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台湾一年用30多亿个塑料瓶,为什么马路上却很少能看到?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天柱 2019-03-25 06:05
摘要:宝岛的这些环保经验,想必对我们不无启发之处吧?

前段时间台湾媒体做了一系列民调,众人推选出了最具影响力的环保口号,“全民一条心,垃圾变黄金”。

 

“垃圾变黄金”,付出的是创意十足的智慧与实实在在的行动。前些年,针对市民随意扔弃旧家具这一习惯,台北市清洁队推出一项创举:他们不厌其烦地搜寻丢弃在街头的各式家具,用心整修后再投放到市场上低价拍卖,全部收益划入公益基金,用以资助贫困家庭。这一拍卖一发不可收,热情的市民竞相抢购,共拍出1.2万多件二手家具,净收益达到1000多万元新台币。

 

台南市受此启发,筹建了类似机构“藏金阁——资源再生馆”,10多年来拍卖所得也有1000多万元新台币。而该市的环保局还进一步着手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实在无法修复的家具出路何在?几位年轻海归琢磨了好久,想出的办法简单易行:既然这些家具来自于大自然,那就让它们回归大自然。将这些家具碾压、破碎成大小不一的木屑,粗木屑铺于行道树树穴,既保湿又可防止杂草丛生;细木屑制成有机堆肥用于绿化,还可做成香包除臭防蚊。真可谓物尽其用,一举数得。

 

废旧家具对环境的污染量毕竟有限,但塑料瓶(台湾称宝特瓶)是台湾一大污染源,近些年来全台每年使用数量高达30多亿个。奇怪的是,这些年来我去宝岛,从台湾头至台湾尾绝少看到随手丢弃的塑料瓶。我就此事请教当局环保部门的吴主管,他笑着对我说:“我想请您做个有心人,不管在何处,若看到随意扔弃的宝特瓶,即刻举报。达到一定的量,你还能获奖呢。目前我们虽然基本已能做到回收95%的宝特瓶,但仍不尽如人意。”

 

我从吴主管口中又有新发现:岛内环保工作者将废旧塑料瓶还原为可用的塑胶粒子,将之制成的环保运动衣。虽然售价为1000多元新台币,但在市场上依然十分抢手。在世界杯赛场上,包括德国在内9支球队所穿球衣,就是用台湾宝特瓶塑胶粒子特制的。运动员们试穿后认为球衣舒适、吸汗,因此大受欢迎。

 

更为有趣的是,聪明的台湾环保人还将视角对准了日益增多的咖啡渣。有关业者与大小咖啡馆签订有偿回收协议,将咖啡渣去脂、磨碎后,与尼龙混纺成全球首创的咖啡碳纤维布料。新型布料可充分发挥类似活性炭的除臭效果,已获国际知名品牌的青睐。

 

现代科技变废为宝,而草根环保须从小事做起。那天晚上,台北朋友小陈请我们去士林夜市逛逛,特意嘱咐要带上杯子。走进一家木瓜牛奶店,小陈轻声提醒拿出自家杯子。店老板见了笑脸相迎,二话不说给了我们7折优惠,还执意多送了2杯。直到此时我才明白小陈的用意:享受折扣优惠,饮用放心卫生,不损耗资源,不污染环境。举手之劳,一举四得。

 

宝岛的这些环保经验,想必对我们不无启发之处吧?

 

(作者系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栏目主编:洪俊杰 文字编辑:洪俊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