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黄河阻泳第一人”丨 这个山东农民以身犯险,一天跳入黄河七八次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倩 2019-08-14 17:38
摘要:“毕竟,黄河就在那里,该流还是流。”

王和新拿着一根7米的竹竿,光脚站在黄河岸边的坡滩上。朝前跨一步,河水只没及膝盖,还能站稳;竹竿再往前一杵,两步、三步,浑黄如浆的河水没过王和新的头顶。几秒内,王和新被黄河水卷着冲走十几米远……

短短10秒的“阻泳”视频,在全网播放量超过千万,点赞逾百万。有着“黄河阻泳第一人”名号的王和新,和之前的两个夏天一样,又火了。

脸膛黝黑的王和新,沿河而居大半辈子。7年前,这个山东汉子开始用这种充满风险的方式,劝阻人们远离黄河之险。

我国每年8万多名儿童死于伤害,溺水是导致儿童伤害致死的首位原因。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2019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工作的提示》,就做好暑期安全防护、防溺水等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提醒。

入夏以来,山东数地相继发生溺亡事件,但在同样位于事故多发地段的济南黄河章丘段,却从2017年截至今年8月14日实现了零溺亡。章丘区黄河镇党政办副主任孟永生评价,王和新和他组建的阻泳队是“第一功臣”。

“捞上来都是死的,我撵走的都是活的。”王和新对他坚持的阻泳模式丝毫不肯退让,“远离危险水域,是预防溺水悲剧最好的办法。”


黄河边的警示牌。



以身犯险

参与过多次救援的王和新,从没救上来一个活人,“每次赶着去救援,其实就剩下捞尸了”。

因此,他不介意别人叫他“疯子”,更多时候,他甚至希望大家记住自己就是另类。“那些大学生回家可以和别人讲,这个人是疯的,我亲眼看到他下河了,黄河真的很危险。”

7月22日,所有参与防溺水爱心传播活动的大学生,都举起手机录下了王和新跳入黄河的镜头。

站在岸边的大学生张涵吓呆了,“王叔不及时游回来的话,可能会被黄河水淹没”。而王和新下水之前,这个东北姑娘还觉得宽阔的黄河“不痛不痒”。

奔涌而过的母亲河,带给人们天然的亲近感,夏季一到,成了大人、小孩戏水乘凉的“最佳”选择。

在1998年黄河镇王圈村整体搬迁到大堤外之前,王和新家离黄河只有300米。王和新身高不足1.7米,但水性极好,年轻时可以横渡黄河。他在黄河里学会游泳,现在,却不让别人下黄河游泳、戏水。更霸道的是,仅去河边洗手,也会被他劝离。

每年5月到10月,他就和去黄河的人杠上了,“黄河水流急、陡滩多,溺水难上岸”。

“一步生,一步死”,济南章丘黄河河务局总工程师杨建刚如此形容黄河之险。在山东济南,黄河流经7个区县,其中章丘段26.6公里。黄河章丘段属于黄河下游,水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沙质河底受水流影响陡坎散布,且因为泥沙含量较大,水流速度极快。

王和新口中的“陡滩”,被杨建刚喻为“水下悬崖”:一旦失足掉入深坑,加上快速的水流,几分钟内可能就会呛水,悲剧近在咫尺。

真正让王和新感受到黄河“吃人”是在2011年夏天。

炎热午后,正在吃饭的王和新接到电话,同村一名男孩掉进了黄河。他连忙骑着摩托车赶至河滩,发现岸边已站了30多位赶来救援的村民,连邻村老汉也驾着捕鱼小船赶来。

王和新从岸边几个神情慌张的孩子口中得知来龙去脉:一个同伴到河边洗手,脚下石头一滑,不慎跌入黄河,一起玩耍的男孩立即脱衣下水施救,结果自己没能上来。

救援持续4小时后,男孩被带出水面,肢体已经僵硬。孩子母亲疯了一样扑倒哭喊,村民们也在抹泪,“17岁,1米8的大高个,开学读高二,就那么躺在那了,谁能不难受?”溺亡男孩是王和新同宗族的侄子,平日里见了总会叔长叔短地叫着,热情又礼貌。

