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教师节之际,90岁于漪插输液管闪着泪光,这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说:仍有壮志豪情
分享至:
 (11)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9-09-08 13:59
摘要:25年前的秋天,还是桂林中学的一个高中生。她常看《语文报》开设的“于漪信箱”,读读于老师关于语文学习问题,给全国各地学生的回信,耐心细致答疑解惑。

“我是刚从病得很高危当中逃逸出来,正在恢复之中……”8日,作为我国“改革先锋”中唯一基础教育代表,新近又成为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的于漪,从病房中向华东师范大学发来长达10分钟的视频。年过九旬的她,左手手背上布满插输液管的医用胶条,与成尚荣、李政涛等名家名师共话基础教育改革70年,并隔空收到一封学生来信。

“因为我从旧社会来,现在70年后我们中国的情景跟过去比,真正是我们过去讲的‘新旧社会两重天’,”于漪讲到,“我们那个时候,全国80%是文盲啊,人均受教育的程度是1.6年……”每到动情之处,于老师双眼中总闪动着泪光。




【教育质量,不是‘几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集中评选颁授,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于漪成为28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之一。

可以说,她70多年的从教生涯与新中国教育史基本重合。“你们不了解,在改革开放的前夕,我去看金山乡校的上课经费是怎样,”于漪难忘这样的一幕:一堂课一个老师只分两支粉笔,学校门口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曾经有人讲过,“没有经过地狱的人,不知道天堂的美好。”于漪认为,我们的孩子是长在甜水里头,一定要让他们不忘本来,这多少年代的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所以我说教课,为什么教师要用生命观察?要把这些理想情怀撒播到孩子的心中,让他知道自己是有责任担当的。”她援引了梁启超的话——人生于天地之间是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教育今非昔比,于漪这位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华东师大荣誉教授,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但面对“大夏教育”高端论坛与会者,她只是坦陈:“说到底,我就是坚守了一个新中国教师的本分,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她特别强调,“我讲的教育质量,不是几分、也不是某一个学科的成绩,是我们培养的人的质量。”她自言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而且身体不好,“但是我想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新长征新出发,我仍然跟你们年轻的同志一样,仍然有壮志豪情!”


【一上讲台,生命歌唱】

于漪想不到,今天她还能穿越时空收到学生来信。目前已是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的文娟,25年前的秋天,还是桂林中学的一个高中生。她常看《语文报》开设的“于漪信箱”,读读于老师关于语文学习问题,给全国各地学生的回信,耐心细致答疑解惑。文娟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读大学之所以选择中文系,深造时又从千里之外来到于老师的同一个城市,在上海读硕士、读博士,或许就是渊源于此。

有意思的是,今年暑假的一个雨夜,文娟从家中快递箱里收到一本新书:《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又看见了于漪老师的名字。原来,这是于漪与自己孙女、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员黄音合作的“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刚刚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印行。于是,文娟写下了作为一个小读者迟到了25年的信,在今年第35个教师节表达感念之情,记录神奇的生命之缘与教育之缘。

“生命永恒,教育永恒。”作为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成尚荣不仅是于漪老乡,而且也做过语文老师、校长等一线教育工作,对于于漪的“教育生命”特别有同感。

这位现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记得于漪的名言“我一走上讲台,我的生命就开始歌唱”,也记得于漪曾到老家小学的教室教描红,“那天阳光灿烂,于老师让学生们将描红纸带到教室外,她说:看呀孩子们,它们在阳光下,那么红、那么亮,我们的汉字多美啊……”

于漪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成尚荣认为,这不仅是教写字、教语文,“我们应该共同创造中国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立德、立功、立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题图来源:徐瑞哲 摄 图片编辑:曹立媛
视频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