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市场解码 > 文章详情
为什么东航的“这一米”,让乘客感受了不一样的干爽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力 2019-08-06 22:15
摘要:为了旅客最后一米的干爽,航空公司花130万元改造68台雨棚客梯车。

8月4日下午,雨说下就下,从北京飞上海虹桥的东航MU5116航班降落后被安排停在远机位上。

这意味着旅客需要通过客梯车下飞机,然后搭乘接驳车前往航站楼领取行李。

现在国内的客梯车基本都安装了雨棚,但飞机客舱口到客梯车雨棚之间还是有一米左右的间隔是没有遮罩的,这是因为客梯车雨棚高度没有超过飞机客舱高度,如果不保留空隙,在客梯车靠近客舱门时,雨棚有撞上飞机的风险。

以往,乘务员会在客舱口撑伞接旅客,常旅客陈先生意外地发现,这一天客舱口的乘务员没有撑伞,自己也没有被雨水打湿。他抬头一看,发现雨棚客梯车上又加装了一层可移动的顶棚。

“如果不是经常坐飞机一定不会注意到雨棚的变化,我很高兴看到航空公司在这些细节上提升服务,这说明他们是为旅客着想的。”陈先生说。

据东航地服部后勤保障部总经理王红艳介绍,雨棚客梯车最后一米的问题是在今年的调研中发现的,当时一些旅客和机组人员都指出了这一问题。东航地服部门于5月开始研究如何在保证客梯车防风系数、安全性等要素的基础上加装雨棚,并于7月底完成虹桥、浦东两大机场共计68辆客梯车的改造工作,整个项目投入超过130万元。

“我们统计发现,上海一年有180天会下雨,并且由于廊桥数量有限,航空公司不可能做到100%靠桥,因此改进雨棚客梯车很有必要。”王红艳说。

陈先生记得最早国内的机场客梯车很少有装雨棚的,“那时遇到下雨真的狼狈,特别是行李多的时候。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的服务都在进步。”

纵向比,航空公司的服务确实在进步。今年,东航就逐渐在国内航线上推广行李追踪、全流程无纸化、通程航班行李直送等服务。

不过陈先生觉得,在进步的同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按照民航局规定,接驳车必须与客梯车保持一小段距离,这就又带来了“最后几米”的问题。

长期以来,针对这一问题,航空公司只能采取工作人员撑伞或发放雨衣、雨伞等做法。今年2月底,春秋航空还在上海两大机场推出一款“雨天神器”——宽2米,高3米,拉伸长度最长可达25米,同时顶上带有雨棚的移动廊道。下雨天时,廊道可以连接客梯车和接驳车,为旅客遮风挡雨。


春秋航空于今年2月底推出的移动廊道

“春秋的廊道我暂时还没体验过,不过这也是航空公司服务旅客的体现,我相信民航局、机场、航空公司都在努力,未来旅客享受到的服务一定能越来越好。”陈先生说。

陈先生还记得自己有一年在浦东机场看到的情景,那天也遇上下雨,飞机停在远机位后,乘务员撑伞送旅客伞上接驳车。那伞一直护在旅客上方,乘务员自己的衣服则湿了大半。那一刻,他明白了谁都不容易。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吴卫群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内文图片:春秋航空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