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解放日报申言 | 给企业的好政策,岂能只在天上飘?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申言 2019-07-26 06:23
摘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为何没有走通?

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稳企业”是重中之重。要稳定企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应当主动积极回应需求、提供服务,更要有针对性地用好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每一项政策,只有精准聚焦、高效落地,政策效应才会充分显现。对于企业来说,同样一个支持政策、一笔帮扶资金,落实是否便捷高效、到得快还是慢,有时甚至是“性命交关”。政策制定完了不抓紧落实,拖拖拉拉,一旦时过境迁也就等于前功尽弃。

好政策不能在天上飘,不能像“橱窗里的蛋糕”一样看得见吃不着。有的政策举措出台时,社会反响很热烈,但一段时间以后,企业的实际感受是不是符合预期,仍需要我们认真评估。不少企业反映,一些政策“看见容易拿到难”,有的申请流程不够便捷,有的审批环节依然复杂,有的部门行动仍显不力,政策落地还有“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米”没有走通。这些问题需要正视。

政策不落地,就是“最大的浪费”。真心诚意为企业排忧解难,就必须在从政策制定到落地的各个环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及时排查各种堵点。政策要落实到位,从设计的角度,应当避免过于碎片化、过于原则性,要为落地落实打好基础;从执行的角度,则应当真正“动起来”,力戒空转,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

“最后一米”往往同执行部门的效率有关。对此,相关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要少一点,要更注重协同,给予明确预期,不能“这个说行,那个说不行”,让企业不知听谁的。审批环节要能减则减,办事效率要能提则提,绝不能出现“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涉及多个环节、多个层级时,更要环环相扣、通力协作,务求落地过程“零损耗”。针对社会关于一些政策的关切和议论,有关部门也要更加主动进行回应,该说明的说明,该调整的调整,该完善的完善,以实效换认同。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文刊于7月26日《解放日报》,原题为《“最后一米”必须走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