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落雨天阻挡不了爱读书的上海人,读书会就是城市里的桃花源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9-07-14 08:00
摘要:屋外风声雨声,一门之隔仿佛隔开了所有世间喧嚣。

“这样的环境气氛特别好,这是适合聊文学的最佳时机。”周六下午,申城雨势连绵,多个读书会依然读者盈门。屋外风声雨声,一门之隔仿佛隔开了所有世间喧嚣,唯有阅读、交流的心声在流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评论家杨扬忍不住感慨,“仿佛回到了三两知己切磋长谈的时光”。

这是创办于2014年2月的思南读书会第311期活动,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朱山坡带着刚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蛋镇电影院》与上海读者交流。风雨虽大,读书会的读者仍然不少,唯一有所不同的是门口摆出的伞架,已经挂满了花花绿绿的雨伞,有的还在往下滴水。但只要走进读书会,掸去身上沾到的雨水,这里便是读书人的“桃花源”。相熟的读者互相挥手,有人已经早早购买了当期嘉宾的新作,只等开场。“读一本小说,大致有两种情况:一上手就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犹如喝香甜可口的卡布奇诺咖啡;一开始不太喜欢,慢慢读出味道,犹如喝苦涩有味的龙井茶,这本《蛋镇电影院》属于后者……特别想知道朱山坡创作这篇小说的灵感来源,马上可以听到他的亲口解读了!”思南忠实读者许树建早已迫不及待。

“写‘蛋镇’之前,我写乡土文学更多,写的是‘米庄’,后来渐渐感到,‘米庄’装不下我的梦想了。”朱山坡说,他把蛋镇和镇上的电影院作为舞台,希望展示出粤桂交界之处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突出南方的风俗、地理、人文环境、思维方式,“蛋镇”是他在上一部长篇小说中开始虚构的地标,“当镇上的人物一个接着一个出现,我意识到蛋镇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浦江畔的建投书局,不断有读者推开门,轻手轻脚地放下伞,流连于书架之间。爬上书店的木质楼梯,登到顶楼,《上海张爱玲文学地图》首发分享会在这里举行。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起初,预约座位开放了80个,很快约满,又加出了30个。新书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城市行走”书系的第13本,2012年起,这个书系已经陆续出版了《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石库门》《王澍建筑地图》《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上海杂货铺》《上海高度》《上海外滩建筑地图》《多彩城市:涂出你的上海》《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上海松江民俗地图》《上海松江山水地图》等多本。同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江岱说,当文学世界邂逅城市空间,时空重叠碰撞出理解上海、认识上海的多种可能。“城市行走”书系希望以小开本、中英双语的形式,为读者展现更多理解城市、理解上海的视角,领略城市的文化内涵。

浦东图书馆里,学习读书会邀请历史学者熊月之解读江南文化中的开放精神。“江南地区襟江带海,自六朝以后就形成思想开放,见贤思齐、勇于学习的传统,到近代以后,更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开放新格局。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传统发扬光大,江南就成为开放的江南、大气的江南。开放时有坚守,吸收时有选择,江南又是睿智的江南。”熊月之的讲述让现场读者听得入迷。

在静安图书馆,整修一新的报告厅迎来第一场活动,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戴小华带着《忽如归》《因为有情》两本著作与读者畅谈“我的创作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陆士清和作家赵丽宏的加盟,让这场分享会的阵容更加强大。《忽如归》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记述了戴小华家族1949年从大陆迁居台湾后的生活际遇。在陆士清看来,《忽如归》既有求真求实的史家精神,也有精心塑造人物的艺术匠心,更可贵的是其中包含着海外华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的理想,填补了海外华人文学的一种缺失。

宝山区行知读书会现场,同样热闹非凡。上海交大教授江晓原“侃侃通俗的科学史”深入浅出,台上台下时有互动。“就是被这个题目吸引来的。”作为行知读书会“暑期科普月”首场活动,现场来了不少亲子家庭读者。“我喜欢看科幻小说,听了江教授的解读,发现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中国古代社会也有科学,这样的读书会一点不枯燥。”来自行知二中的初二学生小陈说。

题图为建投书局举办的新书分享会现场
图片由各活动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