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提升“0到1”创新策源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突破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俞陶然 2019-05-24 06:01
摘要:剑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的步伐日益稳健。

风从东方来。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以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布局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取得一系列实质性突破,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举全市之力。剑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的步伐日益稳健。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上海地标”瞄准科研重镇

 

单纯的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无法成就一个真正的科技创新中心。能否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是上海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关键。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五年来,上海始终以前瞻的眼光进行布局和投入。

 

“这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雄心与气度。”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施尔畏不止一次在多个重要场合说过这句话。作为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去年4月27日在上海开工建设,建成后对微观世界的研究能力将从拍“分子照片”提升到拍“分子电影”水平。就在这个大科学装置不远处,曾被预估只有300位用户的上海光源,以累计24684位的用户数成为我国用户最多的大科学装置。在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概念100多年后,地处东方的上海光源每个线站平均成果产出位列世界第一,不仅在张江引领构筑了一个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还成为了近6万人参观访问过的上海新地标。

上海光源内景。海沙尔摄

 

不仅仅是光子领域,上海在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先后启动了蛋白质设施、转化医学设施、海底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等建设。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预计到2025年将全部建成,届时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将更多地来沪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上海将依靠这些“科研重器”,成为相关领域的国际“科研重镇”。

 

能否参照对世界科学影响巨大的玻尔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顶级研究所?五年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去年8月,李政道研究所在张江科学城正式开建暗物质与中微子、实验室天体物理、拓扑超导量子计算三大实验平台。为推动重大创新突破,上海先后挂牌成立了张江实验室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启动建设了李政道研究所、张江药物实验室、国际人类表型组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机构和平台。

这里有两组同比增长不到1%的数字,却是实打实的大手笔。五年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占全市GDP的3.58%提升到了4%——1316亿元;基础研究投入从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7.1%提高至8%——105亿元(其中还不包括在大科学装置建设中投入的基础性研究费用)。

 

大手笔的投入,正是为了原始创新的厚积薄发。《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拔根毫毛,就能变出许多个孙悟空。世界上第一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的诞生,被评价为近20年来全球生物科技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人工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这可能吗?上海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使得这一大胆的科学假设成为现实;上海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脉冲峰值功率创世界纪录。过去五年,入选我国年度十大科学进展的50项成果中,超过20%由上海科学家牵头或参与。在全国科技奖励中,上海科学家获奖比例连续16年达到两位数,2018年度更是在第一完成人中占比达到10.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

“中中”(中)和“华华”(右)在玩耍。董天晔 摄

 

 

提升创新策源力,人才是核心。随着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的出炉,青年科技人才也在快速成长。在2018年上海科技进步奖所有奖项的第一完成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家接近总数的一半。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上海参赛数量持续保持7000多家,创业者年龄中位值为35岁,“硬科技”项目占比超过70%。

 

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科技研发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五年来,上海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在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取得了突破。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近日,集成电路“上海方案”率先形成,另两个产业的“上海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制订中。一颗颗指甲大小的芯片,如今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要素,上海如何代表国家参与这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副市长吴清介绍,上海拥有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在设计领域,一些企业的研发能力达到7纳米工艺,紫光展锐的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三;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已实现28纳米先进工艺量产,基本完成了14纳米工艺研发;在装备领域,中微研发的刻蚀机将用于全球最先进的5纳米生产线,上微研发的光刻机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材料领域,新昇的300毫米大硅片打破了国外垄断,月产能达到10万片。

中微员工在研发等离子体刻蚀机

 

“去年进博会上,习总书记宣布将推出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给我们集成电路企业送来了‘大礼包’。”中微副总裁曹炼生说。最近,这家企业申请科创板上市的第二轮反馈进入公示阶段。如果能登陆科创板,已跻身国际第一梯队的中微将取得更快发展。

 

上海西岸,位于黄浦江两岸核心区段,岸线长度约11.4公里。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就在这里举行,集聚了全球业界目光。“我们要将西岸打造成上海乃至全国、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浓度和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上海西岸开发集团负责人的这句话,充满了自信。就在今天,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创新应用的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在此揭牌。它们将与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平台机构,以及数十家人工智能企业协同发展,推动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五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也硕果累累。重大原创新药“GV-971”三期临床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糖类多靶点抗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从而结束这一疾病16年无新药上市的历史。首台国产一体化高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ET/MR去年10月正式推向市场,此前,全球仅有2家跨国公司具有研发和生产该设备的能力。2018年,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逆势增长。全年实现经济总量3433.88亿元,增长4.49%。其中,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实现产值1176.6亿元,增长9.8%,高于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3.8%的增速。

 

可复制推广改革举措中,“上海经验”占四分之一

 

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创新的“点火器”。上海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上,同样领风气之先。

 

去年9月,和记黄埔医药拿到了全国首张增加“药品委托生产”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两个月后,公司的呋喹替尼胶囊得以顺利上市,这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抗结直肠癌的创新药。以往,我国药品注册与生产是被“捆绑”在一起的。2016年,上海全力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试点落地,将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从此“解绑”,解决了许多新药研发企业无力生产的问题。

国务院授权上海先行先试的10项改革举措,目前已基本落地,并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海外人才永久居住便利服务制度、天使投资税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在国务院已批复的36条可复制推广举措中,有9条为上海经验,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五年来,上海发布了超过70个地方配套政策,涉及170多项改革举措。

 

成果转化后可获千万元以上奖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温兆银团队日前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政中受益。2017年6月《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出台后,该所提高了个人在技术转让与许可所获收益中的提奖比例,最高可达52.5%。目前,该所已有两个研究团队成果转移转化超过5千万元,分别可获2500万元以上的现金奖励。此前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意见》和《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从制度层面基本解决了成果转化动力问题。作为上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中的最后“乐章”,《行动方案》重点解决了成果转化“怎么做”的问题。

 

上海理工大学技术经纪人闵华一直有个心病,入职5年在科员岗位上就没动过。不过,不久他将从行政管理岗位转到专业技术岗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但要激励科研人员,还要让技术转移服务人才“名利双收”。上海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简称上海科改“25条”)已显现“新政效应”。

 

不拼重金,而是拼制度拼环境。上海科改“25条”,着力破解了“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等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释放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在这之后不到2个月,上海又出台了有关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完善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管理等系列配套政策。

 

“如果呋喹替尼不是在张江研发,可能不会那么快获得批准。”和记黄埔医药资深副总裁吴振平深有感触。该企业位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被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后,“双自联动”为众多科技型企业带来了制度改革红利。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宣布“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与自贸试验区更广泛、更深入的联动吹响了号角。除了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习近平总书记还交给上海两项新的重大任务: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这两项任务也与科创中心建设紧密关联,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受理科创板申报企业超过100家。上海正在推进三省一市协同创新,致力于实现“创新能力一体化”。截至2018年底,上海向江苏、浙江、安徽输出技术超过3300项,成交金额达173亿元。“长三角大仪网”已整合区域内2.6万多台、总价值超过307亿元的大型科学仪器,让科技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可以预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上海将有更多科技突破在长三角开花、结果,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题图:上海光源。海沙尔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