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带动长三角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上海亟需进一步集聚国内跨国企业总部功能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焦永利 2019-04-25 06:30
摘要:上海如何更好发挥优势,在集聚外资总部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服务和集聚国内跨国企业总部功能,这对于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全球城市能级,对于带动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新时代,要有效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规则制定引领能力,必须培育国际一流的跨国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和资源配置能力的城市与区域。因此,全球城市、跨国企业具有共生互促的紧密关系。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全球化企业。中国企业,包括央企和大型民企开始在全球形成了一张越来越密集的经营网络。长期以来,上海集聚了数量众多的跨国公司地区营运总部,但这些总部企业以外资为主。上海如何更好发挥优势,在集聚外资总部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服务和集聚国内跨国企业总部功能,这对于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全球城市能级,对于带动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集聚国内跨国企业总部功能进入加速期

 

上海正在建设国际化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聚集了大量重量级的央企和民企,长期以来也是外资世界500强企业进入中国乃至亚洲的首选总部基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大鱼大”,一大批本土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展经营,逐步成长为全球性企业,长三角地区就存在着一大批这样的企业。由于上海的营商环境优良,国际化程度高,近几年,各大企业将总部或者国际运营功能性总部搬迁至上海已经蔚然成风。

 

顺应这一趋势,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世博地区开始打造世界级中央公共活力区(CAZ),其中主动规划预留了央企总部基地片区,目前已集聚了宝武集团等20多家央企,这些央企在世博的布局多半是功能性总部,包括金控平台、结算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等。2013年至今,上海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改革为牵引,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始彰显出对国内跨国企业更为巨大的吸引力。上海集聚国内跨国企业总部功能进入“加速期”。

 

上海吸引国内跨国企业总部面临哪些机遇

 

上海进一步集聚国内跨国企业总部功能,具备五大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四大机遇和两个挑战。

 

上海承载国内跨国企业总部功能的优势突出,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城市综合经济实力雄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第二,国际化程度高,是国内大企业“走出去”的理想基地。企业可依托上海的世界级海港、空港、金融平台的优势,更好地“走出去”。第三,金融实力突出,有利于开展国际化投融资活动。第四,以自贸试验区为引领的综合营商环境突出,有利于实现国际接轨。第五,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深化,世界级城市群腹地空间巨大。

 

同时,面对国内外顶尖城市的强烈竞争,上海在吸引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经济总量、外向度指标与国际前沿城市相比仍差距较大。金融方面,纽约证交所吸引了全球45个国家的2000多家企业在纽约上市,而上交所没有国外企业上市,上海全年约1400万亿金融交易额之中,境外资本比例只占1.5%。航运方面,上海的货运吞吐量等几个指标都是连续多年世界第一,但国际上公认的世界航运中心仍在伦敦,90%以上的国际海事问题在伦敦处理,海事保险业超过20%的份额在伦敦运行,上海这一比例仅为2%。此外,在央企总部的集聚度与辐射度上,上海和北京相比有明显差距。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上海上市公司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显著,但对全国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进一步集聚国内跨国企业总部功能有着四大机遇

 

第一,上海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为集聚跨国企业总部提供了政策机遇。“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5年多来取得沿线相关国家和世界范围的高度认同,“五通”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这为上海进一步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集聚跨国运营总部功能指明了方向。

 

第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上海集聚央企国际化总部提供了条件。随着首都功能定位的调整,近年来,央企功能版块除向雄安等周边地区转移外,上海也成为一个热门选择。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已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20多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笔者就此问题开展调研时,多位央企高管提出非常认同集团国际化业务放在上海,因为从资金、人才、规范化水平看,上海具备吸引力。

 

第三,新一轮金融开放为集聚企业总部提供了先行优势。2018年6月,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出台《关于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形成开发开放新优势的意见》,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自贸区建设联动,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扩大金融开放的新高地。这进一步巩固了上海金融开放的优势,为未来企业开展跨国运营提供了国内最优的环境。

 