“悲剧完全可以避免!”从此,每逢汛期,王和新老去河岸边转悠,腰间挂着高音喇叭,看到有人下水就毫不留情地撵走。

这是你的河吗?你管得着吗?类似质疑,王和新听过不少。从2012年起,遇到实在劝不走的,他就下河,“我下水演示,让孩子们看看陡滩到底有多险”。

多的时候,他一天下水七八次。没时间换下的湿衣,就在他骑摩托车时,借着风和阳光,自然晾干。


王和新跳入黄河中以身试险,演示黄河险情。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8月3日下午2点,一天中最热的时候,72岁的王广新骑着三轮车从家出发。车里放着一个装满2升水的水壶,还有雨衣,以及阻泳队的大旗。等王广新到了6号坝,80岁的搭档王其才方能回家。

三伏天里,蝉鸣贯耳,村庄的男女老少坐在岸边的林荫道上乘凉,或下棋打牌聊天,或拉胡琴唱歌。而人群里,总有两位戴着红袖章的老人。

2014年,在王和新的牵头下,黄河镇组建黄河救援志愿服务联盟,村民、教师、机关干部等参与者多达三百余人。但由于时间和人员不固定,更多时候,阻泳的仍然是王和新。

改变在2017年出现。镇党政办的孟永生与王和新的一次交流中,“阻泳”和“扶贫”碰撞在一起。

于是,黄河镇开创性提出“阻泳+扶贫”模式,从沿黄河的12个村庄挑选出24位贫困户老人,组成专职黄河阻泳志愿服务队。两人一组,守护一段河道,每人每天获10元补助。

为何只挑选老年人?

“年轻人一个月给他300元,谁干呀?”王和新说,“老人们参与这件事,还能感觉到对社会有用。”

比如王广新,两个女儿早已出嫁,家里的日子仿佛停滞在10年前,家具、日历都是旧的,沙发坐垫里海绵滚出碎屑。他最新的衣裳就是那件阻泳队发的红色短袖。

阻泳,王广新干得起劲,称之为“上班”。他编了一段16句顺口溜,用喇叭录音,“……我查河不分早和晚,为了你的生命和安全……”

60岁的车恺和76岁的车发海守在3条路的交汇处,一眼即能看到来往车辆。瞧见外地牌照,他们就喊:“别去河边了!”

而今,黄河镇的阻泳模式被复制到菏泽市东明县和滨州市滨城区。

8月4日,本想睡午觉的王和新被一条新闻惊得一激灵。“临沂又死了4个孩子,我能睡得着吗?”他说自己着了魔,听不得哪里有溺水事故。

挨了一个半小时,下午托管班的上课铃一响,他立刻跳上皮卡车去巡河。

他一眼锁定几百米外河边的两个白色小点,驶近了停下车,是一大一小的钓鱼身影。他小跑着到水边撵人,70岁的巡河老人王洪宝闻声赶来。交锋10分钟后,年轻人慢吞吞收起鱼竿。王和新不断催促:“你快点!我看你走了,还得去下个地方。”

2017年,黄河镇从公益基金中争取到一笔钱购置皮卡。价格是68500元,王和新记得清楚,他半开玩笑地说:“就是这辆车,让我陷得更深了。”

车行一路,“珍爱生命”等警示牌交替出现。收集警示标语时,王和新想过诸如“黄河水中躺,爹娘泪断行”的标语,由于“雷人”未被采用,但他认为,“不刺激,就没效果!”


