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上海第一次西医考试,只有3名学生!沪上首部单家医院医学史研究专著正式发行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王昊宁 袁蕙芸 2019-06-24 17:31
摘要:从医学史角度而言,它是“西医将行于中国”的萌芽,是西方医学科学在中国得到社会认可并开始广泛传播的标志;而从整个中国史的角度来看,它是西医学及其从业人员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175年前,上海的首家西医医院是如何运作的?当时的中西医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近两个世纪的时光荏苒,是否还有保留的历史资料为如今的医者带来别样的启示?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办的第3届院史论坛上,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教授苏精撰写的《仁济济人:仁济医院早期故事》一书首发,据悉,这也是上海首部根据医院建院史料,包括手稿、档案、年报等完成的单家医院医学史研究专著。

仁济院长曾作我国第一套西医学专著

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分享了对于仁济医院第二任院长、医学翻译家合信(Benjamin Hobson)与其著作《西医略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合信编译了包括《西医略论》在内的5本医学、科学图书(合称《医书五种》),这是为了在19世纪中叶的中国传播西方医学和科学理论,培养更多的本土西医学人才,为中国百姓服务。”

他还指出,为此,合信选择的是当时西方医学界公认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医学、科学书籍,并将其作为《医书五种》中所有书籍的底本,择其所长,“为了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他用当时中国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了翻译和编写,为西医学和自然科学在中国乃至东亚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

近代上海最早的公共卫生引入者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晞代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刘士永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卫生”一词在近代中国的由来,“作为上海首个西医医院,仁济医院在建院初期所提供的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无论是推广种痘服务、编印医学专著或制作通俗易懂的卫生宣传小册子;无论是积极实践的西医理论,或当时的服务项目和救治对象,甚至是在转变当时社会对健康的某些误区和偏见观念上,仁济医院都可谓当时中国在西方医疗卫生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突出代表之一。”她指出,这也成为时人或后世学者彰显中国“现代性”最常被用的事例,“当学界把上海工部局作为中国都市管理现代化的思考脉络中,也不经意间把仁济医院在其中的医疗卫生功能,赋予了医疗现代性上的涵义。”

“就拿月经生理知识为例,我国传统观念里曾认为它是脏污不洁的,而合信《妇婴新说》对‘血’有了重新的论述,强调了月经卫生器具的使用与日常养护,以及它和生育健康下一代的关系,这一系列关于女性健康的论述,让妇产科也颇具现代性了。”高晞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第一场西医学考试与中国近代第一次红十字会演习

1887年与1888年,时任台湾打狗海关医生的英国医生梅威令两次率医学生来到上海参加医生考试。虽然一共只有3名学生,但这场在今天看来相当平凡普通的医学操作考试,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高晞介绍,这场考试的科目分为助产、临床医学操作、外科理论与实践、药物治疗学、创伤与急救等5项,考官共9位,分别来自美英德法4个国家。“这既是中国第一次西医操作实践考试,又因创伤急救考场出现红十字标志,经过《申报》报道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红十字会演习。而它给当时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却远不止是一场考试那么简单。”可以说,从医学史角度而言,它是“西医将行于中国”的萌芽,是西方医学科学在中国得到社会认可并开始广泛传播的标志;而从整个中国史的角度来看,它是西医学及其从业人员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这不仅是中国西医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更首次将‘医学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公诸于社会。”高晞说道。

正式注册中国近代第一批护校之一

本次带来《仁济济人:仁济医院早期故事》新书首发的苏精教授已连续3年做客仁济院史论坛,他笑道,“我原本专攻印刷史等领域,在研究上海的墨海书馆时,意外了解到了仁济医院的历史,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今天的论坛上,苏精带来了其多年研究过程中收集收藏的大量来自英国伦敦会的年报、照片、微缩胶片、手稿信件等原始资料,为听众还原了1891年至1940年间仁济医院护士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和护理教育的萌芽和发展的历史。

“1914年开办的仁济高级护士学校,是当时中国正式注册的第一批护校之一。”苏精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旧制的护士训练都以术科实务为主,而新式的则以理论和实务并重,但要求旧制的学习护士再费多年功夫重新学习考试并不合理,所以特别对术科能力纯熟但笔试书写能力不强的学习护士“破格”招录,“1914年当年,就有一名学习护士通过了考试并获得证书。”苏精说,“中国的护理教育从这片沃土不断生根发芽、发展壮大,这是仁济护理人对中国、乃至世界护理事业的重要贡献。”

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郭莲表示,“这本新著与各位专家带来的丰富史料,对于正值175岁的仁济医院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生日礼物。目前,国内较少有专门以一家医院的历史文化为蓝本开展的医学史研究学术专著,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相关学者为社会和医学史研究打开一扇文化之窗。”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仁济医院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