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军事前哨 > 文章详情
进上海之后怎么办,陈毅定调:野战军在城市不能“野”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钧师 陆军 2019-05-21 12:00
摘要:这次会议,后来被反复提及——时间是1949年5月10日,地点是丹阳城南的大王庙,在会上做入城纪律报告的,则是当时的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往字里行间去读,便会发现:尽管记忆会有差异,文字会有参差,但关切的问题却是再明确也没有的,那就是进上海以后怎么办?

这次会议,后来被反复提及——时间是1949年5月10日,地点是丹阳城南的大王庙,在会上做入城纪律报告的,则是当时的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

但一到细节层面,光是关于当时参加会议的人数,各种档案和当事人回忆便莫衷一是:有人说,听报告的是几百人,还有人回忆参加会议的有几千人,也有回忆称会议规模达到“万人”;有资料说,到会的是“华东军区直属机关排以上干部”,也有研究者说只有“县团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如果把这些考据且放在一边,往字里行间去读,便会发现:尽管记忆会有差异,文字会有参差,但关切的问题却是再明确也没有的,那就是进上海以后怎么办?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这是当日举行的北平入城式,人民解放军在万众欢呼中进入北平前门大街。新华社资料照片


入城纪律规定得越来越细

进城市以后怎么办?这道考题,是毛泽东布置给全党的。

解放军接收接管的大城市,上海并不是第一个。但一些部队进城的经历确实反复,有的还很曲折。在一些解放的城市里,照搬农村经验分“浮财”,发动贫民斗争工商业主,甚至不同单位争抢房屋、物资的“捞一把”现象,也时有发生

与此对应,则是从1948年1月起,到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前,中共中央关于城市接收总体方针的指示电数量,达到了至少34份,这还不包括就某一方面问题,给各中央局、前委、野战军的具体指示。1948年2月,毛泽东要求“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对于自己占领的城市,凡有人口五万以上者,逐一做出简明扼要的工作总结”,并且要求“限三至四个月内完成”。可以说,从这个时候起,“进城以后怎么办”就成了中央“布置”给前方的必答题

随着解放军的推进,在中央指示电中“纪律”二字的分量越来越重,各部队列出的入城纪律规定也越来越详细。1948年的西柏坡九月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辽沈战役胜利后的1948年12月22日,中央军委以当时东北野战军名义,公布“约法八章”。6天后,北平市军管会发出的《关于做好入城准备工作通告》附件中,规定了“入城纪律十四条”。这些纪律一开始执行,就体现出“刚性”,而且收效明显。当时进驻德胜门的警备部队,入夜挤在老百姓家的门道里屋檐下,天寒地冻,却只靠一条棉被一件大衣过夜。经得多见得广的北平市民,为解放军总结了四大优点:“一不吵闹,二不乱跑,三不进民房,四在晚上站岗不吓唬老百姓”。


毛泽东连批四个“很好”

这道考题,现在轮到三野作答了。

从现有资料看,对于进上海之后怎么办,总前委、三野是早有准备的。

1948年末到1949年3月,陈毅格外忙碌。指挥淮海战役和计划渡江作战之外,他先后两次来到西柏坡,后一次是参加七届二中全会。正是在全会后的安排组织各大区人事问题座谈会上,中央确定了上海接管的人事班子,以陈毅为上海市市长。

应该也就是在这两次往返西柏坡之间的某一天,陈毅找到时任三野司令部城市政策组组长的曹漫之,交代他起草入城纪律文件。据范征夫回忆,陈毅当时特意提到:“渡江后,部队进了上海、南京,住哪里?要考虑。”第二天陈毅又找到曹漫之说:“我记得古代史书上曾有过军队‘不入民宅’的记载,我看我们也要写上这么一条:不入民宅。部队没有找到营房前,一律睡马路。”

然而,部队在讨论“入城守则”时,“不入民宅”这一条却变成了争议的焦点。也就是在此时,陈毅说出了那句至今广为流传的话:“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民宅,天王老子也不行!”4月1日,三野以正式命令的形式,下发《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

