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印象分”何以衍化为一种“沉重负担”?根子还在中央一直强调的这个问题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向阳 2019-03-26 07:32
摘要:“印象分”之所以衍化为一种“沉重负担”,其病根就在于形式主义。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于基层干部来说,面对上级方方面面布置的任务,虽然有些明显超出负载量,但却不敢不做,因为担心会给上级留下“不好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印象分”是多年来一直困扰为基层减负的病痛之一。



“印象分”有错吗?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基层干部有“印象分”的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进一步说,基层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应该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褒扬,该提拔的就得提拔,该重用的就得重用。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客观之理。但凡事皆有度,过重的“印象分”压力负担,不仅不利于基层干部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激发基层内生动力。



“印象分”之所以衍化为一种“沉重负担”,其病根就在于形式主义。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可见,形式主义是基层负担过重的病根。



如果上级部门采用形式主义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基层干部的“印象分”就会注水。原因很简单,用会议贯彻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将责任转嫁给基层,林林总总“花样”的考核评比以材料论英雄,而基层的权力有限,一旦超出承载力,但又要顾及“印象分”,于是就会导致基层干部在履责过程中流于敷衍应付。对于一些基层干部来说,不管工作做没做,也不管有没有效果,只要让上级“印象好”就算交了差。过分要求“印象”,只能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让“基层负担”死灰复燃。



形式主义的“印象分”毕竟是个主观的东西,但为什么如此“吃香”?关键在于制度上“有病”。不少地区和机关在抓基层工作方面并不缺少制度。但一些制度本身就有形式主义的“成分”,甚至起到了为形式主义“保驾护航”的作用。比如,让基层干部特别“头痛”的会议多、文件多、陪同多、检查评比多、台账表格多等,大多不都是上级部门通过“制度规定”要求基层做的?你不做,岂不有失“印象分”?所以,破解“基层负担”难题,就要解决在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制度不是用来“吓”基层干部的,而是用来规范上下级关系,建立与基层工作实际相匹配的权责体系,从而调动和激发基层活力。



其实,“基层负担”的表现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在基层,有些干部整天忙得累,有些干部每天闲得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一个基层干部的考核仅仅凭“印象”,往往只会看到“表象”,有失于用人的公允,挫伤那些真正干事,甚至十分辛苦的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短期内咬牙能坚持,长时间绷紧吃不消”,就可能造成“弦断之痛”,对基层建设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给基层减负还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和识人用人体系,真正让基层干部从“印象分”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基层减负年”的开展,是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反映了党中央关心干部、心系群众、着力给基层减负松绑的决心,必将进一步激发干部主动有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只有把为基层减压减负的工作做好、做到位,才能让基层干部把更多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中去,干出成绩,做出成效。这才是基层干部真正意义上应有的“印象分”。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