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毛泽东70多年前就曾提醒,党员身上的这种“恐慌”,今天怎么破?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评论员 2019-07-02 08:04
摘要:专业水平高、能力超强,这是“突击队员”的实力所在。而练就本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干部们不断地同习惯作战、同惰性作战,弥补能力短板、克服“本领恐慌”。

上海是承担特殊使命的城市。身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时代重任,都决定了上海的干部队伍必须是一支“先锋队”“突击队”“战斗队”,必须有特殊的精神气质,同时有很强的实操能力。

“充满激情,富于创造,敢于担当”,这样的特质,本身就是对意识和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市场、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愈加对干部的专业水平提出考验;上海要落实服务国家战略,在各方面走在前列,并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干部手里非得有几把“刷子”、掌握几门“硬功”。

与此同时,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一个世界性的超大城市,无论经济运行、城市运行还是民生服务、公共治理,本身都具有极高的复杂程度,加之开放程度高,先行先试的机会多,也容易更早面对前沿领域的变革和挑战。唯有以过硬的本领支撑,杜绝懈怠,才能跟上时代、破解难题、开创新局。

专业水平高、能力强,这是“突击队员”的实力所在。而练就本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干部们不断地同习惯作战、同惰性作战,弥补能力短板、克服“本领恐慌”。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7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数次重提克服“本领恐慌”问题。

“我们现在是不是也面临这样一种状态呢?我看是的。”他在一次讲话中说,“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

“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一些干部如此自嘲。要改变,最有效的办法是学习。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学习应当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的功课,甚至内化为一种终身的习惯。具体到上海而言,身处党的诞生地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就意味着上海的党员干部们应当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虚怀若谷地学习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成果和国内外的好做法、好经验。

党员干部的学习务在深入,务在潜心,要“知其然更知所以然”,不能以“忙”作为托辞,不能满足于“浮光掠影”,不能沉醉于碎片化的阅读。这同做任何工作一样,投入几分精力,收获几分成果,其间没有什么捷径。与此同时,“突击队”不能纸上谈兵,终究要在实践中锤炼。我们抓工作,特别是紧迫性强的工作,也常常等不及“先学再干”,而需要“边干边学”,让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党员干部的学习,亦不停留于书本——干事创业的实践过程,更是重要的课堂和考场。

人们期望上海干部“平常时期看得出、关键时候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具有这样的素质和能力,有赖于实践一线的锤炼塑造,特别是到任务急、难、重的地方去“硬碰硬”。经没经历过风雨,干部的底气大不一样。一支“突击队”的最大底气,就在于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和困难,都能下定决心动真碰硬、并努力找到办法破解难题。

就干部工作而言,这就需要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让更多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一线接受洗礼,用实打实、硬碰硬的,而不是“镀金式”“补经历式”的培养,真正提升其专业化能力。在干部管理上,更要树立起鼓励动真碰硬,杜绝“好人主义”的导向,让真抓实干成为蔚然之风。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朱瓅
本文刊于7月2日《解放日报》,原题为《做能力高强的“突击队员”——论“练就攻坚克难的硬本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