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现场 | 三危山、九层楼、莫高窟见证,茅善玉带着《敦煌女儿》回家了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19-09-09 13:15
摘要:在打造精品的路上,《敦煌女儿》不满足于现状,力求抓住机遇,继续向高峰攀登。

“常书鸿,1943年就职敦煌莫高窟,享年90岁,现在落叶归根,仰望九层楼,在三危山上守护敦煌……”《敦煌女儿》尾声,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角色陆续走上舞台,讲述自己与敦煌休戚与共的一生。9月9日下午,上海沪剧院《敦煌女儿》剧组来到三危山,人手一束黄色菊花,祭扫先贤。在这座面对莫高窟的山上竖立着一群墓碑,这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常书鸿、段文杰与许多研究者的归宿,“活着守护敦煌,死后守望敦煌。”

9日上午,2019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专家研讨会上,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回忆,最初从《解放日报》关于樊锦诗报道萌发创作《敦煌女儿》念头,八年来该剧推倒重来四次,修改不计其数,用“慢慢磨”的工匠精神不断精进。她介绍,西北行版本删减冗余唱段,增加段文杰等敦煌人的群像戏份,厘清樊锦诗打造“数字敦煌”来龙去脉,增加“数字敦煌”舞美设计,弘扬敦煌大美,是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新版《敦煌女儿》上演一年多,演出近60场,近四万人次走进剧场。西北行后,《敦煌女儿》将吸取观众、戏剧界及敦煌研究院专家意见,11月以新面貌亮相北京大学。

9月8日,作为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闭幕式系列文艺演出谢幕演出,《敦煌女儿》亮相敦煌大剧院,这是该剧创排八年来第一次与“家乡父老”见面。演出晚上八点开演,茅善玉提早四个小时来到剧场,“敦煌站是回家演出,面对观众检阅的眼光,我兴奋又紧张。”最后一刻,她还在指导乐队调整,与饰演丈夫彭金章的演员钱思剑对词,“音乐‘拱‘起来,节奏更清晰稳定。感情迸发处,如果节奏不准,观众看了不舒服。”

1206座敦煌大剧院聚满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其中有500多位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看哭了,“真实、生动、感人”是大家不约而同的评价。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看完演出,才去赶飞机。他表示,好的艺术品要历经长期打磨形成,敦煌莫高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创新,每个时代都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这与上海沪剧院耗费八年时间打造《敦煌女儿》异曲同工。剧组深挖细节给赵声良留下深刻印象,他建议,“序幕提到莫高窟风铃萦绕,不如录一段九层楼真实的风铃声放到剧里,特别好听。”樊锦诗看了好几遍《敦煌女儿》,一如既往严格,“把西装改一改,更切合时代背景。”

观众席上有新朋也有旧友。上海戏迷王女士前一天刚参观莫高窟,“景象让人震撼,回头再看《敦煌女儿》,心情更激动了。”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张铭洲、张玲玲正在参与学校“一带一路”社会实践课题,“在敦煌当地看《敦煌女儿》挺兴奋。莫高窟窟内工作空间狭小,环境阴湿,是我们这一代无法想象的。看过实地后看戏,更能体会樊锦诗院长坚守不易。”

演出前,樊锦诗专门为上海沪剧院演职人员做敦煌文化讲座,“择一事、忠一生”的信念牢牢镌刻在大家心中。行走在莫高窟外,参与过多次采风的老演员指着围栏对面的小屋向青年演员说,“看,这是樊院长当年住过的破庙,没有电灯,喝的是泥水,老鼠在屋内窜来窜去。”一个男生大声补充,“还遇到了绿眼睛的驴,我们剧里写了!”在259窟,剧组为禅定佛雕塑的精妙惊叹,随着讲解员的手电筒光线向上走,禅定佛的嘴角、眼角、眉毛都在笑,“这座雕塑比《蒙娜丽莎》要早1000年。”大家反复端详,流连忘返,“工艺厉害,服了服了,难怪剧里也有好大一尊禅定佛。”讲解员提到当年研究院条件艰苦,员工子女们坐着毛驴车,跋涉25公里去县城上学更是引发一阵阵惊叹。

《敦煌女儿》西北行不仅是沪剧人与敦煌人的一次紧密交流,更是海派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一次重要推广和传播。除了敦煌大剧院,《敦煌女儿》9月3日献演兰州音乐厅,9月12日还将应“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邀请于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创排《敦煌女儿》的八年中,我们历经了创作的瓶颈和困难,但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那是因为几代敦煌人为守护莫高窟奉献一生的精神在感召我们,给我们坚持下去的力量。”茅善玉表示,“对沪剧院而言,创排这样一部作品是艺术上的挑战,是精神上的洗礼,讲好敦煌故事,发扬中国精神,努力为一带一路服务。”

明年,上海沪剧院与敦煌研究院、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共同合作拍摄实景8K全景声沪剧电影《敦煌女儿》,该剧计划摆脱舞台演出框架,外景改为实景拍摄,除莫高窟外,在北大、上海、武汉等地取景。上海沪剧院还将与甘肃新闻综合广播电台共同制作广播剧《敦煌女儿》,“剧组原班人马说带着上海乡音的普通话,有意思。”开启两个城市的文化交流,上海沪剧院计划以戏带动观众对敦煌的了解,以敦煌与沪剧表演相结合,探索尝试“文旅同行”。

回首《敦煌女儿》八年创排尤其是这五年来的修改打磨,茅善玉将千言万语都融入作品。在2014年文艺座谈会72位与会文艺家中,她是唯一一位地方戏代表,“沪剧是创作现代戏的剧种,演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我们戏曲人必须有所作为,有所修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敦煌女儿》是我们交出的一份答卷。”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