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陆阿狗和他的同学们
分享至:
 (0)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 2014-09-24 23:27
摘要:

【会员权限·《解放日报》独家老照片】陆阿狗无疑是组成那个特殊时代符号的一滴墨迹,他坚实地存在过,又如微渺的沙砾,有意无意被时代遗忘。有时,时代须为此负责;有时,更像是命运的摆弄。

 

1952年8月29日,星期五。中机二厂工人陆阿狗入住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整整两个月的日子。从本文所配的两幅照片看,拍摄时间是在当天早晨。陆阿狗和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走在自家楼前的弹格路上。旭日从身后照过来,在路面上留下斜斜的影子;陆阿狗告别家人,骑着二八大杠的自行车上班去。

 

即便是黑白照,也能感受到62年前的这一天,上海碧空如洗。照片上的男主人,尽管都只露出了侧脸,但那份安定从容,呼之欲出。

 

陆阿狗幸福的家庭生活 (陆顺兴 摄)

 

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陆阿狗正处于一生荣耀的巅峰。之前一年的4月底,他作为首届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全国劳模、上海工人的代表,被遴选入赴苏参加五一庆典的代表团;2个月前,锣鼓喧天,陆阿狗和杨富珍、裔式娟等100多位工人劳模,搬迁入曹杨新村。在潘汉年等市领导之后,代表入住工人发言的正是陆阿狗——“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想了一辈子的住房今天梦想成真了!”

 

据《解放日报》的资料,在1951年底三反运动开展之后,经过工人群众的推荐,在搬入曹杨新村前,陆阿狗已担任中机二厂(即今日二纺机)的副厂长。陆阿狗的鼎盛年代,还有两本畅销连环画以他为题材创作:《陆阿狗生产小组》和《向陆阿狗叔叔学习》。

 

荣耀的起点,和一个叫“马恒昌”的东北人攸关。

 

马恒昌是1950年代初闻名全国的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创始人,原为沈阳第五机器厂工人。1948年11月,沈阳刚刚解放,这个小组在马恒昌的带领下,在敌机不断骚扰轰炸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马恒昌对工友们说:“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出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建议。短短时间内,全国1.8万个班组响应。

 

陆阿狗班组是上海第一个应战的小组。作为技术革新的带头人,陆阿狗的核心贡献,在于对纺织机械上大牵伸装置的改造,以弹簧加压代替重锤加压后,可纺42-60高支纱,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之后,他的名气一路上扬。说陆阿狗是整个1950年代名头最响的上海工人并不为过。细究内里缘由,除了这个当初他的父母出于“贱命易活”心理起的名字令人注目外,一系列次第降临的光环却是实实在在:

 

1954年5月底,上海首次评出陆阿狗、戴可都、裔式娟等9个先进班组,倡议全市职工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同年上海选出出席全国首届人大的63名代表,陆阿狗在列;在本文照片拍摄的一年多后的1954年,陆阿狗作为优秀基层工人的代表,又幸运被送入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进京念书。

 

本文题目里的“同学”,指的就是这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班级里,在后来岁月里命运各异的一些普通人。

 

这个办在当时中国一流大学里的“速成中学”,针对出身贫寒、表现优秀但文化水平相当较低的在职人员。陆阿狗同一时期的几位同学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那里可谓人尽皆知:高玉宝、郝建秀、郭俊卿、杭佩兰……

 

这个速成中学即为后来著名的人大附中的前身,创办于1950年4月,是当时唯一的教育部直属中学。至今人大附中百度词条“知名校友”一栏中有三个名字:高玉宝、曾子墨、郝建秀。

 

该中学最初名称为“北京工农实验速成中学”,1952年正式移交人民大学主办。陆阿狗1954年入学时,在校学生已逾1000人,可谓济济一堂群英荟萃。那一段一生中难得的求学岁月里,陆阿狗在北京究竟如何?陆阿狗1958年后才离京,但速成中学既曰“速成”,学时不可能长达四年,滞留京城,或另有任务。

 

目前仅能查到很少的回忆资料显示,1956年左右,他的妻子也去了北京,并在人民大学历史教研室谋得一个教务秘书的职务。

 

1958年,陆阿狗回沪。1958对陆而言是一个神秘的数字——自从这一年以后,他神奇地从各类媒体中消失了。

 

