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上海今天最高温飙升近7℃,本周末迎来气温“双30+”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戚颖璞 2019-05-27 06:00
摘要:进入夏天,凉爽只能是“昙花一现”。

大雨的周末,没挡住升温势头。

    

昨天,上海下起瓢泼大雨。上周好不容易攒到的“30+”气温,被这一瓢雨打回了“2”字头。想必出门的小伙伴们都感受到久违的凉爽。

    

凉爽只是“昙花一现”。在地面高压控制下,上海本周恢复晴到多云天气。今天的上海延续了昨天的降水,全天有短时阵雨,但最高温毫不客气地飙升到29℃,比昨天的最高温高出近7℃。

    

从周二开始,上海重回热情的小轨道,大太阳强势回归。四个工作日的最高温在26℃至29℃之间。

    

在阳光的持续助力下,周末最高气温又要突破30℃大关,最低气温也有22℃,和上周日的最高温相当。


    

夏天一到,防旱、防汛、防台成为关键词。要知道在古代,这些关键词就在建筑中加以应用,留存至今。

    

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气象知识》刊载,位于山西五台山的文殊殿,有一处滴水屋檐。无论下雨放晴,还是大旱之日,水流滴而不断。久而久之,滴水屋檐的石条上,就留下了一条水流的痕迹。古人利用当地日夜温差大,空气易凝结成水滴的特点,殿顶安装了一种特殊的储水装置,加上殿顶的琉璃瓦质从不吸水,所以檐水永滴不息。可惜,1982年在翻修殿顶时,不小心破坏了殿内的储水装置,长达300多年的滴水奇观悄然消失。

    

广西合浦县山口镇永安村有座著名木质楼阁——大士阁,在多次台风、地震中,楼阁安然无恙。这可能与它的结构有关。全阁由前后两亭组成,下部全为圆桩支撑。主要承重结构为36根铁木圆柱,每根柱子都十分粗壮,全支撑在入土约10厘米的宝莲花石垫上。各柱间有72根木梁相接,梁、柱均为榫接,无一钉一铁。站在楼下仰望,木条左右上下穿交,令人眼花缭乱。


大士阁


山西省永济县普救寺有一舍利塔,又名“莺莺塔”,它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用石撞击塔前的地面,即发出“咯哇!咯哇!”的蛙鸣。这是因为莺莺塔所处的地势高敞,而四周平坦又无障碍物,可接受大范围内传来的声波。同时,莺莺塔的建筑结构比较特殊,每一层塔檐挑出成内凹弧形,能把声音反射聚汇,“蛙声”就是十三层塔檐反射聚汇的结果。而且,宝塔的建筑材料特殊,塔身和塔檐用青砖叠砌而成,由于黄土高原风沙长年累月吹拂,青砖表面变得光滑,对声波反射系数高达0.95—0.98,传来的声波,几乎被全部反射。也就是说,当沙子吹到塔身上,击石脉冲入射到各层塔檐表面,又被集中反射,到了人的耳朵里形成了和蛙鸣类似的声音。


莺莺塔

    

每到雨季,故宫的防涝系统也要被拿来夸赞一番,这其中便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故宫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使用。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顺应北京的地区地理环境,借助地势排出积水。

    

故宫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亦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略有坡度。其中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竖向地平高差约2米,这一坡降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故宫内的积水能缓慢排出。故宫内的排水沟渠又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还连通着全城水系。如此一来,积水便有处可去。


故宫排水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