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援疆西行记(四)|巴楚篇:教育兴邦,胡杨茁壮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董天晔 2019-07-13 15:46
摘要:从小胡杨到巴楚二中,在巴楚,教育成为了扶贫最重要的抓手。在可期的未来,今天巴楚的幼苗终将成长为一棵棵参天的胡杨树,而这每一棵胡杨树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一股来自上海的清流。

2017年,上海第九批援疆干部派驻喀什四县。在援疆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上海投入大量资金、资源、人力,在万里之外的南疆进行了坚决也卓绝的扶贫攻坚战。

今年是第九批上海援疆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2020年新疆全面实现脱贫的关键一年。之前布局的项目是否已经开工?援疆资金的使用是否已经到位?当地百姓们是否有工作,能够安居乐业?孩子们是否有学上,能够健康成长?在上海几批援疆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喀什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


带着这些疑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前往喀什,进行了一次为期半个月的走访。

从产业发展到精准扶贫,从教育援疆到医疗扶助……我们翻越大山,穿过大漠,试图以日记的形式,用影像为媒介,记录下在2019年即将过去一半的时刻,上海的援疆干部、医生、老师们,如何用自己平凡而踏实的工作,令这片土地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也记录下如今生活在南疆的各族人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2019年5月23日,我们来到巴楚县小胡杨基地探访,三楼一间教室传来《少年中国说》的阵阵朗诵声。



这个国学班是巴楚县小胡杨基地诸多课外拓展项目的其中一个,在这座崭新的五层大楼里,每一层都设立有针对不同年龄和兴趣爱好的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活动的特色教室。


在3D打印教室里,同学们用先进的3D打印设备创作自己的立体作品。


在演播室教室里,同学们学习如何操作高清摄影机,导播台,用绿幕打造场景,为擅长歌舞的同学录制节目。


 乐高思维训练教室里,准备了多套以消防站为主题的大型乐高拼装玩具。


指导同学们对这套复杂乐高场景进行拼装的志愿者老师玛丽来自乌鲁木齐,曾经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深造。从北疆出发来南疆,为的也是援疆,玛丽这样有知识有理想的老师在小胡杨基地里不在少数。


在小胡杨基地的课外阅读室里,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阅读故事,分享心得。

除了巴楚县城这座充满了现代教育精神的小胡杨基地以外,还有127个小胡杨活动点在巴楚县全境的各乡镇全面铺开。

巴楚小胡杨项目团队成员。(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提供)

在过去几年中,借助小胡杨这个品牌,创新、引进、扶持的优秀扶贫扶志扶智项目42个,开展各类活动多达500场次,惠及群众100000多人次。

从最实际的角度看,在巴楚县,许多孩子、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在小胡杨的活动点参与有趣的活动,获得脱贫的知识,感受到国家与来自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关注与关怀。

扶贫的根子在教育,当巴楚的一部分孩子可以通过小胡杨这个平台慢慢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时,如何赋予他们良好的竞争力,和内地的同学们站在相近的起点上开始人生的长跑,终究是在学校环境中,老师同学们经年累日的教学相长,才最终可以达成的目标。

近两年来,巴楚二中在升学率,少数民族同学的入学率等多项指标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当地无可争议的名校。

在巴楚期间,我们专门前往巴楚二中,关于这所学校,过去是什么样,今天是什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番走访。


中午的巴楚中学阳光明媚,同学们在树荫下天天说地,一派无忧无虑的校园景象。


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开始下午的学习。在巴楚二中,有不少来自上海的援疆教师,他们承担起了从初中到高中,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在巴楚二中,援疆上海教师们总是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因为老师们不仅把课本上的内容讲得生动,还可以将课本外的知识带给同学们,让同学们拓宽眼界。


下午第四节课是每周例行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全校语文老师和上海援疆老师一起,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建立起系统化的标准。


上海援疆老师们,要做同学们的老师,也要做老师们的老师。他们的徒弟如今慢慢成长起来,也成为了学校可以信赖的中坚力量。


下午四堂课结束,走读的同学放学回家,学校里又恢复了热闹的气氛。


巴楚二中还有不少来自外县市以及周边乡镇的同学,他们选择住校,吃得好不好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巴楚二中分大小两个食堂,从大锅菜到小灶,各种面食、串烧,应有尽有伙食之丰富超乎想象。



同学们分批吃饭,井然有序,食堂环境看起来也干净整洁。


吃完饭后,所有人都会认真将剩菜剩饭倒干净,将碗筷分类进行投放,学校对同学们日常礼仪的教学十分严谨,从这一细节就可见一斑。

从小胡杨到巴楚二中,在巴楚,教育成为了扶贫最重要的抓手。在可期的未来,今天巴楚的幼苗终将成长为一棵棵参天的胡杨树,而这每一棵胡杨树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一股来自上海的清流。


栏目主编:张春海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董天晔 摄影报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