也正是在回复总前委关于《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等项情况的电报上,毛泽东罕见地批了四个“很好”



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解放军《入城纪律》。东方IC


“在十天内补足此种缺点”

但回答这道考题,并不只是起草文件下发部队这么简单。

因为渡江之后出了“乱子”。下这个断语的,正是毛泽东——1949年4月27日4时,就35军擅入司徒雷登住宅一事,毛泽东告诫总前委:“必须引起注意,否则可能引出大乱子。”4月30日,中央军委又因为南京电报局擅自停止外国记者发新闻电一事,致电华东局、总前委询问:此事是何人处理的?“望即查明电复”。

浏览渡江之后中央军委给总前委和三野的电报,可以明显感觉到毛泽东此时的怒气。5月4日,中央军委致电要求,将35军在南京违反纪律的报告,在二野三野各军各师转发,“以资警惕”

不难想象,此时的三野,应该也真真切切感觉到了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大难关”。在发布《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时,三野在命令中曾特别注明,各级军政机关须“务使人人了解,个个熟记”,“各级军政干部以身作则,督率全体切实遵行”。可是,进城之后“乱子”却不止闯进司徒雷登住宅和不让外国记者发电讯稿这几件“惊动中央”的事。陈毅自己就经历过一次。进入南京后的某一日,他和邓小平发现“总统府”东园淹了水。一问才知道驻扎此处的战士不会使用自来水,扳坏了龙头。《陈毅年谱》中记载,当时陈毅“很是生气”,命令警卫部队马上打扫,除站岗的执勤人员留下外,余部全部撤出。

简单来说,那就是:三野面前的任务,不光是像毛泽东说的那样必须“在十天内补足此种缺点”,还要交出一份超预期的答卷。


丹阳总前委旧址一角。东方IC


入城“要做到比平津更进步”

在今天上海档案馆馆藏的记录文本中,陈毅的报告开门见山:“在丹阳会合后,我们入城的纪律并不好,这样到上海后并无把握”,“还有开会检讨一下的必要,这就是今天开会的宗旨”。顺着这样的语气,在有的讲话记录文本中,陈毅提出“我们野战军的‘野’,在城市不能‘野’的”,“入城纪律是入城政策的前奏,是见面礼”。有到会者记得,陈毅在讲到“在城市不能‘野’”时,非常激动,连军帽都甩到了台上

不让人意外,三野上下此时都憋着一股劲。粟裕在三野前委会上表态,进上海“至少要做到比平津更加进步”。70年后,翻检当时的档案记录,会为其中规定之细、培训教育之彻底所震撼。范征夫回忆,在丹阳集训时,接管干部除了重点学习文件,还要听辅导报告和自学、小组讨论。5月11日,华东局颁布《入城纪律十二条》,要求“下发到连”,在华东军区下发的一份文件中,要求一切部队、一切接管机关“在入城前,必须普遍地、反复地、深入地”进行教育。华东局制定的进入上海前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甚至具体安排了部队各级该如何学习:“干部以阅读、讨论、检讨等方式进行,战士以上课方式为主”,并且要求部队“利用行军休整间隙,争取时间,运用文娱方式,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教育。在军事接管委员会的一份会议记录上,则要求部队加强城市生活常识教育,教会战士如何开电灯,如何上灯泡,如何拉抽水马桶。

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三野某支部队行军间隙留下的画面,虽然时间久远,但人们却可以看到,《入城守则和纪律》的画片正挂在战士的背包后……

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纪律的指示》,此时解放上海的战火已经燃起。中国,乃至世界,都在静待这支军队如何用行动作答“进入上海以后怎么办”。


栏目主编:陈煜骅 文字编辑:陈煜骅 题图来源:上海档案馆编《上海解放》
题图:解放军战士将《入城守则和纪律》绘成图片,挂在背包后面,一边行军一边学习。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