巡河老人王广新(右一)在王圈村6号坝阻泳,提醒爷孙俩注意安全。



尴尬的公益路

“你如果不听,下一个死的就是你!哭的就是你爹娘!”济南团市委维护青少年权益和社会联络部部长赵悌伟,对王和新在济南一所中学讲安全课时的“雷语”印象深刻。

王和新强调,必须用狠话,才能刺痛神经。“如果学生出现溺水事故,一定是安全教育没做好。”他拍着饭桌说。

讲课视频是他“炮制”的:他把近年来自己拍摄的溺水素材以及电视台报道剪辑出30分钟,每一分钟都火力十足。遇到不听讲的学生,他会毫不客气地将其请到台上回答问题,答不上来的少不了一顿骂,或者用脸盆做溺水体验。

“为什么我讲了就这么有效果?”他口中的“效果”是指,2016年5月他在济南市济阳区一所学校讲过安全课后,济阳区14个月零溺水。

这个例子,记者采访期间他重复了至少3遍。

王和新今年去了20多所学校送课。如果哪里发生溺亡事故,他更要上赶着送课,不管有没有被邀请,不管学校愿不愿意。

7月初,去菏泽郓城送课,王和新经历了“从被拒绝到主动邀请”的起伏。回家后,他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了三大页:“劝阻是最后一道防线,安全教育前置才是重点。”

当天日记的最后两行小字记着菏泽之行的花费:加油395元,高速费115元,晚饭160元,总670元。

“再这么贴钱,不离婚,也得打翻了天。”王和新有点无奈。

贴钱的事,可不止这一桩。王和新把自家变成了留守儿童托管站。2016年以来,每个暑假都有大学生志愿者来此,带着孩子们写作业、做游戏、唱歌、去市区看电影。今年暑假,山东财经大学共有2批23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王圈村。保险专业大二学生唐兵8月1日刚撂下行李,就被王和新领到黄河边体验阻泳。

王和新主动邀请记者住在家里,“你可以和每个大学生聊,更能了解我这个人”。

他坚信自己的行为无可指摘;他也从不拒绝采访,手机里存着二三十家媒体记者的微信、电话。早先的报道,他甚至装裱好挂在墙上。

曾经作为齐鲁网的拍客,乡村里发生大小事情,他总会第一个冲到现场。他毫不讳言自己的“好事”特质:“引爆了,是我的动力。”

托管班里每个学生收费400元,家庭困难者不用交,一共40多名学生,收取的费用负担水电等开支和支教大学生的食宿。

这笔账算下来,其实赚不到钱,即便如此,王和新还是觉得收费尴尬,“等有专项资金支持,做成纯公益才能舒心”。


8月5日,王和新参与济南电视台《今晚不关机》节目录制。



“只要荣誉,别吃馍”

王家客厅柜子顶上,满满当当摆了20多本大红封皮的荣誉证书和安全副校长的聘书。王和新把这些宝贝抱下来,向记者逐个介绍。妻子王连英甩头一瞥,“你就只要荣誉,别吃馍了!”

争吵,不时刺破农家小院的平静。

6个月阻泳,意味着这半年没法打工挣钱。王和新的连襟曾邀请他去济南工地干活,一年给他5万元。王和新却提出了一个连家人也觉得荒唐的条件——阻泳队有事,必须随时能走。王连英问记者:“你要是老板,会要这样的人不?”

妻子的名字和王和新的小名“连平”只差一个字,相亲时两人都觉得有缘分。一起生活了20多年,连眼皮松弛的形状也很相似。但现在,王连英时不时放狠话:“早知道他现在这个样,就不跟了!”

