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市场解码 > 文章详情
大学生冒充民航检查员8次进驾驶舱,机组启动反劫机预案,这则旧闻不应只是贩卖焦虑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力 2019-03-22 13:45
摘要:了解民航相关法律的专家表示,普通乘客非法进入飞机驾驶舱,等待他的将是刑事处罚,后果十分严重。

7年前的一则旧事近日引爆了航空圈和媒体圈,一方面是因为737MAX8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民航安全的担忧和思考;另一方是因为这起事件实在荒诞离奇,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事情要从一份招摇撞骗案的二审刑事裁定书——《(2012)西刑一终字第00025号》说起。这份判决书全文8000多字,一直挂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

 

案件发生于2012年,不到两个月,休学的大二男生杨某借助从网上购买的一根印有“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缩写)标志的蓝色挂绳和自制的一套证件和文件在飞机上招摇撞骗,先后六次躲过至少8名海航工作人员的审查,获得四次免费升舱、两次免费乘机的机会。尤其是在飞行期间,该学生8次进入飞机驾驶室,与机组成员聊天。直到最后一次被机组人员触发了反劫机预案,该学生的骗局才被识破。最终,法院判处该学生有期徒刑3年。

 

记者采访了一位航空公司的乘务员,对方看到相关文章标题,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吧?”。得知是7年前的旧闻后,她表示“那有可能”,因为“现在进入飞机驾驶舱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这位乘务员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民航局对飞行安全的十分重视,导致各类检查层出不穷,因为处罚严重,所以航班机组人员对检查风声鹤唳。但她也表示,民航局的检查员有专门的证件,不可能根据一根绳带或者是自己设计的证件、文件就相信对方是检查员。此外,即便是真正的检查员,如果有不妥的行为,机组人员可以在民航局官网投诉,并不是说执法人员就没人监管。

 

据另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过去民航局关注的重点是飞行安全,但近几年,民航局非常关注空防安全。飞行安全主要是指技术层面、飞机层面的安全,而空防安全则是指公共安全,与人相关。

 

据介绍,近两年民航局密集出台相关政策,让各个环节都更加规范,审核更加严格。比如案情中提到的免费乘机,现在就不可能出现。“无论你是谁,乘机必须要有机票或者相关证件。在安检环节,工作人员会严格核对人证信息是否一致;登机时会有人复核;上机后,还会有专人清点人数,如果人数异常,飞机不允许起飞。就算是执行任务的民航局工作人员,要上飞机也得买票。”

 

民航局规定,除下列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飞行中的航空器驾驶舱:

(一)机组人员;

(二)正在执行任务的民航局或者地区管理局的监察员或委任代表;

(三)得到机长允许并且其进入驾驶舱对于安全运行是必需或者有益的人员;

(四)经机长同意,并经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特别批准的其他人员。

 

在2017年10月10日开始施行的新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又赋予机长要求上述人员离开的应决定权。

 

该业内人士介绍,即便是民航局的检查员,如果没有官方通知,证件和材料不齐全或存在可疑之处,机长有权禁止其进入驾驶舱,这是受民航局规定保护的。“飞机上机长最大,他要对飞机的安全负责。”他表示。

 

了解民航相关法律的专家表示,飞机驾驶舱关乎整个航班的飞行安全,是普通乘客的禁地。普通乘客如果因为好奇,非法进入飞机驾驶舱,等待他的将是刑事处罚,后果十分严重。

 

近日,波音737MAX8坠机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民航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7年前的旧事又被翻出来,背后反映的正是人们对民航安全的焦虑。但贩卖焦虑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一起事件发生后,相关各方都应该反思如何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而不是“甩锅”,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从近代民航事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每次风险事件或者灾难都推动着行业不断进步。但是灾难的代价太大了。随着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新的问题还会涌现,各方必须时刻保持对“安全”的敬畏,用最严格的标准定义每一个与安全相关的流程,要防范于未然,不要等灾难发生了再去弥补。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吴卫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