 

三年前,一场关于土地指标如何利用的大讨论,至今为松江干部们津津乐道。

 

当时,科大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想找一块300亩的工业用地作为产业基地,但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难度颇高。正当企业犹豫要不要整体迁出上海时,松江通过减量化腾挪出土地指标,将300亩原准备作为商用开发的城市备用地改为工业用地,于是有了这个G60科创走廊的标志性项目。

 

如今的科大智能总部

 

那个时间节点,松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阵痛期”。经济保增长态势严峻,转型发展任务紧迫,又面对短期财税骤增的“诱惑”,能否保持战略定力显得尤为重要

 

最终,松江区还是秉持G60科创走廊的发展要求,咬紧牙关过“财政”上的苦日子,将高质量发展落实到土地高质量利用上。

 

这场转变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并没有随着项目的尘埃落定而结束,反而讨论得愈加热烈,从科大智能公司的300亩土地利用,讨论到产城融合示范区“九科绿洲”建设。

 

占地26.62平方公里的“九科绿洲”地处松江东北部,靠近市中心,发展空间早已到达天花板,但通过“五违四必”生态环境整治,腾出了足足5700多亩土地。这样一大块连片土地该如何开发利用?

 

 

针对这个问题,松江干部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公鸡”“母鸡”两种不同路径深入开展讨论。区领导这样比喻:“这就好比‘公鸡’与‘母鸡’的关系。房地产是‘公鸡’,只能一次性消费;实体经济则是‘母鸡’,可持续‘下蛋’。”松江要以土地要素供给为抓手,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经济“脱虚向实”,转型升级。松江干部又一次形成共识,决定推进土地要素向先进制造业倾斜,为“九科绿洲”绘制一张产城深度融合、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蓝图

 

这场大讨论如同风向标,让人们看到松江区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也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路径——从土地要素驱动发展转为科创要素驱动发展。

 

G60科创走廊要素对接大会

 

这条发展路径无疑是正确的。目前,松江区工业固投已连续三年走在全市前列,清华启迪一期、海尔智谷一期、正泰智电港等一批重大项目基本建成,开启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篇章,被国务院评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型案例。去年9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还被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评为全国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首,“松江制造”正大步迈向“松江创造”。

 

栏目主编:唐烨
松江区供图、蔡斌、姜辉辉、张哲伦等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