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还为教育焦虑?如果都记住这个字,上海不愁没有“一流的教育”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9-03-23 08:26
摘要:教育的尺度,终究是“人”,用人的需求、人的特点、人的个性,来丈量教育领域的举措、策略和办法。

教育是全民事务,也是全民话题。它关乎万众,又为万众关切,它必须办好,又绝不好办。

 

也是因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抑或是教育领域种种改革举措的设计者、推行者,所有与教育沾边的人,往往都会承受一些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万众期许,也可能来自同伴传导,还可能来自社会情绪的浪潮式传递。

 

但无论是来源何方、何种形式的压力,人们的切身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当教育规律得到尊重时,相关方的压力往往会轻一些,即便有,也容易转化为动力。而若漠视甚至背离教育规律,层层传导、迅速扩散的压力,会导向功利、带出焦虑。

 

尊重规律,是一切事务成功的前提。而尊重规律的前提,是明白事务的基本“尺度”。谁的教育?教育为谁?找到答案不难——当然是“人”。

 

“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机会。”昨天召开的上海市教育大会上,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人”字。回溯这一周来的几条教育新闻,也都能看到一个“人”字——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再度重申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上海两名思政课老师在会上发言,都谈到了一个意思:立德树人要让思想、理论“入脑入心”,这不靠简单灌输,也不靠刻板说教,就看能否用适宜的方法“春风化人”,那也就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回应他们的诉求。

 

3月20日,上海的中小学晚托班看护时间延长到了晚上6时。这个细节调整背后的动因,不是简单的行政指令,也不是什么市场利益,终究还是家长和学生的真实需求。

 

显然,无论大时代的思政教育,还是小家庭的晚托班,背后贯穿的,都是“人”的特点、“人”的需求。这既是教育作为“大民生”的“需求导向”,也是“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的本意所在。教育是为了育人,那当然要“以人为本”,应当以“人”为尺度,用人的需求、人的特点、人的个性,来丈量教育领域的举措、策略和办法。这个道理不难懂,也为很多教育工作者挂在嘴边。但真正始终不渝地以“人”为尺度,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坊间热转过沪上语文教育名家黄玉峰的一篇演讲。黄老师痛心于家庭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学校教育中的“训练主义”,考试命题中的“专制主义”等等各种“主义”,为中国的孩子痛诉其苦的题目,就叫《“人”是怎么不见的?》。这样的控诉曾经收获共鸣无数,但凡读者,都亲身体验或耳闻目睹过个中现象,明白本该得到充分尊重和彰显的人之天性,是如何被刻板的教条、僵化的制度或是滥用的“市场机制”甚至丛林法则所泯灭的。

 

当然,这份演讲距今已有若干年。这些年间,教育领域的改革可谓努力,有识之士的行动也可谓有力,许多改变和行动,其实都出于找回教育中曾经缺失的“人”,找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颗教育初心。又当然,这些努力和行动,还远远没到大功告成的时候。

 

今天针对教育问题进一步的改革、探索、优化或补缺,需要着眼的,仍是“人”这个根本的尺度。“人”的内涵是宽泛的,它既包括受教的对象,也包括施教的主体。“老师”需要懂得“学生”的喜怒哀乐,而管理者同样要知道“老师”们的真实心声。何况,教育还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相应作出自己的贡献和调整。一切所要围绕的,就是育人——尊重每一个人的天性、发掘每一个人的特质、让每一个人能够人尽其才,这应当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

 

而若明确了“人”这个尺度,很多手势和措施的调整,会显得水到渠成。比如时代在变,人的需求和个性也在变,“一刀切”或“满堂灌”都不再会是奏效的办法,自然要求提供更多选择、创造更多可能。又如超高的考分并不等同于健全的人格,升学率高下也不能简单推导出办校的优劣,那么过去那些单一不变的指挥棒,也要调整过来……

 

说来说去,“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只要真正将“人”作为教育的尺度,一流城市就一定会收获一流的人。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