在《解放日报》的资料库中,有“陆阿狗”关键词的文章从1950年到2012年共401篇,在顶峰期的1951年,共有112篇含有“陆阿狗”的文章发表于《解放日报》;1958年,仅有一篇“陆阿狗”见刊。而且自那以后,整个1960年代,“陆阿狗”出现了十次,1970年代一次,1980年代无,1990年代两次……

 

迄今,这个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解放日报》是2012年,在回忆曹杨新村“两万户”的一篇文章中。而我本人大约是最近几十年里唯一采访过他的记者。1994年我在供职的《劳动报》做“昔日劳模”系列,我的领导脱口而出:“找陆阿狗!”他也没见过陆本人,但无疑这个名字太令人难忘了。

 

经过一番周折,我在天山附近一间旧式工房中找到了他,当时年已七旬的陆阿狗大病初愈,精神还算可以,对我的来访非常惊讶。当年我问了些什么,现在完全记不得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采访结束后,他送我到昏暗的楼道口停驻,站在那里,剪影落寞。

 

陆阿狗的同学里,高玉宝就是那个以写《半夜鸡叫》闻名、近年其内容合理性引发巨大争议的战士作家高玉宝。高玉宝在人大呆到1962年才离开,从时间上看,应该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

 

与陆阿狗一同来自上海的劳模杭佩兰比陆稍早几个月进入人大工农速成中学。上海缫丝厂童工出身的杭与陆同样来自上海棉纺系统,和陆阿狗不同的是,杭回沪后继续进入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前身)棉织系深造,后任北京第二棉纺织厂技术员、工程师,1984年以副局级待遇离休。

 

陆阿狗的另一名女同学郝建秀更厉害。与陆同年就读速成中学的青岛姑娘郝建秀当时不到20岁,已经因发明“郝建秀工作法”而名噪全国。

 

和杭佩兰的轨迹近似,郝从速成中学毕业后,进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学习,毕业后回到青岛原厂,先后任技术员、青岛国棉八厂副厂长等职,以后先后在青岛市及山东省担任领导职务,1977年起先后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全国妇联副主席、纺织工业部部长、 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跻身“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列。

 

陆同学里另有一名传奇女生郭俊卿,人称“现代花木兰”。郭女扮男装参加东北四野,奋勇作战立下特等战功,居然直到5年后才被发现是女儿身。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回忆资料中,郭俊卿在人大速成中学里形单影只,常常身穿军服独自坐在运动场一隅默默观看同学比赛。郭的经历比较令人唏嘘,因在战争中落下了严重的疾病失去生育能力,她拒绝了爱情,在52岁那年去世。

 

除了“同学”,还可以看看陆阿狗的“邻居”。在1952年6月首批入住曹杨新村的劳模中,两个名字一直和陆阿狗前后联接:杨富珍、裔式娟。这两位我在1994年的专题系列中同样采访到了。看看她们的人生轨迹——

 

裔式娟,1929年出生江苏盐城,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50年代任上海第二棉纺织厂裔式娟小组组长,带领小组钻研技术,学习郝建秀工作法。自1953年起,连续八年全面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被八次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78年起,任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是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杨富珍,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1949年至1968年2月为上海国棉一厂挡车工、工会小组长、革命委员会召集人。后历任普陀区革委会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代初任市委常委、徐汇区委书记、区长兼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富珍还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和上边这些同学、邻居们丰富多姿的人生相比,站在公共传播的视角,陆阿狗中年之后的生活经历如同人间蒸发。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陆阿狗”三个字仅仅存在于搜索引擎快照极其有限的信息中。除此之外,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陆阿狗现在还在世吗?2000年代初一次劳模活动有人曾经试图找陆老参加,但囿于信息残缺无法找寻,未果。

 

经过查询,沉睡在报纸合订本中的一则消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解放日报》2001年3月20日第10版:【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一、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级退休干部陆阿狗同志,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2001年3月16日6时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8岁。

 

陆阿狗无疑是组成那个特殊时代符号的一滴墨迹,他坚实地存在过,又如微渺的沙砾,有意无意被时代遗忘。有时,时代须为此负责;有时,更像是命运的摆弄。

 

结束本文之前,说点题外话。陆阿狗成为著名劳模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同名同姓的“陆阿狗”仅在上海就有几十个,其中也有和他一样成为劳模的。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是那个曾经沐浴朝阳,在曹杨新村簇新的弹格路上悠闲踱过方步、对未来有过无限憧憬的那个陆阿狗。

 

那年他27岁。

 

(作者注:本文提及的陆阿狗的同学和邻居,除郭俊卿外,其余均在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章迪思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