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范恒山:长三角一体化如何深化推进才算是“更高质量”?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范恒山 2019-04-21 06:31
摘要:长三角不仅要成为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还要成为国家甚至世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杆。

【编者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长三角要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应该如何深入展开?需要把握一些什么样的核心要求?在整体上需要走什么样的路径?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在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就此发表了演讲


因为工作岗位的原因,过去一些年我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文件的研究起草,其中包括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苏南现代化发展规划等,带队进行过多次调研,所以对长三角这一地区不算陌生。长三角区域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实力雄厚、市场体制领先、城市体系完整、产业结构较好、科技文化发达,是我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现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如何深入展开?应该把握一些什么样的核心要求?在整体上需要走什么样的路径?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些体会。

 

为什么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大家知道,我国正处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资源要素的流动水平和配置效率,是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在多年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对各个地区实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中央加大了推进一体联动的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一体联动的重大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开拓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长三角地区地理相接、经济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具有推进一体化的良好条件。过去许多年来,长三角地区紧密合作,推进一体化发展进程,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全国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典范。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具有十分坚实的基础和突出的比较优势,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能够通过进一步打破行政分割和利益困扰提高这一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推动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对接联动,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一体化是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开放合作的较高层次。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实现资源要素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和地区间的全方位开放合作。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应该紧扣这个本质规定。而基于这个本质规定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需要明确一些核心要求,这些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目标的性质;也要把握好主要的实现路径,而这些路径就是达到目标要求的有效保障。

 

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还要成为标杆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核心要求是怎样的?对此,应该基于比照国际标准、体现国家指向和凸显自身优势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来把握。由此考量,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要把握三个方面的根本要求或目标要求:

 

第一,以形成高质量发展标杆为目标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我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一个环境下,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地位,也决定着中国的命运。这是一个新旧交替、角色变换、规制调整的重要历史时刻,各种力量的博弈,特别针对中国的博弈会明显增多加强。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个时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中国的地位就会下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转变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长三角区域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在高起点上实现更好发展的优势与条件。它不仅要成为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还要成为国家甚至世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杆。也就是说,这个标杆不仅具有全国的意义,甚至在全世界都受到关注和重视。而要达此目的,需要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一体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特别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高端高智的产业结构。

 

国家在2010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要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产业结构上则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这个提法不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对珠三角地区的要求,虽然同样提出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但在产业结构上则是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从当时的规划考量上,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要比对珠三角地区高。当然,这并不是说长三角地区不要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规划的内容表述中,仍然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眼看2020年就要到了,长三角地区是否初步实现了现代化、是否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行细致而科学的评估,但作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应该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成为长三角区域的主导产业,并且在世界上应该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在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智方向优化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品牌经济,联合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二是要一体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对我国而言,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运行成本的降低与经济效率的提高,更意味着发展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要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灰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从单一发展转向融合发展,包括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打造体制机制创新高地要抓住营商环境建设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第二个目标要求是,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推进体制与管理的创新。

 

当前大家都津津乐道于营商环境。一般地说,营商环境是指企业从开办到关闭的全过程包括注册登记、投资经营、纳税缴费、关闭清算等行为受现行政策、法规约束所需要的时间和付出的成本的状况。由于企业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所以政策和法规对企业所形成的制约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从本质上说,营商环境不是某种片面的、单一的微观行为,是制度、政策、管理、服务、素质乃至基础设施等的综合体现,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这意味着,营商环境是与整个体制机制密切相连的,甚至可以做这样的理解,营商环境的打造与改善过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即这种改革不是某一个方面的改革,而是整个体系的改革。所以,营商环境的建设是同建立富有活力的市场体制整体连接在一起的。进一步说,优化营商环境与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开放公正效率的体制机制实际上是一个过程。

 

营商环境的建设特别重要,涉及到投资经营的活跃度、资源要素的集聚度、地区和国家技术创新的程度与经济的景气度,直接影响到地区和国家发展的创造力与综合竞争力,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事项。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把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内容。

 

长三角区域是新的体制机制建设的高地,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继续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必须围绕最实在最根本的要求进行,这就是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就是说,要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根本要求全面改善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把改革和管理创新的“标”对到这个方面上,意味着要把能否给市场运行提供足够的空间、能否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能否给投资经营者提供最方便的条件等作为衡量改革和管理是否到位的标准。由此,改革和管理紧扣到营商环境的建设上就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就可以把握、可以检验、可以考核。

 

 

不仅要让老百姓实现富裕,更要给老百姓带来幸福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第三个目标要求,就是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家园为目标,推进社会治理变革与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基于我国具体情况,建设美丽家园的基础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和融合发展,树立城乡发展的新的时代形象。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应该把构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形象作为一个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

 

在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区域问题,而区域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是城乡问题,如果把城乡融合搞好了,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城乡融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发展的空间、发展的能量,也是发展的质量、发展的形象,它带给我们的会是一个美丽的中国,最起码也是为打造美丽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们能看到,凡是家园美丽的地方往往都是城乡融合做得好的地方。我们也能看到,虽然有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城乡的面貌并没有展现出良好的状态,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有的城市远看是城市,近看却与农村差不了多少;有的农村房舍建筑达到四、五层,单栋看像宫廷,整体看则是东离西背、惨不忍睹。城乡融合、城乡协调的状况体现着国家发达的程度、发展的面貌,更体现着管理的水平、治理的质量。长三角地区具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的经济基础,而关键在于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变革,优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

 

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城乡发展的新形象,既要树立城市发展的新形象,也要打造乡村发展的新形象,而这种形象的提升,既来自于各自的创新发展,也来自于相互间的融合发展。长三角打造城乡发展的新形象要紧扣这两方面做文章。

