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少年宫里的垃圾分类课,开场为何鸦雀无声……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頔 2019-06-29 06:06
摘要:教育一个孩子,可以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同学们,我们的垃圾现在分成几类?”

 

大礼堂里,鸦雀无声。

 

“你们知道上海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吗?”

 

依然没有回音。

 

台下数百名孩子,几乎无人人响应台上老师的提问,甚至,一些人脸上还挂着不情愿的表情。这场在长宁区少年宫举行的暑期首场垃圾分类培训,从开场情况来看,似乎有些尴尬……

 

毕竟,台下的中小学生,都是学校老师领来的,或许牺牲了做功课的时间、或许惦记着下课后和小伙伴们去哪里玩。这样的培训课程,能让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买账”吗?

 

“上海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超过2.6万吨,什么概念?从人民广场到浦东机场有46公里,如果用厢式货车装这些垃圾,货车可以从人民广场排到浦东机场。”

 

台上的老师仍在娓娓道来,而台下终于产生一阵小小的骚动——原来管理好平日不起眼的垃圾,竟那么重要。

 

“如果用这些垃圾堆成像金茂大厦一样的建筑,几天可以堆成?”“一周!”“一天!”“三天!”不知谁打破了沉默,同学们的回答声渐渐响亮了起来……随着游戏、问答等互动环节的进行,垃圾分类知识也在热闹中入脑入心了。

 

暑期来临之际,《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一场“小手牵大手”的垃圾分类文明实践也拉开帷幕,希望以此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生边学边干,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从而回家督促长辈、邻居、亲朋好友进行正确的生活垃圾分类和投放,为垃圾分类贡献一份力量。

 

在2017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后,有2300余名学生的建青实验学校垃圾数量日益减少,干垃圾从以前每天平均17桶减少为现在的10桶,可回收物原来几乎都被混放在干垃圾中,现在变成每天4桶,资源利用率提高了20%。

 

在该校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的“生灵之境”实验室中,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填埋实验,发现不同垃圾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是不同的,如湿垃圾橘子皮经过2周的时间大面积长出霉菌开始分解,干垃圾餐巾纸则有小部分颜色发生了变化……从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到的实验结果,让学生们真实感受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如果将所有垃圾都用填埋方式处理,不仅资源得不到回收,而且由于垃圾长时间不能被分解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被我们说教的女儿,开始用她的言行影响我们了。”自从担任起学校校风监察部部长,专门负责垃圾分类工作后,高三学生张慧洁家里的垃圾桶也由一个变成了多个,她的妈妈很欣慰:“我们家在垃圾分类中受到女儿影响,也做得很细致、很规范。”

 

“教育一个孩子,可以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该校副校长童葆菁说。

 

为推动“小手牵大手”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覆盖面与影响力,上海市文明办还编撰了《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读本》,运用短文、儿歌、漫画等未成年人的喜闻乐见的表述方式,让未成年人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辅导他们正确识别和处理各种生活垃圾,引导他们争当正确处理生活垃圾的实践者和宣传员。

 

全市各中小学校、各街镇也将利用暑期这一时间节点,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参与聆听一堂 “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教育课;处理一次家庭生活垃圾;参观一个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展览;争当一天生活垃圾处理小小志愿者;考察一家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厂;参加一次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等垃圾分类“六个一”活动,树立生活垃圾分类观念。

 

“希望全市未成年人在牵住家人‘大手’的同时,能积极参加符合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活动,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