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逝者 |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他为这个世界留下26座经典的地标性建筑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9-05-17 09:17
摘要:他的建筑充满人性的光芒

 

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是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他一生总共设计了26座落成建筑,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波士顿的肯尼迪图书馆、香港的中银大厦、巴黎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等。 他擅长表达抽象的力量,精致、抒情和美丽使他的建筑充满人性的光芒。

 

上海国际饭店对他影响至深

 

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东。他是苏州望族之后,在狮子林里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10岁那年,贝聿铭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上海,就读青年会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在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贝聿铭接触到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他曾说,“我从上海,略微看到了我在苏州未曾见过的未来或是未来的开始”。

苏州博物馆

 

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对贝聿铭影响至深。当时,每天中午放学,贝聿铭就会乘电车到“大光明”,碰上新片上映就躲进电影院看电影,没有新片就坐在梧桐树下。他着迷于它的24层楼高和二百多个房间的庞大体量,甚至回到家还像模像样地画了一份建筑图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度,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贝聿铭18岁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受过多年西方教育的贝聿铭,仍旧自认为:“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28岁那年,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纽约市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43岁时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肯尼迪图书馆奠定了他的地位

 

肯尼迪图书馆,让贝聿铭在美国主流建筑圈站稳脚跟。这是一座黑白分明的现代化建筑,一些空间低于地面,使建筑中最动情的因素留于地表——这个项目在哗然舆论中成功。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那年他62岁,而于此前一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已经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并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贝聿铭以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有力驳斥了现代主义运动已经衰落的论调,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它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政府邀请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贝聿铭根据自己的一贯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饭店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贝聿铭与我国当代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也是好友。贝聿铭在海外见到陈从周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 《苏州园林》后大为叹赏,觉得陈从周对中国园林古建筑独特的理解有很大的启示。1977年贝聿铭第一次回国,经有关部门的安排,见到了陈从周,两人相见恨晚,陈从周也是贝聿铭邀请的第一位入住他设计的香山饭店的宾客。他后来回忆:“‘择境殊择交,厌直不厌曲’,这两句话可为贝先生做人与设计的写照,他在和人的交往上,是那么开朗爽直,我们之间有很深的友谊,没有存在着任何的隔阂。可是他的设计呢,又在‘曲’字上下尽功夫。”

 

他是“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

 

在贝聿铭的晚年,仍接手了很多建筑设计,最著名就属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中银大厦和伊斯兰博物馆。当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64岁的贝聿铭到巴黎参加卢浮宫重建时,整个巴黎大吃一惊。贝聿铭儿子贝执中回忆:“法国人目瞪口呆、恼羞成怒,大叫‘怎么叫一个华人来修我们最重要的建筑’。”贝聿铭以自信从容面对建筑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他的助手说:“我从不记得贝聿铭什么时候沮丧过。他是位非常冷静的人,每次看到他的时候都保持着那种独有的迷人微笑。”法国人最终接受了贝聿铭位于卢浮宫拿破仑庭院内的这座玻璃“金字塔”。1988年3月,密特朗在“金字塔”里授予贝聿铭法国最高荣誉奖章。“金字塔”成了法国新的骄傲,因为贝聿铭把过去与现在的距离缩到了最小。他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呈现灰白色、带有姑苏轻软气质,它朴素却很美,有世外桃源的空灵,又有人间烟火的温度。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被称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他从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穿梭。“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 在为欢迎清华大学代表团访美举办的科学技术报告会上,当时的建筑系学生希望他讲讲玻璃幕墙,说说最新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形式,贝聿铭却说:“不要忘了中国的过去”。30年后,获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皇家金奖的那晚,92岁高龄的贝聿铭又提出:“建筑设计要变化,要往前走,但在向前走的过程当中,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化特色何在”。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