 

就城市创新发展而言,既有单一城市形象的改善,又有整个城市群形象的建设。就单一城市而言,不是多造几幢高楼,也不是多建几个公园,而是形成多种功能的有机耦合。要通过努力,使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形成形体美好与实力强壮的结合、体量适宜与功能均衡的匹配、硬件高尖与软件优良的交融、品质固守与创新求变的统一。而就城市群体而言,长三角区域与一般地区有所不同的是,要把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而这样的城市群应该是发展动能充沛且能持续、经济活力泛在且不断增长、运行协调不失且保持高效,具有空间结构紧凑、经济联动密切、基础设施高端、创新要素集聚、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和谐安宁等一些重要特点或特质。它不是几个城市的简单组合,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拼凑,各城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深度的融合和有益的补充。就目前看,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农村的创新发展而言,长三角区域的农村发展已超前于其他地方,农村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美好乡村的面貌逐渐显现,但是离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实现长三角乡村的全面振兴,不简单是一个把乡村环境搞好变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推进农村制度的创新,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创新,推动农村生产力加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我们优化社会治理、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其中最重要的着力点就在于推进城乡融合。我们要认识到,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乡村,而解决乡村发展矛盾的主要力量在城镇。要在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城市优势生产主体并带动先进科学技术、高效的经营模式进入农村。与此同时,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平等交易,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需要强调的是,长三角区域围绕树立城乡发展的新的时代形象、建立美丽家园而开展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不仅要把着眼点放在促进老百姓实现富裕上,更要把着力点扣在给老百姓带来幸福上,对于治理者而言,营造幸福的环境更具挑战性。要富裕,只要有钱就够了;但是要幸福,不仅需要钱,还需要安全、需要自由、需要舒适,还需要开心。这对长三角各级政府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与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长三角一体化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为全国提供示范。

 

如何推进长三角向深层次一体化迈进

 

对照上述三个要求,我们可以看到,今天长三角区域所取得的一体化成就仍然是有限的,其探索仍处于较浅层次,推进长三角向深层次一体化迈进,有很大的空间,也有很长的路要走。怎么走这条路?主要的路径在哪?总体上说,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选择要基于借鉴已有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和突出关键环节三个方面综合考量。由此,主要应把握以下七点:

 

第一,强化思想自觉。长三角区域各个地区要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在心灵上构筑默契,在思想上形成自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体发展,好处多多,不仅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有好处,对发达地区也能带来多样化的利益。发达地区要主动融入相对落后地区跨越发展的进程,拓展资源要素的配置空间;相对落后地区要勇于向发达地区敞开开放合作的大门,积极吸收科学管理、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其他有利元素。

 

第二,坚持统一规划。要基于总体目标要求,打破行政区划,统一编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应一体制定各专项领域的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分别下达年度推进任务,相应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和指标考核体系,把各项任务高标准严时限落到实处。

 

第三,形成法律约束。探索建立一套有利于推动一体化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各地区加强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当前可以先协商制定统一的行为规则,并依规进行激励与处罚。

 

第四,实施重点突破。抓住基础性、关键性的领域与环节,扎实推进一体化建设。哪些是基础性、关键性领域与环节?一是一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的是,今天深层次地推进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不能再局限于打通“断头路”和拓宽瓶颈地带,而是要立足于整个长三角区域的空间格局,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选址和合理配置。举个例子,以前上海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如机场、码头和铁路的转运站等,只需要在上海行政地界上考虑,而今天的建设则需要统筹考虑长三角区域的整体需要,有些基础设施的选址不一定都在上海。这对于其他地方来说也是如此。二是一体建立资源、商品、要素自由流动或交换的体制机制,形成没有行政分割、地区封锁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三是一体推动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产业雷同仍然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凸显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实现协调发展和相互支撑型发展是下一步规划和实践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四是一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直接关系着普通老百姓对一体化状况的感受,应把它作为深化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任务。当前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发展基础较好,但地区差距仍然较大,推进一体化发展,显著提升老百姓的感知度需要有智慧,也需要有魄力。

 

第五,建立协调机制。强有力的协调是持续推进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建立富有权威和效率的协调机制。在这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形成了三级运作的组织构架,应根据一体化走向深入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完善。考虑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重要地位,国家需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并出台相关政策;同时考虑到深度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可能面对的一些难以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应该建议中央建立相关的领导协调机制。

 

第六,强化平台支撑。根据需要打造若干综合和专项试验区或其他功能区,一方面为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和支撑,另一方面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探索路径和方法。现在提出要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今后对示范区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推进路径等还应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科学谋划。

 

第七,探索共享模式。为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对一些涉及全局或根本的重要举措和利益关系,如跨地区投资、产业承接转移、资源输出流入、生态链共建等,应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要结合具体的内容与模式,对诸如GDP的分成、税收分配、利润分享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情制宜提出可行的方案。为强化对一体化发展的责任与约束,还可以由各地区共同出资设立一体化发展基金,对涉及一体化的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对积极推进一体化的行动予以奖励,相应对迟滞的一体化做法予以惩戒。几年前国家有关部门会同有关地方在新安江、千岛湖流域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运作效果良好,我以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相关机制与分享模式构建可以以此作为借鉴。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是一个大课题,在实践中仍需继续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如果把握好了这些路径,长三角一体化一定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走向纵深,为全国作出表率,树立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形成城乡融合的美好家园,最终成为全世界创业者都蜂拥而至的富有活力的投资经营热土。


【思想者小传】

范恒山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特聘教授。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参与或主持制定国家重要文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实施等文件,主持多项重大理论与政策课题的研究,著编译学术著作30余部、撰写论文数百篇,一些作品获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作者照片由上海财经大学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