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汤定元院士逝世,他是我国半导体学科早期的开拓者,曾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贡献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19-06-04 09:11
摘要:作为新中国早期留美归国科学家,他率先开展半导体光电现象和硫化铅探测器的研究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汤定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6月3日10时40分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

 

汤定元1920年5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1951年6月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半导体所和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1982年至1985年任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1985年至1990年任中科院红外物理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0年至1993年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

 

汤定元院士是我国半导体学科创始人之一,我国红外学科的奠基者,为发展我国半导体光电子特别是红外光电子科学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新中国早期留美归国科学家,他率先开展半导体光电现象和硫化铅探测器的研究,并与黄昆、王守武、洪朝生等召开“全国性半导体讨论会”,举办“半导体短期讲习班”,翻译出版半导体物理学书籍,规划推动发展我国半导体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汤定元院士高瞻远瞩地认识到红外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向国家主管部委和领导人先后递送“三封信”,建议国家重视并部署红外技术研究工作,在科学界中传为美谈。1962年,汤先生参与了我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在他的倡议下红外技术与应用光学并列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按照中科院的决定,1964年汤先生从半导体所转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后,瞄准研究所开展红外技术研究的长远目标,领导并建立了红外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垂直整合”结构模式。这种由国家科技任务带动学科发展,并组织全所研究工作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为现今研究所全创新链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他首先注意到红外技术在气象卫星上的发展前景,于七十年代收集并翻译出版《红外技术在气象卫星上的应用》文集。就此引导上海技物所坚持以国家需求为牵引,开展红外技术在空间应用的研究,近五十年来在红外光电科技上取得重要发展,对国家作出多项重大贡献。

 

汤定元院士带领研制成功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已成功应用于多种遥感探测先进装备,为我国“两弹一星”等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以科学家的敏锐眼光,选择以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作为主攻方向,亲自组织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基础研究,对材料、器件的技术攻关研究。在他的带领与指导下,对碲镉汞的多项基础研究成果被列入国际科学手册。

 

汤定元院士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奖励,包括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状,1988年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4年全国侨联“爱国奉献”奖牌,2002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等荣誉称号。

 

汤定元院士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育人有成,先后培养出以方家熊院士、褚君浩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他一生热爱祖国、淡泊名利。汤先生曾说,“任何人的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同他的祖国联系在一起的。让自己的祖国在世界上更为强大,发出更灿烂的光辉,是我们这些科学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愿望。”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和建树,他又是谦逊的,认为自己“只是作为一个带路人,没有带错路,工作是全体同志共同做出来的”。 他的非凡业绩和高尚品格,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建国初期回国的一批科学家在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建立了辉煌、开创性的丰碑,汤定元院士正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汤院士的逝世是上海技物所、也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