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康平路 > 文章详情
高规格调研+现场会上,上海市委书记说了:让城市寿星更多、老人笑容更多
分享至:
 (26)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谈燕 朱珉迕 2019-05-30 20:54
摘要:抓住养老服务工作推进的着力点,补短板、提质量、扬优势、促联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实际的养老服务路子。

今天下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率领16个区的“一把手”和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跑了长宁、徐汇两个养老点,随后召开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

 

这样的高规格、大规模“调研+现场会”组合,聚焦的还是一项专项议题,在小编印象中并不多见。

 

图为在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调研。


为何如此重视?

 

李强在现场会上开宗明义:因为这项工作很重要,而且今后会越来越重要。这是千家万户都关心的事,也是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去年来上海考察时还专门讲到“老、小、旧、远”四件事。

 

在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徐汇区徐家汇街道龙吴路养老院两个考察点,市领导一听汇报、二看设施,但所花时间最长的还是同老年人的交流交心,所问最多的还是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奔着问题而去,是因为上海作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养老这件事是绕不过去、也必须应考的“必答题”。

 

一方面,上海的老龄化速度比全国快20年。现在,全市户籍人口中三分之一是60岁以上老人,80岁以上老人超过80万,百岁老人也有2000多位。与快速增长的需求比,养老服务供给的缺口,相当程度上还很明显。

 

另一方面,老年人数量多了,需求的内涵也在变化。李强说,今天的老人关心的已经不单纯是“有没有”的问题了,更多的是对服务的需求、品质的追求,是“好不好”的问题——

 

养老服务消费上,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加了多少养老金、建了多少养老床位、有了多少助餐点,等等,他们还希望吃得更好一点、选择面更大一点、看病配药更方便一点、身边的康体康养设施更多一点。

 

精神文化生活上,也不光是跳跳广场舞就满足了,还希望多学一些技能技艺、提高生活情趣,多些社会交往交际、而不是天天闷在家里。

 

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也不是有个人擦把脸、翻个身就行了,还希望照护更专业一点,让这些老人的生存更有尊严、更有质量一点。

 

另外,现在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是充满活力的,很希望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得到价值体现,等等。这些都对提高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很高,问题也不少。但对上海来说,问题解决好了,压力也可以变成机遇。这场推进会旨在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需要全市“更加积极地看待养老问题”

 

“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李强说,今天的养老服务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经济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结合点,“引导、培育好了,可能就是下一个站在十万亿级风口上的产业”。

 

图为李强、应勇等市领导同老人们交流,倾听想法建议。


是困难,还是“风口”?全看上海如何出招。李强提出了四个特别的“着力点”:

 

一是补短板——很多人看好养老产业,但也知道它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于是市场活力还不够。怎么让市场力量、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到这项大产业?政府的制度供给、政策设计等等,就要动一番脑筋。

 

二是提质量——助餐也好、医疗照护也好,现在“量”不少,但“质”还要提升,有些地方“叫好不叫座”,关键是供需不匹配。老人在助餐点能吃到现烧的热饭热菜吗?能在社区养老设施里直接看病吗?

 

三是扬优势——全市层面的“9073”养老服务体系,中心城区的嵌入式养老服务品牌,农村地区的互助式养老服务品牌,都需要打得更响、擦得更亮。

 

四是促联动——长三角是个大市场,“大城市养老难”也可以由区域“大养老”来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怎么加强合作、打破壁垒,加快建设一个开放、交融的养老服务市场?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应有之义……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对上海这座城市,养老是大民生,也是大发展。上海着力攻坚的“老、小、旧、远”,把“老”放在第一,就表明了一种决心。李强在现场再度提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那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话语——

 

“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李强说,“我们一定要把上海500多万老年人的事办好,让我们这座城市的寿星更多,让老年人的笑容更多,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关于解决“老、小、旧、远”问题的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今天下午举行。李强在会上强调,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既现实又紧迫,更事关长远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抓住养老服务工作推进的着力点,补短板、提质量、扬优势、促联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实际的养老服务路子,让上海这座城市的寿星更多、老年人的笑容更多,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不竭生机和活力。


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尹弘,市领导翁祖亮、诸葛宇杰、宗明参加,市民政局在会上通报了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发展情况。


李强指出,要树立积极老龄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政策和举措,看待老龄社会,应对老龄化问题。老龄化既带来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养老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正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对提高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结合点,养老服务将成为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发展动能的重要增长点。


李强指出,做好超大城市养老服务,要针对实际、聚焦重点、发挥优势、破解难题。

要把全社会的活力更好激发出来,更大力度向市场开放,更多扩大社会参与,更好满足差异化、优质化养老需求。

要提升生活照料和医疗照护的服务质量。坚持公益定位,加强精准对接,进一步优化老年助餐配送体系,增加助餐点数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更多样、更优质的餐品和服务。把更多健康服务资源导入社区,打造“一门式”综合体,把医养结合做实在社区。深化长护险试点探索,重点聚焦失能老人需求,逐步完善制度供给。

要全力打响上海养老服务品牌,坚持“9073”格局,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深度融合。中心城区要打响“嵌入式”养老服务品牌,农村地区要做深做透“互助式”养老服务品牌,盘活用好存量资源、闲置资源,解决好养老设施落地问题。

要强化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合作,加快建设开放、交融的养老服务市场,构建区域养老服务大平台。


李强强调,要强化养老服务工作的支撑和保障。各区、各部门要加大制度供给、政策支持、工作协同,主动担当作为,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注重养老事业人才培养,加快形成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发展体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应勇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指出,各区、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努力推动上海养老服务更加充分、更加均衡、更加优质。要紧扣目标,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要扩大供给,坚持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要完善制度,构建城乡统筹、更可持续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继续探索长期护理保险、老年综合津贴、统一需求评估等基础性制度。要加强管理,加快构建信用为核心、质量为保障、放权与监管并重的养老服务管理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支持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确保养老服务业健康规范发展。


图为在徐汇区徐家汇街道龙吴路养老院调研。


会前,李强、应勇率各区、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实地调研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建设运行情况,认真倾听老年群体的需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社区托养、医养结合、家庭支持、生活服务等“一站式”综合为老服务。市领导在中心观看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演示,听取中心功能布局以及医养结合、老年福祉产品应用推广等情况汇报,走到正在参加烘培、康复、手工制作等活动的老人中间,关切询问他们的感受想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李强说,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听到大家在这里安享晚年生活,我们就放心了。徐汇区徐家汇街道龙吴路养老院集日间照料、长期住养和综合助餐等服务为一体,专注于为认知症和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市领导着重了解养老院“公建民营”运营情况及失能老人照护计划,来到布置温馨的公共活动区,同老人们亲切交流,仔细询问大家的生活照料情况,并祝老人们健康长寿。李强叮嘱区、街道干部及养老院负责人,养老服务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共同努力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陈正宝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