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演出持续到凌晨两点半,上海观众奉陪到底,这部8个小时的史诗剧有什么魔力?
分享至:
 (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董天晔 2019-09-01 16:43
摘要:以这样一部煌煌巨著作为文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话剧版的《顿河》要以四幕、八个小时的体量呈现给观众。而绝大多数的上海观众,也以超高的素养和巨大的热情,一直坚持到了凌晨两点半,完成了观剧的“壮举”。

两次大战,两场革命,曾经追求自由、逐水草而居的人们,终究被卷入到时代的洪流里。哥萨克人,以自由为名(哥萨克在俄语中就是自由人之意),却难逃国难家仇中的爱恨纠缠。

1940年,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问世。这部讲述哥萨克人生命历程的作品,因其精细而充满乡土气质的描写,和小人物在大历史中的宿命感而被视为20世纪的俄罗斯史诗作品。

1965年,《顿河》获颁诺贝尔文学奖,正式确认了这部作品在文学史的位置。

话剧《静静的顿河》 剧照

8月30日晚六点。由俄罗斯著名导演格里高利科兹洛夫与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的演员们共同编排的《静静的顿河》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

以这样一部煌煌巨著作为文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话剧版的《顿河》要以四幕、八个小时的体量呈现给观众。而绝大多数的上海观众,也以超高的素养和巨大的热情,一直坚持到了凌晨两点半,完成了观剧的“壮举”。

自《静静的顿河》剧组来到上海,到成功完成首演,《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用影像记录下了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

8月28日,《静静的顿河》舞美团队进驻文化广场,开始舞台的搭建工作。



预留给舞美团队的装台时间只有短短一天,这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中俄两国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为准点完成舞台搭建而进行了十分艰苦的工作。


从28凌晨一直奋战到下午,许多工作人员难掩疲惫之色。


8月29日,在导演科兹洛夫的带领下,演员们早早来到文化广场。这是他们第一次来熟悉、适应全新的舞台。从下午2点到晚间11点,他们完成了正常演出前的走台、排练工作。


8月30日下午4点,演员们开始为晚上的上海首演热身。


马斯特卡雅剧院的年轻演员们充满了活力,他们紧紧围成一个圈,双臂相互紧扣,进行拉伸练习。


除了活动筋骨,还得捋顺口条。演员们在台上进行发声练习,也一起合练了晚上演出会唱到的俄罗斯民歌。


导演科兹洛夫独自站在台下,注视着台上自己一手培养起的演员。科兹洛夫还是圣彼得堡艺术大学的教授,许多剧中的演员在读书时代就是他的学生。科兹洛夫外形有着斯拉夫人和维京人结合的彪悍与肃穆,但其实是一个性格随和、烟瘾极大的老大爷,几乎每二十分钟就要七拐八绕地从后台走上地面去吸烟。


下午五点,难得的休息时间,面对晚上的硬仗,演员们都表现得很轻松。


姑娘们跑到小伙子的休息室来串门,大家一起用手机看最新一期的“俄罗斯达人秀”。


小伙子们围成一圈,拿喝光的矿泉水瓶当毽子互相踢了起来。


同一时间,场内已有观众陆续到来。周五晚上六点开演,比文化广场的正常开演时间还提早了一个半小时。许多观众都是提早下班,晚饭都来不及吃,就直接赶来看戏的。


5点55分,最后一遍上场铃声响起,演员们围成一圈,祈祷、鼓励、欢笑,对晚上的演出充满信心。


《静静的顿河》从一名年轻的哥萨克军官生命历程的视角出发,以十分复杂的人物关系建构起了一部顿河畔游牧村落的生活史。演员们纵情歌舞,忘情表演,用极其精细和写实的方法,将哥萨克人的村落搬到了上海的舞台。


晚上8点15分,第一幕演完。观众们有45分钟的休息就餐时间。为了让观众们能够最大程度享受此次的观剧马拉松体验,还专门为观众准备了俄罗斯风格的餐食。这是文化广场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自己华丽的大厅变身为俄罗斯风味的餐厅。


观众对领到的餐食充满新鲜感,纷纷拍照晒图。

现场还有俄罗斯“大列巴”售卖,不少观众也下单,想要尝尝正宗的俄罗斯风味。


为了完成这场观剧马拉松,不少观众也是早有准备,甚至戴上了颈枕。


剧院观众席的过道也是第一次摆放出了分类垃圾桶,方便观众在演出间隙扔垃圾。


每一场间隙,舞美道具组的一位俄罗斯阿姨都会上台仔细清扫台上的稻草、零碎的垃圾,保证演员下一场上台时,舞台又恢复到完美的状态。


晚上九点左右,演出继续开始。


一幕又一幕,演出渐入佳境,演员们也渐渐开始遇到体力的瓶颈。大家在台上演完自己的戏份后,便抓紧回到台下休息。


凌晨一点半,许多观众难掩疲惫,但9成以上的人依然被精彩的表演所吸引,选择坚守。


凌晨2点30,演出圆满完成,整座城市已经进入梦乡,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剧院里却是一片欢腾。观众对精彩的故事和演员们的表演给与了极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而演员们心情更是激动,反复回到台上,进行了多达六次的谢幕,以表达对上海观众的尊敬与感谢。


在第二轮谢幕时,导演格里高利•科兹洛夫亲自走上台,向观众致谢,引发观众更热烈的掌声。


与此同时,来自上海大众出租车公司的200辆出租车早已等候在门口,准备接驾。这是文化广场为了方便观众能够愉快地完成此次观剧马拉松的又一创新性的举措。


工作人员们在出租车行车通道旁专门准备了餐食和饮料,送给深夜辛苦工作的司机师傅们,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观众们安静、有序地排队依次上车,自此,《静静的顿河》在上海的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今年以来,两部“战斗民族”的大戏来到文化广场。一部《奥涅金》,是贵族阶级的情爱史;一部《顿河》,是平民阶级的生活史,均获得了来自上海观众极为热烈的反响与回应。

对于俄罗斯的艺术家们来说,上海观众的国际化视野,对不同文化良好的理解能力,也成为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的重要力量。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董天晔 摄影报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