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学习书法,为何一定要先读碑帖?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9-07-24 07:07
摘要:借鉴之道,是借鉴愈深则自创愈高。

海派书法有着视野开放、兼容并蓄、注重创表和强调文化品集的时代审美特征。海派书法和碑帖之学有何关联,历史上研习碑帖之学的名家对当下的书法创作有哪些启示?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上海书法家协会顾问刘一闻日前做客中华艺术宫十二艺节讲座, 通过作品图例结合具体书家的创作实践,向观众揭开书法碑帖之学的奥妙。

 

书法好坏在内涵和格调

 

在书法展览中,我们常常会听说,某位书家的书风来源于帖学或是碑学,帖学和碑学有和区别?刘一闻介绍,帖学,是指研究法帖的源流优劣以及书迹的真伪等的一门学问,也是指崇尚魏晋以下如钟繇、王羲之父子法帖的书法学派,通过帖学主要学习行书、草书。碑学是指是研究考订碑刻源流、时代、体制、拓本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学问,也指崇尚碑刻的书法流派,通过碑学主要学习隶书、篆书。

 

学习书法,离不开碑帖。“学习传统艺术基本的手段就是借鉴,一定要临摹古人,否则没有自己的路数。谢稚柳先生说,借鉴之道,是借鉴愈深则自创愈高。”比如邓石如是碑学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常被篆书、隶书学习者用作学习范本。他年轻时候有机会见到大量拓本,往往五十本、一百本的临摹,从他的书法线条中可以体现出其下过的苦功夫。在刘一闻看来,这种临摹的苦工也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道,用功越深,在创作上的收获就越大。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要增加自己的书法鉴赏能力,同样需要多看前人碑帖,即便是一时看不懂的作品。在上海博物馆历代书法馆中工作时,刘一闻常被观众拦住询问各种问题,比如有观众指着苏东坡的作品问,是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大文豪,字才被挂在这里?很多观众只会看楷书,在张即之的手卷前流连忘返,但在明代书法展柜里有一件徐渭的作品,常有人来问,“这个字到底好吗?”

 

“苏东坡的字的确好,但他的好从表面上看不出有多大的功夫,内里的东西却很深。徐渭的字也的确是好的,但要说明哪里好很难。”刘一闻认为,当书法创作到一定境界,在相互交流时,往往会用“气息”来评价作品,而不是“功夫”,这需要背后的学养。“谢稚柳曾说,艺术需手段高明,识见高明,但如果不读书,终究表面,这对后来人启发很大。多读书,才能有完整对待书法艺术的视角。”他指出,如今书法展览往往以写大字为时尚,但书法的第一要素不是张狂,一个优秀艺术家是通过作品把他想要说的话倾吐给读者和观众。“书法的好坏不在气势大小,而是内涵的多少和格调的高低。”

 

创新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为了整理出版上海博物馆馆藏楹联作品,刘一闻重新梳理了清代以来的碑帖名家和海派书家作品,感慨颇深。“书法家要做到前无古人太难了,一路走来不是碰到张三,就是碰到李四,自己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且别人还认可非常难。”这也道出了书法创新的千古不易。

 

欣赏碑学书法重要书家伊秉绶的隶书作品时会发现,他竟然没有用传统隶书中的笔法“蚕头燕尾”。伊秉绶用了篆籀笔法,通过严格的中锋用笔形成浓厚、结实的笔画,用篆书写隶书,难度非常高,这是他的创新,也来自于碑学的修养。他的作品题跋中,还将诸多书体融合在一起,却没有杂糅之感,显得妥帖自然。伊秉绶的大胆创新也造就了作品的独特风格和高超艺术性,使得清代的碑学书法出现新的局面。

 

要创新出新路,必须先有丰厚的碑学、帖学积累,从前人经验中汲取养分。海派书家赵之谦、沈曾植莫不是如此。赵之谦书、画、印皆擅,他将书法的若干文字样式挪入印面创作,开拓了篆刻的新局面。他在书法作品中将北碑书法和行书、草书联系在一起的风格,可谓前无古人。沈曾植也在艺术上有开宗立派的意义,他把章草挪到创作中,又变章草笔意不连贯的特点,形成一种新的书风。“艺术创造也是残酷的,倘若创新不成,业内就会遭受强烈批评,也有不少人身前一文不名,直到后世才被认可。”刘一闻指出,如今有不少打着当代书法旗号的创新之举,比如用毛笔在人体上写字,或是用巨大的拖把写字等,尽管作为实验艺术未尝不可,但他们背离传统的书法艺术越来越远。“换一种书写材料或是书写工具,其实没有难度,写在姑娘的裙子上,和写在宣纸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创新,要做有难度、有高度,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种尝试才有意义。”

 

本次讲座也是墨韵少年系列公益讲座的第三十二期活动。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题图来源:null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