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感悟70年来中国的变化,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开班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2019-06-18 06:30
摘要:在为期三周的时间里,来自32个国家的37名青年汉学家将聚焦“文旅融合和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开展研修。

6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总协调、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的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开班仪式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举行。在为期三周的时间里,来自32个国家的37名青年汉学家将聚焦“文旅融合和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开展研修。

推动传统汉学研究转向当代中国研究

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世界汉学研究也迎来了议题与方法的革新。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开设,就是为了顺应中国和世界汉学研究的新变化,帮助广大青年汉学家们深入研究当代中国,促进当代汉学研究的发展和中外学术交流。希望通过研修,青年汉学家们可以零距离观察中国,感悟70年来中国的变化,体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创新行动,认识中华文化孕育的独特的社会历史风情。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指出,汉学研究由来已久。伴随着中国实力和影响力的上升,中国研究成为世界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由此,推动传统汉学研究转向当代中国研究就成为必然的趋势。举办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培养新一代汉学家,能够为海外中国学研究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上海社会科学院是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之一,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重镇。自2016年以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年共4期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为海外青年学者从事汉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得到广泛好评。

电影、太极拳、春晚……他们这样讲述“我的中国故事”

开班仪式上,来自波兰、阿富汗、肯尼亚和哥伦比亚的4位青年汉学家,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他们的中国故事。

波兰台风出版社中国文学策划孔敏以电影为切入点,结合她在上海大学留学的经历,讲述了她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力和建筑遗产的认识。“我没有办法回忆起关于我的中国故事是从何时开始的。也许就是当我还年幼时,我的祖母为我朗读她从中国历史书籍手抄来的笔记本摘录。又或者是当我十几岁时租了李安导演的《色戒》DVD。这是我看的第一部中文电影,第一次听到普通话。普通话的声音听起来很迷人,跟我以前接触过的语言都不一样。”通过电影,她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上海,并为之着迷。

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讲师王西讲述了自己在中国求学和生活的经历,表达了以汉学和汉语教育拉近中阿关系的愿望。“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王西表示,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不管是文化关系、经济关系,还是政治关系,都离不开语言沟通。阿富汗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中国的发展经验很值得借鉴。作为一名青年汉学爱好者和汉语老师,他会把更多的知识教给他的学生,把中国发展的优秀经验介绍给自己国家的人民,培养更多懂汉语的人才。

供职于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茹丝回忆了她接触中国、学习中文的过程,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实现“肯尼亚梦”的重要意义。2006年,作为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的第一批学生,茹丝和她的同学们有幸得到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接见,并与胡锦涛一起演唱了中国民歌《茉莉花》。2011年,茹丝代表孔子学院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和大山一起说相声。2013年,她又再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和李谷一一起演唱《难忘今宵》。谈及“一带一路”,茹丝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欢迎,而肯尼亚就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国正在帮助我们实现‘肯尼亚梦’”。

哥伦比亚哥中关系促进协会教育事务主任达尼罗讲述了他通过武术来了解中国的历程,阐述他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理解。“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次接触,发生在我的家乡。16岁时,我认识了一位太极拳老师,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他虽是哥伦比亚人,但他对中国武术与传统哲学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学习太极拳与其神秘的哲学思想的过程中,我逐渐地对中国语言文化产生深刻的好奇心。”达尼罗表示,中国改变了他的命运,是他成长的重要来源。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由文化和旅游部于2014年创办,在北京、上海、陕西、河南、重庆、广东、浙江等地共举办17个研修班,培养了来自世界99个国家的514名青年汉学家。该项目旨在搭建支持海外青年汉学家开展中国研究的全球性平台,为各国汉学领域的青年人才创造与中国本土优秀学术、文化、教育、旅游机构以及社会团体、企业和学者开展交流、合作的机会,为其学术研究提供便利和实质性帮助,通过他们推动各国学术机构与相应的中国研究机构和智库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实现双方交流互鉴,共同推进汉学研究的发展。

据悉,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依然保持一对一导师指导、高端学术讲座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修模式,为其进一步研究中国夯实知识和理论基础。研修期间,37位青年汉学家将聆听5场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经济转型、文旅融合、创意产业、服务业创新的高端学术讲座,由熊月之、张道根、薛可、曾刚、魏陆等主讲,并与专家学者开展专题交流和研讨。研修活动期间,青年汉学家还将考察上海的城市历史遗产、政府机构、特色社区、知名国企,并赴湖南学习交流考察,亲身感受中国悠久文化和当代发展成就。

本次研修班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基金会协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文内图:王珍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