第四,科创中心建设为集聚企业总部提供了新的吸引力。目前,国内大型企业普遍已经规模巨大,但是经营质量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是转型的共同方向,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将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方面的共性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

 

展望未来,上海的跨国运营总部功能提升还面临着两大方面挑战

 

第一,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经济不确定性和国际经贸形式变动将对国际投资、贸易、资本流动、规则重构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对上海的金融运行、金融开放、科技交流等带来一定冲击。

 

第二,来自国内外城市的强力竞争。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均出台了吸引总部企业的扶持政策。去年,北京提出修订完善新一版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政策,制定实施《优化提升总部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深圳目前拥有7家世界500强总部,这座城市的创新力、人才吸引力、市场管理能力正吸引着企业“用脚投票”,总部经济强势崛起。其中,超级总部基地是城市在全球经济产业链条中最终极地位的典型代表,是未来深圳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一个功能中心。同时,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争夺上,上海在亚太地区还将面临香港、新加坡以及东京等城市的激烈竞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推进,深港更加深度融合,成为超级大都市,二者的“集合”力量以及地理、文化上更有利于辐射东南亚。

 

如何进一步集聚国内企业跨国总部功能

 

综合来看,上海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国内跨国企业总部功能,优势大于劣势,但也面临一些突出挑战。为此,需要进一步突出优势、弥补不足,争取放大机遇,应对挑战,为中国的跨国企业开展全球经营搭建最优平台,也以此作为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任务。为此,建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将企业全球化战略与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提升结合起来。未来长三角的协同发展,一个轨道是政府合作,解决体制机制协调、基础设施联通等问题;另外一个轨道是总部型企业实施资源配置。例如,外资联合利华公司的中国区总部是在上海,而其制造基地是在安徽。国内大量的跨国企业也正在出现这种环节分工,可以在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机制的框架下,认真梳理长三角大型跨国企业的生产力单元布局,更全面把握企业的空间分工和国际经营需求,基于上海的功能优势,将金融、贸易、结算、投融资、科技、文化等方面优势组合成更加综合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对企业跨国运营总部的吸引力。

 

第二,“五港”合力,助力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设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五港”,即海港、空港、信息港、服务港、文化港,支撑我国跨国企业布局全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空港方面,应该加密与“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地区的航线。海港方面,加快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区,完善航运中心的高端服务业功能。信息港方面,要更多关注“隐性信息与知识”,此类信息对产业优化、交易撮合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积极引进国际组织(行业协会)总部及高等级会议落地。服务港方面,进一步强化上海的金融、法律、咨询、科技服务等功能,提升国际化程度。文化港方面,持续开展高水平、国际化的文化艺术活动。最终,通过“五港”合力,支撑我国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增强全球生产、销售、融资、品牌等能力。

 

第三,构建基础设施全链条服务交易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中,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上海有条件利用自身优良的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构建基础设施全链条的服务和交易平台,探索设立“一所、一平台、一论坛”,服务国内企业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企业在装备、技术、标准、管理等各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推动重大项目的落实落地。“一所”是指基础设施交易所,收集、发布各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投融资需求,撮合交易。“一平台”是指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发挥“上海服务”优势,将基础设施全链条涉及的工程勘察、设计、投融资、咨询、施工等各方组合起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合作基金、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促进国内基础设施相关企业“联合出海”,促进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一论坛”是指可以充分发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作用,设立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上海)论坛。

 

第四,聚焦科技创新,建设支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优良环境。金融与科技是上海的优势,其中金融优势更强于科技优势,面向未来,需要将二者更紧密结合起来,提升服务国内企业更好走出去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能力。在做好金融、科技、总部经济三者结合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世博片区进一步打造“科技金融创新带”,发挥自贸区金融政策创新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落户的优势,重点集聚金融总部机构、大型央企和民企发起设立的金融机构,着力打造产业金融高地、国际化科技金融中心、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高端金融活动集聚地、跨国公司国际资金管理运营中心等功能。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