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智库|国企混改能否破解上海科创动力难题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林建永 2019-08-26 06:44
摘要:企业层面的科技创新模式,有过瓦特时代偶发的天才驱动模式,有过依靠know-how区域溢出的瑞士手表汝拉溪谷式中小企业集群模式,有过波士顿依靠大型军工企业带动的轮轴式带动模式,也有过日本基于行业联合基础上的依靠超大企业内部创新驱动模式,也有过以英特尔、苹果、华为等为代表的开放式平台整合创新驱动模式,而今天我​国国企混改正在探索的则可能是内外整合、有进有出、基于资本联合、成体系有机整合模式。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对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撑”是新形势下上海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上海推出了从2015年“科创22条”到近期“浦江之光行动”等系列举措,落实“科创板”等国家战略任务。张江实验室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海光源等一大批世界级大科学设施群基本形成;高水平创新单元集聚效应凸显,李政道研究所、量子创新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一批一流创新平台陆续成立;张江科学城从“园区”向“城区”转型升级。但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价值链企业生态链建设等始终是科创中心建设中的难点,缺乏华为、阿里、大疆等科技巨头始终是上海科技发展中的不足,在新形势下如何突破?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要借助上海金融中心的历史优势,借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来增强科技创新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价值链各环节的生态链建设和企业的集团化发展。

科技创新背后涉及到人才、企业、行业和空间四个维度,这些维度不同形式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企业形态、价值链构成、产业格局和城市创新动力,进而也形成了不同的科技创新驱动模式。美国的科技创新模式,强调的是美国立国以来的自由竞争、斯坦福产学研合作及孵化器机制、纽约为中心的纳斯达克科技股、波士顿的军民融合和更早的美国若干曼哈顿计划(类似中国目前政府推动的若干重大科研专项)等形成的美国创新模式;以色列的科技创新模式,强调的是以实效为导向的务实精神、国家技术孵化器计划、Yozma基金伞型市场化倍增的科技金融体制、多方移民形成的包容文化等组成的以色列创新模式;日本的科技创新模式更多强调日本基础研究的高强度投入、半政府支持的行业协会研究力量联盟、力求实用的精细化创新等构成的日本创新模式。

在人才、企业、行业和空间四个创新维度方面,上海高校科研院所资源非常丰富,科技人才及科技成果非常丰富;人工智能、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也领先全国;创新空间布局方面,张江、漕河泾、临港等创新增长极初步建成,唯独在企业层面缺乏足以引领全国的科技巨头。对于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调研时就强调要让我国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也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因此,如何构建上海企业层面的科技创新动力,是上海必须突破的重大难题。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持续推进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则为中国创新模式的探索提供了企业层面协同创新集群发展的可能。尤其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打通企业的所有制界限,通过规范治理提升大企业存在的委托代理难题,中国新型创新之路正在逐步走来。

通过混改,国企不仅可以和民企合作,也可以和外资合作,面向国际竞争,上海建工集合多种成分所有制企业的创新优势,迅速组建涉及多个分工领域的技术攻关团队,凭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效率优势赢得了订单,真正体现了“竞争中性”。国企上海汽车与外企美国通用合作设立的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近年来更是深化与包括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了汽车全产业链的创新共同体,而且发挥了其国有资本和集团资本优势,打造了“未来汽车预演平台”,让很多科技成果可以在样车中得到实战性转化,共同推进最前沿的创新。而上海建材集团则从资本运营管理和公司治理的角度,认为创新的问题不在于国有、民营还是外资,有些民营资本有可能由于过于追求短期利润而对创新投入不足进而创新乏力,相反只有通过战略整合和愿景引领才能让大家看到创新的长期价值,同时通过资本运作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有效平衡。可以说中国新一轮国企混改正在为我国经济打开无限想象的空间,尽管其中还存在民资参与顾虑多、战略投资资本引入谈判难、集团管控模式不够成熟等很多重要难题,但是伴随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有效加以解决,我国经济仍有望成功跨越低质量发展陷阱,尤其通过混改能够很好整合各类所有制的创新优势,形成体系化协同创新机制。

因此,企业层面的科技创新模式,有过瓦特时代偶发的天才驱动模式,有过依靠know-how区域溢出的瑞士手表汝拉溪谷式中小企业集群模式,有过波士顿依靠大型军工企业带动的轮轴式带动模式,也有过日本基于行业联合基础上的依靠超大企业内部创新驱动模式,也有过以英特尔、苹果、华为等为代表的开放式平台整合创新驱动模式,而今天我国国企混改正在探索的则可能是内外整合、有进有出、基于资本联合、成体系有机整合模式。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推动国企混改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金融优势,确定了上海国盛资本和上海国际资本作为两大国资混改的资本运营平台,推动科创基金的设立,形成了混改的“双向投资”(国资投资民企,民企参与国资)。通过新一轮国企改革,尤其通过所有制混改可以打破企业所有制边界属性,将把很多似是而非的争议从集团化管控层面、公司治理层面、市场化经理人管理层面(包括薪酬制度与约束制度等)加以化解,从而未来上海的科技创新,有望打破国企、民营、外资的边界,通过资本融合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打通,实现小企业导航+集团集中火力助推+资本层面战略运营的模式,形成内外创新创业团队(含中小微企业和大企业的内部平台创业团队)+区域性产业园区与总部经济集群融合+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市盈率倍增增发(包括科技融资和中短期收益的多方平衡)的新型创新加速模式。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