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继养老顾问后,社区民生顾问来了,和5月出台的这部新条例有关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薇 2019-04-28 14:58
摘要:即将出台的《条例》明确了6类救助对象,即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特困人员、自然灾害受灾人员和临时救助对象。

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上海聚焦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等职责推行的一项重要民生政策。今天下午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等详解了条例内容和本市社会救助相关进展。

 

长宁将率先试点“社区救助顾问制度”

 

多年来,上海的社会救助工作始终着力在“兜住底线、织密网络、建立机制”等方面确保公平、公正和精准。朱勤皓介绍,2003年以来,在救助标准不断调整提高的前提下,全市民政部门基本生活救助对象总数却在逐年下降。2017年,共为此支出资金25.2亿元,2018年支出27.7亿元。

 

即将出台的《条例》明确了6类救助对象,即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特困人员、自然灾害受灾人员和临时救助对象。相比较国家目前的相关规定,本市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低收入困难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同时,鉴于临时救助情形的复杂性,授权各区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救助对象。

 

他说,《条例》明确了各类救助对象和救助项目的救助内容。上海首创了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条例》中明确,对于这类因医疗、教育费用等必需支出过大,导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家庭,给予基本生活救助;有医疗、住房等特殊困难的,给予相应的专项救助。另外,《条例》中提到,“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通过采取鼓励就业的措施,将就业与救助联动起来。

 

“社会救助并非一次申请,终身享受。”朱勤皓说,救助应有合理的“退出机制”,根据困难家庭的人口、收入、财产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确保社会救助公平公正。《条例》都对这些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他还透露,本市民政部门正着手将基层救助工作与已开展的“社区民生顾问制度”结合,将在长宁区试点“社区救助顾问制度”,帮助困难群众掌握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救助政策。还将进一步调整完善上海的社会救助政策,研究出台“社会救助审核确认”“高消费界定”“社会救助违规处罚”等规范性文件,优化调整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

 

年内慈善超市实现街镇全覆盖

 

除了政府依法为困难群众提供相关救助,本市还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慈善超市作为嵌入社区的一个公益慈善载体,发挥了积极作用。”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勇说,2003年,上海第一家慈善超市在静安区成立。目前全市已建起各类慈善超市173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困难群体、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他说,由街镇运行的慈善超市,慈善救助的功能体现较多,在政府救助和慈善资源的对接方面比较有效,但不够有活力。

 

与传统慈善超市相比,这两年,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等一些社会力量也在自行创办慈善超市。“他们的商品更丰富些,服务对象更多样些,适应市场需求也更广泛些,‘超市’功能和专业化程度更强了。”李勇说,上海鼓励慈善超市的服务内容和运营模式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鼓励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委托有资质、有爱心、懂经营的社会组织来管理运营。

 

比如,浦东新区32家慈善超市中,28家慈善超市的运营主体为社会组织,状况较好。长宁和闵行的一些传统慈善超市委托爱心企业运营,也取得不错效果。静安以石门二路街道为试点,与一家助残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打造了全国首家线上线下同时运营的“O2O慈善超市”,不仅拓展了慈善物资募集渠道,还能帮扶残障人士就业,运营能力很强。

 

他表示,去年,本市出台了相关规范指引,对全市慈善超市在基础设施、管理标准和服务内容等方面给予指导。年内,要实现慈善超市在街镇的全覆盖。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