王和新把所有和自己相关的报道转发在朋友圈,王连英从不点开看。“他就像学前班孩子,一本证书等于老师给了朵小红花,能高兴半天。”有一回夫妻俩吵得厉害,王连英撕了两张证书。

“有病啊你!”第一次知道王和新下河阻泳,王连英就没好气。后来,王和新回家再也不汇报,王连英也不打听,但扔在盆里的衣服一泡,跟黄河水一样,一看便知。

这个月,王连英每天清早5点就得起床准备大学生的早饭。作为唯一的厨师,三餐由她负责,蒸包子、烙饼、煮面条、炒菜,“山东的吃得咸,湖南人爱吃辣”,她还得顾及不同省份学生的口味。

那条黑底白花的连衣裙,她只在晚上洗完澡穿,“穿这个干活不得劲”。白天,她得不断蹲下烧火、摘菜、洗碗、洗衣服。

她还扛起了家里7亩地的大半农活,麦子收了种玉米,花生还长在地里。有时王和新会早起去地里打除草剂,这种殷勤对于妻子并不奏效。

“别让大学生来支教了。”王连英很想“解放”自我,出去找份短工干,王和新却坚决不肯。

8月4日晚上,王和新拿着手机看当地电视台以他为主人公拍摄的专题片,他在片中说了句,“家里活都是老婆一个人干”,一旁正在收碗筷的王连英笑了,“呦,还知道说人话。”

“我爸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业。”与母亲不同,儿子王浩杰支持父亲阻泳。

大三开学后的暑期社会实践汇报演讲上,王浩杰讲述了黄河阻泳人的故事。他记得,最后那句“这是我爸”,赢得了台下师生最长时间的掌声。

父子俩最近一次长谈是关于王浩杰考研学校的选择。王和新希望儿子最好留在本地,或者考去南方,但王浩杰选择了专业排名更靠前的东北高校。“随他去。反正,前程靠他自己努力,买房买车自己奋斗吧。”王和新说。

留在烟台复习考研的王浩杰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少花点家里的钱。

“现在家里还不至于断顿。”王和新相信好人总有好报,“哪怕出去包工程,人家说不定优先选我。”


王和新浏览自己DV机中拍摄的溺水素材。



黄河水流淌不息

王和新今年48岁了,每次下水,说不害怕是假的。在儿子的劝说下,从去年开始,王和新下水时穿上了救生衣。

“不是说好不下水吗?你的配件已经不是刚出厂的样子了!”孟永生冲着穿上救生衣的王和新大吼。多年的阻泳经历,让两人早已成为朋友。

7月22日,是王和新策划的首届防溺水爱心传播活动。他把活动方案推送给了15家媒体,“不高调不行”。

活动场地有两处:第一站在托管班,王和新穿着周正的白衬衫,给儿童和支教大学生讲解防溺水的知识;第二站在范元村提水站旁,是王和新的下水演示。

孟永生急出了汗。他觉得,王和新下水的视频已经足够多,不用再下水演示。

王和新却坚决下水,除了想给“媒体精彩的画面”,更多的是因为岸边等着讲解的学生们看起来“一点都不害怕”。

录制济南电视台一档节目之前,主持人提出王和新亲身演示过于简单粗暴,或许会起反面示范。聚光灯下的王和新愣了,“不这么做,有的孩子真不服……”

8月8日,山东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发布了用王和新下水视频做成的防溺水公益短片,时长1分30秒。王和新转发了两遍,感叹:“付出值了!”

今年起,作为章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宣讲员,王和新宣讲的主题是“孩子是爹娘的宝,一个不能少”。济南团市委的赵悌伟觉得“一个不能少”的提法和自己的工作内容十分契合,准备借鉴,“让青少年少走弯路,防艾、防溺水、防性侵等等,都是一个不能少”。

年岁渐长的王和新决定,如果阻泳坚持10年,进校园宣讲依然没有得到官方支持,就彻底放弃。

“依靠团委等相关部门的力量,成立专家顾问团和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师团的正规军,教育部门和社区也可以放心地购买服务。”早上7点的王圈村还在沉睡,孟永生已经开始思考王和新今后的阻泳出路。

大学生志愿者唐兵已在王圈村住了两周,在他看来,防溺水就得“像王叔一样不停地宣传”,“毕竟,黄河就在那里,该流还是流。”

栏目主编:林环 文字编辑:林环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视频由王倩拍摄制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