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97岁”国医大师如何上特殊一课?从两院院士到终身教授,他们都当了本科医学生导师
分享至:
 (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9-09-04 15:04
摘要:陈凯先、顾玉东、褚君浩等两院院士,以及973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全国教学名师等校内外30多人都担当本科生导师,纷纷为医学生育德。

每个医生在入行时都身披白大褂、举右手宣誓……这份400多字的《医学誓言》,是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发出的行业道德倡仪书。“然而,希波克拉底誓言并没有提及医者除了恻隐之心等,还要有惭愧之心。”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段逸山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他检索了3000多篇医德论文,未见对惭愧之心的阐发。


裘沛然“特殊一课”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不过,在国医大师裘沛然晚年留下的一句诗中,段逸山发现了裘老“民犹多病愧称医”的独到见解。这位终年97岁的名老中医,终身行医七十年,尚有愧对医生称号的嗟叹,何况后来者?


《人学散墨》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在过世前的两年,裘沛然还写下一部《人学散墨》的非医学专著,这十多年来一版再版,成为医学院校不少教师的书架常备。而最近,此书被加急追印2000册,选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次送给全体新生的“编外教材”之一。事实上,在其感召下,陈凯先、顾玉东、褚君浩等两院院士,以及973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全国教学名师等校内外30多人都担当本科生导师,纷纷为医学生育德。


新生获赠新书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老师书架常备也进学生书包】


人类自身痛苦,希望解除痛苦,“于是产生了医学。”作为中医文献学专家,段逸山教授表示,中华医学传统,儒医并不分家。为后世留下《千金方》的唐代“药王”孙思邈,曾例举病人“满身疮痍,人所恶见”的场景,动了医生的惭愧之心;进一步说,“这就拷问着医生责任之心。”


开学季迎新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做合格医生,首先是做合格的人。虽然一生撰写和主编过40余部医学和诗文著作,年届耄耋的裘沛然仍花了八年写就20万字的《人学散墨》,自言就是专门论述如何能做一个“合格”的人。他说,孔孟之道中“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精神是永恒的。于是,今年这部充满“医生医事”况味的生命之书,加之《谈心——中医名家十讲》以及两部“跨界协同育人创新系列丛书”《教与学的对话》《思与行的融合》,成为入学开课时的新生书包标配。


《谈心》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初入杏林,才知道要为人医者,不但要学岐黄之道,更要学为人之道。”来自基础医学院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子姚阅,从《人学散墨》中读取了“以仁为本,以礼为节,以义为衡”的精髓,感激老前辈为他们上了如此特殊的一课。“今天我们第一次穿上了白大衣,以后或许还会有第一次宣誓……我们在努力适应这份‘为人与为人医’的浪漫,而这份浪漫也终将会适应我们。”


【终身教授“廉颇不老”常年开课】


在位于校图书馆的科技人文研究院,今年79岁的段逸山教授还在继续备课。作为覆盖全校各个院系的35个导师团团长之一,也是最为年长的团长,段老师今年上的这一课是《天地至德 大医情怀》,主要面向刚刚结束基础课程的大三学子、五年制新生等。


段逸山开课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从复旦大学毕业到中医大任教,段逸山教了半个世纪的书,除了讲授大课,至今还带教6名博士生及博士后。有意思的是,他这个主要对口基础医学院的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名为“生生”导师团。他说:“《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曰:‘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就是这个意思,让人生存、生活得更好,这也是导师团的育人方向。”


段逸山书签寄语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课上,他幽默自嘲,“俗话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尽管我年老了,但还能吃得下一点饭,既然如此,那就还有一点余力。”他告诉学生们,“首先羡慕你们,一是非常年轻,二是大有前程。”不过,老教授郑重送给他们3个字——“切盼你们遵行‘志’、‘识’、‘恒’:有志则不甘平庸、有识则不敢自是、有恒则不致无成。”


新书赠新生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段逸山解释说,自古有医,学医三年后,感觉很好,似乎“天下无病可治”;而当真正治病五年,才知“天下无方可用”。常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正应了典籍中的警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他希望最新一代的医学生“知崇履卑”,低调不狂而自强不息。


【多名院士跨界育德直言相告

作为一个“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各个导师团不仅有段老这样的终身教授领衔,还有20余位名师、名医、名家各自担纲导师团团长。中药学院“扬帆”导师团团长、中科院院士陈凯先,作为药学家对中药学学子特别有亲切感,但他掷地有声:“大学生首先要学做人,摒弃享乐主义,时刻将国家和社会放在首位;懂得团队协作,互爱互助;学习踏踏实实,不弄虚作假,严谨认真。”


新书赠新生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面对未来的“准医生”,针灸推拿学院“明堂”导师团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也告诫说:“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生命,生命最可贵,所以我们的责任十分重大。”学生黄蕾蕾一直记着顾团长的话:“他说自己成为院士,最要感谢的是病人,是病人造就了他,是病人使他成长。”她说,这句话激励着自己,对拥有优秀医术、治愈受苦之人的向往越发强烈,并化为学医之路的信念。


开学季迎新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同为上中医“团长”的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认为,培养学生要注重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就业上的问题;另外一个层次是往高端提升,要培养特别有能力、能够成为社会栋梁、起到引领作用的杰出人才。


名导师赠言研究生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团长”麾下,中医大每个导师团由专业课教师、科研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管理服务人员、思政辅导员等组成的5到8人团队,一起加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题图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