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淘汰三类人”知乎上热议,加班到底是“拼搏”还是“榨取”?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林蔚 2019-04-09 12:37
摘要:或许首先被淘汰的,就是那些把员工当成本压缩的企业吧。

 

最近,某知名互联网企业一则内部发文刷屏了。

 

这家公司员工在社交平台曝出公司的内部邮件,称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不能拼搏的人,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不能干的人;性价比低的人。

 

 

尽管这家企业8日回应称“脱离上下文容易产生片面解读”,但似乎并不能服众。网友“纸上建筑”认为回应反而印证了网传邮件的真实,这“三类人”论述有概念、有描述、还有措施,其意思是相对完整的。

 

近来这家企业一些做法也引来诟病,比如被指推行“996工作制”(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又比如被曝要求梳理员工三代之间亲属关系,也让不少人觉得这种规定不合理,侵犯隐私权。

 

压榨员工还是企业常态?网友吵翻了

 

此邮件一出,立刻引发热议。这种决定究竟是优胜劣汰,还是没有人情味?

 

不少网友吐槽该企业“把员工当成韭菜+电池了。”“变着法的裁员”,也有网友表示对于京东的这种做法,并没有必要苛责。“没毛病”,这是“裁剪庸员”,“企业常态,难道开养院么!”

 

网友说——

 

吐槽派:

 

@烧鸡的小号_下巴狂魔:强制996的有几个有好货,资本家每个毛孔都是肮脏的,人到中年失业的话太惨了

 

@ShadowS0UL:简而言之——把未婚青壮年劳动力榨干成老油条,压榨不出油水了,然后一脚踹掉,换一批新的青壮年继续榨。

 

@open芝麻門:也就是不想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说法了

 

支持派:

 

@游走的卡斯迪奥:企业常态,难道开养院么!

 

@俺家牛牛娘:可以给真正努力的人更多的空间,人家是企业,又不是慈善机构,凭什么不能这样?

 

@韩东言:淘汰这三类人有错吗?这三类人,可能还包括其他类的人,混吃等死无所事事,各种理由混日子,哪都应该淘汰的。这三类人,不但不能助力企业发展,反而还会拖后腿。

 

微信公号“傅踢踢”对两种观念做了总结,优胜劣汰和丛林法则是一家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想,责任和关怀至少也应该同步纳入考虑。

 

“傅踢踢”犀利指出截图邮件话术中的冷血,“无论管理层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一家大规模有影响力的企业使用这样的话术,多少暴露出冷血的一面。”

 

“淘汰三类人”,不只一家企业?

 

有这样做法的,其实远不止这一家,网上各种社交平台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各种互联网大企业员工吐槽。

 

 

也有不小心吐槽被老板看到,后果很严重,近期就有一例。

 

近日,有搜狗员工在某社交平台上吐槽说:“开始统计加班时长裁人了,身边好多同事现在都是每天坚持够至少11小时,厉害厉害,大家一起吃饭遛弯磨时间,形式主义搞得不错。”

 

引来搜狗CEO王小川连发三条微博怒怼。“楼主这样不适合在搜狗工作,不认同公司制度的人,要么适应,要么反馈建议努力帮助公司提升改进,跑出来嚼舌头,算啥?有种就赶快滚。”随后公司紧急发布声明,公司工作时长符合国家劳动法。

 

搜狐CEO的言论,也一度引发网友热议,一些人认为,你的制度确实在占员工便宜,让员工受损,人家凭啥天天给你义务工作11个小时,还不让人家抱怨了?有网友说:按劳动法给够钱就不违法,但是现在很多公司都是变相让你“自愿”加班。

 

“淘汰三类人”也在知乎上热议,点赞上千的是一个职场过来人的观点,称应该“从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位过来人告诉大家一个职场真相:“何苦一直抱着‘受害者’的心态,或尖刻过火,或伤风悲月?公司从来都是一艘载着众人驶向使命的大船,如果有什么误会,那只不过,是你拎不清。”

 

996是互联网企业的唯一出路吗?

 

此事之所以引人关注,也与近来程序员发起的抵制“996”项目事件有关。

 

在不少互联网企业,“996”已是员工们的工作常态。

 

“每日人物”微信号曾采访过几个互联网行业陷入“996魔咒”的年轻人,其中一位25岁的年轻女程序员认为“996大概是一种企业文化迷思” ,“老板都喜欢一种创业精神?好像大家齐刷刷地坐着加班,就是一支野战军了,单点突破,战无不胜。”

 

一个BAT运营岗位的27岁男职员说“现在的我,也是便宜好用的年轻人,等我中年了,要养家糊口,既不能像现在这样拼命工作,又不能像年轻人快速学习新技能,我该怎么办?”这也许代表很大一部分互联网“加班族”的心声。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法律意义上,“996工作制”的合法性显然是存疑的。它直接把加班转换为对员工的正常工作时间要求,甚至对这种机制进行话术包装,赋予其某种文化、道德色彩。

 

监管部门的缺位也引来媒体发声,《工人日报》近日发文呼吁,对于程序员群体中,越来越多人陷入“996” 工作制这一情况,有关部门应有所作为。

 

微信公号“侠客岛”也强调,现代经营理念,早就摈弃了血汗工厂的发展思路,把员工看做资本而不是成本。把员工看做成本,那成本就是需要压缩的,把员工看做资本,那资本就是需要投入、需要呵护的。

 

去年年底以来,互联网行业“裁员”消息不断,寒冬来临,更需要企业与员工抱团取暖,但问题是难道只有主动拥抱“996”,才算拼搏?员工才能保住饭碗,企业才能“熬过寒冬”?

 

或许首先被淘汰的,就是那些把员工当成本压缩的企业吧。

栏目主编:刘璐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