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中国为何没能触发科技革命?中科大教授:长三角是破题关键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抒怡 2019-05-22 06:36
摘要:“立云端、接地气”是该研究中心的“独门秘笈”

去年,陈晓剑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决策咨询专家参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今年他又有了一个新头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在今年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将揭牌成立。


“这个智库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教授建议成立的,目的就是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好对接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和奉献长三角。”陈晓剑介绍。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发展经济学表明,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科学中心的转移高度契合。领先的科学出现在哪里,尖端的人才就流向哪里,核心科技的突破就产生在哪里,而新兴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就爆发在哪里。在陈晓剑看来,欧美等西方强国都是在发展过程中,抓住了科学的发展,抓住了科学中心转移的机遇:一类以美国为代表,通过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一类以德国、日本为代表,以应用技术带动工业技术的发展。二者的底层逻辑都是科学问题的发现和探索。“如果我们某些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仅着眼于经营模式、市场策略、应用推广方面的创新,而忽视了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的掌握,我们将错过时代发展的机遇,愧于历史赋予的重任。”陈晓剑说,“目前我国虽然‘轻科技’大量涌现,但基于科学的创新依然滞后,缺少触发科技革命的‘深科技’‘硬科技’‘黑科技’,比如在医药领域我们所占全球份额不足1%,生物技术和半导体设计等仅占3%,这一现状亟需重视和改变。”


如何改变?长三角或是破题的关键。据统计,六大世界级城市群拥有80%以上的全球TOP 200高校,以及将近60%的世界500强企业。“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往往在科教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的地区产生,长三角具备了探索科技战略前沿性问题的基础。”据陈晓剑观察,长三角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使“轨道人才”应运而生,学者、专家、医生、律师、企业家等人才摆脱了空间的束缚,突破单一城市工作模式,工作和生活往往不在同一城市,每天可以借助区域内便利的轨道交通往返其间,实现多点执业,多重身份的自由转换。


“要把长三角建成‘科技创新高原’,就要聚焦科教资源,它是健体强身的‘创新之钙’,也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创新核反应堆’。”陈晓剑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有四个依靠力量,那就是要紧紧依靠长三角的大院大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教资源,依靠长三角研究型大学的科技战略力量,依靠科创企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密切协同,同时还要依靠好该地区科研基础设施的大科学装置,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性和战略性的科技上积极做好部署与组织,寻求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新兴科创产业带动作用。

在谈到即将揭牌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时,陈晓剑透露,“立云端、接地气”是该研究中心的“独门秘笈”。“立云端”是指将科技创新的链条继续向前延展,紧紧依靠科技专家和科学的方法预测预判科技前沿的战略态势、重要领域和研究方向,通过顶层设计、概念制造、议程设置等多种手段在重大科技前沿的战略问题上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接地气”则是指在科技与产业创新上,积极探索、实践和示范“跑好两个一公里”,在“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上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分别设立科技概念验证实验室和微小科创企业辅导中心,提升科技的产业转换率。“我们的终极目标就要服务于国家利益,助力扭转科技与产业创新全链条上的‘跟跑’现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既‘精’且‘壮’的科技创新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围绕科技、紧盯科技、服务科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用力,我们有信心把科技智库推到一个理想的高度。”陈晓剑充满信心。

 

栏目主编:孔令君 题图来源: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